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共在根据地的制度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这一变化(     
开始时间代议机关名称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7年5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
1938年11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
1945年10月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
A.受到了西方代议制度的影响B.是中共对自身建设的需要
C.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D.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趋势
2022-11-11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一级达标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清入关后,密切关注边疆事务,励精图治,苦心经营,完成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建立起一个比以往任何朝代都巩固的“大一统”帝国。为了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清朝抽去了“大一统”理论中“华夷之辨”的内容,改造为四海之内共尊一君的君主专制“大一统”观念,形成以推崇“大一统”政权为核心、以政权承绪关系为主线、取消华夷之别为特征的正统论,并将其贯彻于历史评断中,使之更有利于清廷的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

——摘编自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民国时期,封建帝制被废除,民族平等被写入约法和宪法,推动了边疆民族观的进步。治边思想由古代的“守中治边”到对边疆地区的重视。在边疆地区的施政方针上,由“因俗而治”转变为促进边疆内地化。措施上,提出了三民主义的边疆政策,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将边疆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直接控制下,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经济政策,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19415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5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时期在边疆治理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2022-12-0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一中、龙岩一中、三明二中三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大会推选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同时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上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探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探索的意义。
2022-02-25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历史试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8年晋察冀边区村选,"新当选的仍然是劣绅土豪",当选的贫农和雇农"接二连三的被地主豪绅所收买";而在1940年村选中,贫民和中农在村代表会议当选的比例为87.1%。这一变化说明晋察冀边区
A.践行了"三三制"的原则B.贯彻了工农专政的理念
C.实现了土地革命的目的D.基层群众政治觉悟提高
2022-02-23更新 | 41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民主政权建设。①②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民主政权建设的相关表述:

①原来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乡村权力,开始向更为宽泛的社会阶层开放。如下图的陕甘宁政府。

②解放区民众通过人民代表会议的选举,相继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政权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下图的华北人民政府。

③中国共产党通过基层选举建立政权,巩固以工农为主体的权力结构体系,实行“工农武装制据”。如下图的福建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

——摘编自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嬗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民主政权建设的代表性旧址,请选择其中一例予以说明。
2022-01-25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四地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1943年,晋察冀边区的冬学教材有《反法西斯课本》《减租减息课本》《妇婴卫生》《怎样种庄稼》等。冬学课程的设置包括政治、军事、识字、唱歌、算数等,不同时期侧重点略有变化。这说明,当时晋察冀边区
A.极力构建红色政权政治文化B.重视文化建设与军事并举
C.并践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D.“三三制”的原则得到贯彻
2022-04-07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高考冲刺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国家体制方面的创新表现。

(3)以上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