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循吏·黄霸

“奉职循理”的官员,被称为“循吏”。两汉史书记载了多名循吏,黄霸是其中的一位。黄霸,淮阳郡阳夏县人,其家为豪绅,年少时就学习律令,喜好为官。武帝末年以待诏身份捐钱获赏而补侍郎谒者,却因亲兄弟犯罪而被弹劾罢。后来又捐谷给沈黎郡,补左冯翊二百石的卒史,因是捐谷获官而被左冯翊轻视,仅让其管理郡内钱谷的出入。但黄霸却因记账不欺瞒,以廉洁被察补为河东郡均输长,后又因廉洁而升为河南郡太守丞。宣帝即位后,听闻黄霸持法公正,便召其为廷尉正,后又临时担任丞相长史。后左冯翊宋畸以贤良举荐黄霸,升任扬州刺史,后又以贤良高第身份升任颍川太守,因治理有功,被征召试任京兆尹。又因治郡有功,赐爵关内侯,征召为太子太傅,调任御史大夫。五凤三年,黄霸取代丙吉任丞相。黄霸治行常被称为天下第一,其以宽仁爱民著称,郡治中推行教化,少用刑罚,但维护公正。所治之郡路不拾遗,孤寡老幼有赡养,狱中八年无重犯。同时注重维护下属权益,在他的治理下,吏民皆“向于教化,兴于行谊”。

汉代18位循吏的选拔方式统计表


——以上材料均据徐鹏鹏《文官制度与汉代政治治理研究——以汉代循吏群体为视角》


(1)指出黄霸成为“循吏”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汉代选官制度的认识。
2024-02-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由中央任命,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之下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具的就是要将选举权收回中央,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儿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在曹操当时,采行九品中正制而有效于一时,但此后此制度墨守不变,毛病丛出,后来人便只怪九品中正制不好,其实这也有些冤枉。……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钱穆观点的理解。
2023-07-04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视监察立法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重要特征,伴随着监察法的编纂,古代监察制度一直在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上稳步发展,其实质是封建皇权的依附性工具,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这使得监察的职能在实际运用中发生异化,其从惩治官吏腐败的官员异化为统御、平衡官僚势力的权力工具。监察制度的功效不在于其机构设置、官员素质、法律制定,而在于君主自身的开明程度。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作为“风宪之官”“耳目之官”,是皇权的代表和延伸,因此,对于监察官员的选任往往要综合考察其德行、文化素养和工作经验。

——摘编自杨联《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变迁、特征及启示》

材料二 中共及苏维埃政权所颁布的一系列监察法规的条文内容,不少是从俄国(苏联)法律中原文照搬过来的。但同时,中国共产党立足于苏维埃区域的理论需求和现实情况,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意义上的双重创新。在理论上不仅借鉴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监督监察思想,还吸收了中国本土传统监察文化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在实践过程之中,则在监察活动中努力贯彻独特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权力监督监察的主体理念。这一时期残酷的战争环境导致苏维埃中央政府难以形成有效的、统一的管理,从而致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的建设也受到极大的环境限制与约束。

——摘编自谢建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监察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与中华苏维埃政权监察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监察制度的认识。
2023-01-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退休,古代称为致仕。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早在夏、商时就已经存在,即所谓的“养老”,老是指70岁以上的人。秦汉时期;官吏可以因病乞退、告老还乡的致仕制度逐渐发展起来。隋唐时期,官员退休纳入令典。“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 除年龄条件外,身体健康状况也是退休的重要条件。“年虽少, 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此外,还有侍亲养老的规定,即至亲亲属中有年80岁以上及有重病在身者,可享受“侍丁”的待遇,即离职养亲,称为“归侍”或“终养”。明清是官员退休制度日益成熟和完善时期,有比较完整的制度规定,举凡退休条件、待遇,以及安置与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

——摘编自柏桦《中国古代官员退休制度与思考》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后制定的第一个退休人员处理办法规定:年龄50岁、工龄满10年均可退休,不分男女、不分干部和工作,没有身体状况方面的要求。1951 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和1955年颁布的《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等,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退休福利制度陆续出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的退休制度在运行中已经开始了渐进的变化和改革。1983 年,《国务院关 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延长部分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退休年龄的通知》规定,部分高级专家、骨干教师、医生、科技人员根据本人条件并经相关部门的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1到5岁甚至10岁。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规定,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公务员都应当退休,公务员满足提前退休三个条件之一:(1)工作年限满30年; (2) 工作年限满20年,距法定退休年龄少于5年; (3) 符合提前退休其他规定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摘编自王进《中国弹性退休制度改革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中国建立的退休制度并谈谈你对退休制度的认识
2023-02-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时期。据《礼记礼运篇》记载,当时诸侯传位和官吏任用,均是“世及以为礼”。在这种选官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摘编自王兴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探究》

材料二   至战国已是“大争之世”,各诸侯国激烈争斗,都想“辟土地,莅中国而抚四夷”。对人才非常重视,各诸侯国大多采用了“军功授爵”和“以客出仕”两种选官办法。军功授爵体现了“爵禄生于功”的官僚政治的特点。商鞅在秦国变法首先推行这种办法,它对驱民重战、提高军队战斗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以客出仕”是战国最风行的仕进途径。“客”,就是“宾客”。战国以客出仕的史实中,仍以秦国最为典型。秦孝公求贤图强,“宾客”被置于首位,商鞅闻讯而入,领导了变法运动。商鞅相秦的经过,便是秦以客出仕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任怀国《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论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世官制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选官标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先秦选官方式演变对当今人才选拔的启示。
2021-05-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