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物政治主张
孔子“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老子“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
韩非“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

——引自《论语》《老子》韩非子》

材料二   “贞观之治”成绩的取得,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一政治路线的成功。以往谈及贞观之治,只是一味强调唐太宗、魏征等人的自觉,常常忽略中国制度的重要背景。魏征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与三省制关系密切,而三省制的运行机制,更值得重视。唐朝也被称为“律令国家”,因为它把中国自汉魏以来的传统律法、律令做了一番非常完善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律令制度……《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立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荣新江等《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材料三   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它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而现行民事立法中的有些规范已经滞后,难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编纂民法典,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老子、韩非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说明“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并概括《唐律疏议》在中外法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新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的必要性。
2023-01-10更新 | 4438次组卷 | 34卷引用:五年(2018-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2 . 公元前513年,晋卿荀寅在赵鞅的协助下,收缴民间铁器,熔铸成鼎,将当年范宣子时代所制定的法度立于鼎上,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遭到以孔子为首的一批儒家先贤的唾骂。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治理逐渐转型B.政府实行冶铁官营政策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法治成为主流治国思想
2022-11-16更新 | 39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金科大联考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德治
(1)背景:____时期,君主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起源:西周统治者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建立了以____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提出____的思想。
(3)发展: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君纷纷寻找____新思想。
2022-09-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4 .
时期法治教化趋势
夏商周                                                     中国的法治与教化关系愈发密切“由古代理法对立到理法结合”
春秋战国
                                        
                                        

                                        
魏晋南北朝                                        
唐朝
                                        
                                        
                    
                                        
                                        

2022-09-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导学案)-导学案(选必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5 . 舜是天子,其父杀人。舜及其不同时代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秦:舜                                廷尉                              
汉唐明清:舜                    刑部尚书                              
据此归纳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的特点。
2022-08-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6 . 材料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记·曲礼》


(1)据材料指出商周法律与教化的特点。

材料二:(鲁昭公六年,前536年)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传给)子产(郑国执政)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不公布刑法),惧民之有争心也。……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左传·昭公六年》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刑书》铸造前对法律的称谓及法律特点。指出叔向反对的理由和二者争论的实质及《刑书》在当时的作用。

材料三:春秋时期的法律形式主要有誓、诰、命、令、盟、典、常、制、则、法、礼、刑等12种(后都称法)。其中并没有律这种形式。史载商鞅变法时,挟《法经》入秦 ,而改法为律(《说文解字》:“律,均布也。”)。

——刘笃才《古代法制的生成及其演进逻辑—以事制为中心》


(3)结合三则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名称的演变,简析“改法为律”的现实意义。

材料四:“礼治”和“法治”本来是儒、法两家对立的政治主张,但是荀子主张既“隆礼”又重法。

——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4)列举后世贯彻荀子思想的好的做法。
2022-08-21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7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评价
(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__________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2-08-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8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内容
(1)儒家的_______思想
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
②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________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022-08-2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一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9 . 出现成熟文字——________;早期人文传统形成,为________形成提供条件。如“敬德保民”。
2022-08-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 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具有“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传统。到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开始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如郑国子产“铸刑书”、郑国邓析“作竹刑”、晋国赵鞅“铸刑鼎”。这一转变(     
A.反映等级秩序走向瓦解B.说明法家思想更适应现实需要
C.适应阶级关系变动需要D.表明郑国和晋国率先走向法治
2022-07-24更新 | 23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