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7年至1881年的海斯总统执政期间,美国政府发起了一场声势空前的文官制度改革行动。海斯大力抵制国会对内阁组建的干涉,坚持在内阁成员遴选中贯彻独立自主、量才选用的原则,由此拉开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序幕。海斯将行政的“去政治化”作为改革的要义,主张政治与行政相分离的原则,还安排改革派人士前往英国学习文官经验。此外,这场改革亦有着维护总统行政权威、改善政府公共形象的另外一层政治内涵。但是在实践中,它只不过是为后来进一步的文官制度改革做了一些试点工作。一些要求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例如在1878年的中期选举中,政府官员们依旧被要求缴纳政治“捐款”,海斯总统对此未加阻止。

——摘编自钟棒棒《美国海斯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改革研究(1877—1881)》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2017年,中央颁布《关于规范公务员辞去公职后从业行为的意见》,对离职公务员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中介机构或其他营利性组织等予以限制。2018年,《公务员法》首次修订,明确规定“公务员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发布《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规定不仅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还进一步明确“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摘编自白智立刘梦远《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我国人事行政发展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海斯文官制度改革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简述其意义。
2 .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规定公务员可通过领导职务与职级两条线晋升;打破基层职级晋升的“天花板”,特别是市县级以下的公务人员,让其不再局限于职务的提升和工龄的累计;公务员职级层数由原有的8个层级增加到12个层级。这一改革(     
A.促进了公务员激励保障机制的发展B.保证了公务员选拔制度的长期稳定
C.推进了改革开放时期简政放权政策D.体现出党管干部原则具有法律保障
3 . 1983年,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的通知》,要求各省市都要选调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在基层进行重点培养,以便择优将他们选拔到适当领导岗位。从此,“选调生”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干部人事制度。这说明(     
A.新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开始建立B.干部录用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C.选调生是国家干部的主要来源D.国家重视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
4 . 我国的公务员考试是重要的国家考试。近年来,公务员文化程度呈现高学历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公务员考试录用过程逐渐透明化、公开化和平等化;公务员的政治文化素质也不断提高。这说明公务员考试制度(       
A.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提高政府官员思想品德
C.是对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D.利于官员的队伍建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8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规定干部下放参加农业、工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劳动;要求下放干部服从所下放的单位领导,与工农群众同甘共苦,向工农群众学习,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据此可知,这一规定(     
A.体现了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探索
B.表明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民主化
C.有利于干部队伍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D.说明了新中国初期干部管理的务实灵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制。当时由皇帝向全国颁布诏令,责成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查访其所辖的基层官吏及百姓,按不同的科目标准选出优秀人才向朝廷推荐。东汉末年,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思想,后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下,获得举荐机会的大多是官僚地主和豪门子弟,且察举制的选举对象完全是被动的。隋朝时,科举制出台。科举考试都是以皇帝的名义举行,主考官由皇帝指定,取舍决定权在中央和皇帝。只要不属于朝廷禁止入仕的戴罪之人和数量有限的贱民,都可自愿报考。与察举制把道德、品行和才能作为授予官职高低的依据不同,科举制“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或谓“以文取人”,人的主观因素越来越淡化。

——摘编自张会霞《我国古代官员选任制度的演进评析》

材料二   19世纪的英国实行政党分肥制,任命官员取决于个人好恶、拉关系讲门第,卖官鬻爵、贪污腐败、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带来英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也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这期间,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的不断发展,边沁提出了功利主义,论述了政府应为最大多数人谋幸福创造平等机会。而斯坦顿父子分别在《一个驻中国大使权威记录》和《关于中国的杂记》、古次纳夫在《开发的中国》中对中国政府官吏选拔的种种描叙在英国产生广泛的影响。1870年,格莱斯顿颁布第二个关于录用文官的枢密院命令,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官员选拔制度对当今中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启示。
7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设立了抗大、中央党校一类供干部进行系统学习的专门学校,也设置了一系列党员训练班、行政人员训练班、群众工作干部训练班等各类短期训练班,培训时间从几十天到半年不等。这些做法(     
A.充分吸纳了西方文官制度的长处B.为新中国干部培养积累了经验
C.反映了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的国情D.是对“三三制”原则的继承发扬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干部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调配等工作中,首先强调政治标准,即干部要具有坚定的党性立场、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革命的精神和良好的修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强调政治标准(     
A.忽视了干部的专业管理知识与业务能力
B.有利于构建和完善竞争性干部选拔制度
C.有利于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D.忽视了改变干部队伍来源的结构性缺陷
9 . 1993年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而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首次将公务员按照工作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并且根据工作的需要,国务院还可以在条件成熟之际增加公务员的类别。这一发展(     
A.说明党管干部的原则得到落实B.使政府廉政建设取得重大成绩
C.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D.强化了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10 . 1987年,中共十三大规定:凡科级以上的“高级公务员”,需与一般公务员实行不同的任用、选拔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由党的规章进行规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B.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浓厚等级色彩
C.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D.依然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