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辽朝在官制上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两种。北面官不用汉人,南面官则契丹人和汉族地主阶级的上层分子都有。北面官管宫帐、部族、属国、兵机、武铨、群牧等事情,南面官管汉人州县、租赋、汉人军马、文铨、丁口等。辽朝采取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本民族统治机构的行政效率低下
B.民族交融促使契丹的政治制度优于宋朝
C.游牧民族汉化的程度在逐步加深
D.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2 . 从“故据上品者,非公候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由此可知,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          ②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④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为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不仅取消了家庭出身和门第限制,做到了“英雄不问出处”,甚至连恶霸、慈吏的子弟及以屠杀为业者都准许应考。宋代录取的人数众多,达到36131人,加上各科等总数则达到11万余人。宋代创新制度,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誊录制,以杜绝考官“容私之弊”。王安石出任宰相期间,对科举考试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更侧重考生的能力见解及实际应用,体现出宋代科举制服务于解决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积弊问题。宋代以文立国,服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参与殿试后不需要再进行吏部考试,可以直接上任。宋太祖还规定在考试及第之后所有人只能成为天子门生,不可对他人称师门。南宋后还需皇帝宣布登科进士的名次。并踢宴后各个朝代纷纷效仿。成为定制。

——摘编自张希娟《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及特点分析》

材料二   纵观整个民国时期,只有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公布的公务员考试法规数量众多,可以说是民国文官考试法规的集大成者。1928年,国民政府硕布《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选栓叙事宜”,明确地把考试权独立行使。1929年颁布的《考试法》中取消了妇女不得参加考试的规定,大量出身卑微的女性进入了公务员行列。考试内容与现代科学相关联,更注重考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但事实上南京国民政府为将公务员队伍牢牢控制在国民党手中,加强国民党专制统治,此外亦通过“甄别审查”及“从政考试”的途径,为党员进入政府公务员系统提供便利。在实践中面试权之行使缺乏有力的法律约束,因此实际任用的效果也不理想。

——摘编自张峰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试制度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试制度。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4 . 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一致B.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
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重庆·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
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2023-12-02更新 | 2403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监察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检举违法失职的中央机关或地方工作人员,其发展演变历史源远流长。如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的政治制度,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这一变化(     
A.有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C.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D.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

7 .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取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B.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C.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023-11-16更新 | 58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汉唐选官制度的变革历程,从表中可看出科举制的实行(     
时间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
制度名称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选拔标准德行、才能家世、道德、才能考试
组织者地方官中央委任中正官中央官员
A.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使得官员人数不断膨胀D.社会实现公平公正
9 .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
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
2023-11-09更新 | 230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九一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历代对从事监察的官员,有严格的亲族回避制度。如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凡父兄现任三品京堂、外省督抚,子弟不准考选科道。其父兄在籍起文赴补,及后虽升任者,有子弟现任科道,皆令回避,改补各部郎中。”这一规定(     
A.扩大了监察官员的权力B.利于提升监察制度的效能
C.保障了地方吏治的清明D.推动了监察体制的制度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