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京外大小文武各学堂,均应钦遵谕旨,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整合三代学校选举德行道艺四者并重之意。各省兴办学堂,宜深体此意。从幼童入,初等小学堂始,为教员者,于讲授功课时,务须随时指导,晓之以尊亲之义,纳之子规矩之中,一切邪说玻词严拒力斥,使学生他日成就,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均上知爱国,下足立身,始不负朝廷兴学之意。外国学堂,于智育体育外,尤重德育,中外固无二理也。

(1)根据材料,概括《奏定学堂章程》所反映的清末教育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教育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清末为解决上述教育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023-02-13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是古代中国诗歌创作的兴盛期,诗赋被引入科举考试之中,出现了考生一味注重形式,追求辞藻华丽,以应付考试的情形。宋代以后,士人对进士科重诗赋的消极影响的反应愈加强烈。宋仁宗时,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要求在考试内容方面先试策论,后试诗赋,废除帖经、墨义,以取“经济”之士。王安石在变法期间,动议神宗改贡举制度,提出作为科举制主要科目的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的意见。科考改革所反映出的重视“天下国家之用”的思想,也间接影响到北宋学校课程教学的内容,形成了以实用之学为核心的新格局,以“明体达用”为宗旨的新教育理念。

宋朝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饱受周边民族政权的军事侵扰,但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来说,是毫不逊色于前代的,这与北宋严格的文官考试制度所带来的政治相对清明是分不开的。进士出身的政治家和能吏中,有很多人在科技方面也颇有造诣,如燕肃、沈括、苏颂等,他们为推动北宋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胡昭君《北宋科举制度改革:为“天下国家之用”》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严修上《奏请设经济专科折》,提出“非有旷世非常之特举,不能奔走乎群材,非有家喻户晓之新章,不能作兴乎士气”,建议朝廷破常格以搜才,“或周知天下郡国利病,或熟谙中外交涉事宜,或算学译学擅绝专门,或格致制造能创新法,或堪游历之选,或工测绘之长”,统立经济之专名,以别旧时之科举;由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三品以上,与各省学臣,各举所知,无限人数,请旨定期考试;凡录用由于此科,皆比于正途出身。次年年初,光绪帝颁谕(经济)特科与岁举并行,同年9月,“戊戌政变”爆发,慈禧降谕旨:“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著即行停罢。”

——摘编自欧修勇《从甲午到戊戌:严修与经济特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宋科举制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严修经济特科改革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特科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3)综合以上信息,谈谈你对中国历史上“经济”人才的认识。
2022-12-2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唐太宗时)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长寿三年制,始令举人献岁元会,列于方物前,以备充庭。开元“二十四年,制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掌之……遂为永制”。

——摘编自杜佑《通典》

材料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初二日,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地方督抚联合会奏,强烈要求立刻停止科举制度,转而全力推广学堂。慈禧太后此后表示“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因此,“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其以前之举贡生员分别量予出路”,同时强调“学堂本古学校之制,其奖励出身亦与科举无异。历次定章,原以修身读经为本,各门科学又皆切于实用”,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著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同年,国子监被学部所取代,清朝独有的八旗官学也被并入新式学堂。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对科举制的发展,并说明这一发展的主要进步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扼要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政治背景,指出清末学制改革的名称及其他主要措施。
2022-12-2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预测卷(八)(11页)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新政开始后,一些大臣明确主张将过去的书院改成学堂,学堂学生毕业后也可取得功名。不久,慈禧太后采纳了相关建议。1902年,张百熙被任命为管学大臣,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两年后,慈禧太后又命人修订章程,将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其上还有大学,并规定中小学堂的毕业生可以授予生员(秀才)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生可以授予举人功名,而大学和通儒院的毕业生可以授予进士功名。随着这些措施在全国逐渐推广,科举制度的地位摇摇欲坠。

——摘编自郭琪《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

材料二   1907年,沈家本在《类进呈刑律草案折》中指出:“将欲实行新律,必先造就人材。近年各省遵旨设立法政学堂,查叠见奏报,拟请明谕各督抚认真考核,力筹推广,务使闽省官绅均有法律知识,则一切新政可期推行无弊,实与预备立宪大有关系。”在清政府的明令推动下,全国法政学堂大量涌现。据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统计,宣统年间,全国有各类专门学堂共111所,在校学生20672人,其中法政学校有47所,学生人数达12282人,超过其他专门学堂人数的总和。

——摘编自周少元《晚清法律教育形式的转变:从职业教育到学堂教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清末学堂制度改革对科举制度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慈禧修订学堂章程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学堂制度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教育与人才选拔机制是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初元年诏:“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既非能显而当授之政事,甚无谓也。”

——《后汉书·章帝本纪》

材料二   我国近代著名民族资本家张謇的部分经历

时间

经历

同治七年

1868年)

经县、州、院三试胜出,成为生员。之后五次去江宁应试都未能取中成为    

光绪十一年

1885年)

原通州知州孙云锦出任江宁府尹,张謇作为他曾经的幕僚,依例回避,转赴北京参加“顺天试”,取为第二。之后他四次进京应试,结果都名落孙山。

光绪二十年

1894年)

慈禧六十寿辰特设了恩科。张謇第五次应试,在部组织的会试中,张謇被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复试时中了一等第十名。四月殿试时终于得中一甲第一名状元。

光绪二十八年

1902年)

应两江总督刘坤一电邀赴江宁讨论兴学之事,因顽固势力阻扰,他自筹资金,创办通州师范学校,翌年正式开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协助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即复旦大学的前身,这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近代高等院校。

——根据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是哪种选官制度?在当时存在着什么问题?之后曹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试图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二中划线序号处空格。结合所学指出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和协办复旦公学的相关政策背景。
2022-11-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进行高效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发出《江楚会奏三疏》。针对科举制改革,第一疏提出头场考试考中国政治、史事,称之为博学;二场考各国政治、地理、农工、武备、算学,名叫通才。这两部分考试内容相当于科举中的策问,一般都放在第三场,奏疏中却请求放在头场和二场,最传统的根本之学四书五经被挪到第三场,称之为纯正。

——摘自杨念群《皇帝的影子有多长》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江楚会奏三疏》将“博学”、“通才”两场考试放在“头场和二场”的时代背景。写出晚清政府为统一全国学制而颁布的文件,并指出废除科举制度后清政府官员的主要来源。

材料二 古人说:“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我们要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谋复兴,关键是要把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我说过,光有思路和部署,没有优秀的人来干,那也难以成事。

——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及公务员考录工作采用的办法,概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干部队伍建设好、建设强”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2022-11-11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7 .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与思潮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碰撞、冲突、交融,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打破外轮垄断我国江海航运的局面,同治十一年(1872),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倡由官方招商购置轮船,同时许以运漕之利,发展由官方控制的轮运事业。目的在于:“略分洋商之利”以裕饷源,“使我内江外海之利, 不致为洋人占尽”。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必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

——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李鸿章“为打破外轮垄断”创办的企业名称及其性质, 并简要分析该企业的历史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晚清政府为解决“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局面正式实施的学制系统名称及其对初等教育的影响,并概述晚清政府在选官制度上“廓清积弊”的变革。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科举考试制度下,人们学而优则仕,读书、考试、做官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功名利禄等稀缺资源的获取,是以社会成员努力研习社会的主流文化知识为前提的,这就促使人们争先恐后的读书学习。但明代以后,“八股取士”的推行使得科举逐步成为一种僵化模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明末和清朝的科举,更是发展到几乎就是记背经义的考试,达到了“非圣人之言不言,非经中之语不用”的地步,考试题目主要摘自《四书》,答卷所论必须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成》等书。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影响巨大,在独尊科举的时代,在校生员只有参加科举才能入仕,不然就几乎别无出路。这导致学校背离了其为社会培养各类实用性人才的作用,而完全听命于科举,对生员的科技、文化等全面教育流于形式。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清廷统治阶层开始认识到科举制改革的重要性,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科举制改革被再次提上议程,但其各项措施尚未真正实施就宣告失败,八股文起死回生。1905年9月2日,清廷颁诏,谕令自次年起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而1905年则猛增到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由于新式学堂的出现,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引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渐成为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知识分子的职业也由过去的科举一途向多种职业发展。知识分子与皇权日益疏远,对儒家经典和政治权力的迷恋也就逐渐淡化以致消除,并且逐步学会用新的价值观去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

——摘编自罗志田《清季科举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科举教育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教育的变化,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科举考试中,应试者的出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才能,因此,无论是官宦、世家之子,还是贫贱、下人之后,均可同场应试,试卷经弥封、誊录后,除试卷所反映出来的才能高低外,已无任何差别,亦即是说,所有的应试者均站在同一平台上参与竞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正是这种公正和平等,保证了官僚阶层始终不断地有新鲜血液予以补充,从而也保证了官僚阶层的精英地位。而大量庶族寒门弟子在这种公正、平等观点的影响下,通过“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有的甚至还跻身高官显要,这一现象自然激发了社会各阶层冲刺科场的热情。

——摘编自徐红《宋朝科举制度的改革与社会价值观的演变》

材料二   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以后,人们对读书做官的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古往今来读书做官为人生第一要务,今乃视为畏途”,随着读书做官信仰体系的崩溃,许多人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也渐趋冷漠,更有视功名如敝帚的。现实生活中商业利润的巨大诱惑是那样地吸引人,连读书人也“往往羡慕商人,以为吾等读书,皆穷困无聊,不能得志以行其道,每至归咎读书”,故“凡为聪慧子弟悉为商贾,不令读书”。1905419日《中外日报》报道了广东科试情形:“本届科试,广府属各县循例考试,而应试者无不因之大减。其中人数最减少者,以番禺为最。昨该县初复时,与考者不过八百余人,以视往岁人数众多,殆有天壤之别。”

——摘编自杨齐福《近代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与科举制度的解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人们对科举的态度及形成原因。
10 .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近代以来,科举制度成为时人关注的焦点。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相互博弈,最终被废除。

材料一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上奏(1864年)

强敌交侵,割地削权,危亡岌岌……推求本原,皆由科第不变致之也……停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以育人才而御外侮。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材料二   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第一场试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

——光绪诏令(18986月-7月)

朝廷……饬令各督抚设学堂,将俾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清政府诏书(190592日)

材料三   在这个制度(科举制)之下,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乱或腐化的选举……在最善的本意之下,它是民主的。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

(1)材料一中,李鸿章、梁启超提出上述观点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他们完善科举制度建议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清政府对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作者对科举制作出上述评价的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废止与近代文化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