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十二铜表法》中既有对债务人的野蛮残酷待遇,也有拘留期间给予人道待遇的规定;对于伤害罪,有同态复仇解决法,也有用罚款代替解决的规定。据此可知,该法(     
A.提升了罗马法律文明程度B.注重法律程序的完整性
C.旨在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D.迎合了平民的利益诉求
2 . 罗马共和国早期,惟有氏族成员才有资格受到家庭宗教的规范。随着群体之间融合性的加强,大量平民出现在罗马族群。平民无权参与祭祀,不能与氏族成员进行通婚,他们为此展开了系列斗争。当时平民的斗争(     
A.推动公民法被彻底废除B.促进了阶级矛盾的缓和
C.消除了家庭宗教的影响D.使法律主体向平民开放
3 . 在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领主除了在庄园里行使经济特权外,还对于自己领地上的人民享有司法权。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遇有纠纷只能在庄园法庭进行诉讼。但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庄园的司法权逐渐削弱,最终丧失了司法权。这种转变表明(     
A.领主和管家放弃主持庄园法庭B.教会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C.民族国家的兴起加强司法统一D.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主要基层单位
4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追求公正是近代法律的核心价值取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日耳曼人建立的西哥特王国经济社会生活的进步,各族人之间逐渐寻求一些共识性法律原则和精神,这些共识日久天长后便又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法。自7世纪以来,西哥特王国历朝都力求制定一种既适用西哥特人又适用罗马人的普通法,因此,不断编撰法典。这些法典移植了《民法大全》中的具体法律条款。这种普通法体系表明:一方面是封建王国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对罗马人的让步;另一方面是随着哥特人受先进地区罗马文化熏陶的加深。公元895年特里布宗教大会又允许在婚姻等方面共同采用教会法规定的原则。公元932年版本的《西哥特法典》成为推行普通法体系的大成。

——摘编自张学仁《浅谈罗马法与日耳曼法的融合》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以立法技巧新颖,编排合理,逻辑严谨,概念清晰,语言简明而著称。法典颁布后,不仅适用于法国本土,而且在被征服的德国西部和西南部、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家大力推行,并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事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如荷兰、丹麦和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以及东欧、亚洲的日本等国的立法,都曾以这个法典为范本。恩格斯曾经指出:“拿破仑法典成为世界各地编撰新法典时当做基础来使用的法典”。

——肖仪《〈拿破仑法典〉的阶级实质》

材料三   西方法律认为公正的司法程序要求在整体上,裁决活动不能偏向诉讼任何一方,裁决活动不应压抑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纠纷各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彼此都拥有相等或对应的诉讼权利义务。诉讼各方当事人在裁判者前面应有充分的机会、充足的手段陈述自己有关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主张,以维护其权益。

——摘编自左卫民《公正程序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西哥特王国建设“普通法体系”的历史背景。指出日耳曼法的发展在法律方面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拿破仑法典成为“基础法典”的原因,指出拿破仑法典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公正的司法程序”应坚持的原则,结合所学指出西方法律体系中维护司法程序公正的制度。
2023-10-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拿破仑法典》在调解劳资纠纷方面,更多地听从投资方提供的证词和证据;在家庭问题上强调丈夫是一家之主,妻子必须服从。这表明《拿破仑法典》(     
A.确立了大陆法系B.打上了时代印记C.维护了封建父权D.代表了贵族利益
2023-10-04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古罗马这种法律关系是在进行对外贸易以及本国(族)人与外国(族)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这就不可能不涉及到国际(族际)的交往问题,……现代国际法中有关国家领土获取五种方式中两项——“先占权”“添附权”——就来自于这种法律。这意在强调该法律(       
A.具有务实性特点B.适用地域更加广阔
C.是国际法的基础D.对国际法影响深远
2023-10-0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三篇关于人的法律关于人的法律的主要区分如下:一切人不是自由人就是奴隶。一切奴隶的地位没有任何差别;至于自由人则有许多差别,他们或是生来自由的,或是被释放而获得自由的。

第四篇生来自由人生来自由人是从出生时候起就是自由的,无论他是由两个生来自由人结婚而生的,或是由两个被释自由人结婚而生的,或是由一个生来自由人与一个被释自由人结婚而生的。

第五篇被释自由人被释自由人是从合法奴隶地位中释放出来的人。释放就是“给予自由”,因为奴隶是掌握在他人“手中”并处于其权力下的,释放乃是在这种权力之下解放出来。

——摘编自<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材料二   《十二铜表法》的原文早已丢失,但从后来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这一法律的内容相当广泛,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它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而且还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虽然《十二铜表法》的某些规定反映了平民的要求,但其主要目的在于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区分自由人和奴隶的标准及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的部分内容

篇序内容
第二篇《卫禁律》主要是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
第四篇《户婚律》主要是关于户籍、土地、赋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和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关系
第五篇《厩库律》主要是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资财不受侵犯
第六篇《擅兴律》主要是关于士兵征集、军队调动、将帅职守、军需供应、擅自兴建和征发徭役等,以确保掌控军权并控制劳役征发
第七篇《贼盗律》主要是关于严刑镇压蓄意推翻封建政权的行为,打击其他严重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
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关于追捕逃犯和逃亡的士兵、丁役、官奴婢,以保证封建国家兵役和徭役征发及社会安全

材料二   查士丁尼《法学阶梯》的部分内容

编序 内容
第一编谈人:论述人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人的资格,以及婚姻权和家庭权
第二编谈物:论述物的概念、物的划分
第三编论遗嘱继承方面的问题,然后开始专门讨论债的问题
第四编讨论诉讼问题

——据金歌《中外名著博览》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律疏议》和《法学阶梯》的异同点。
9 . 在英格兰,自从伦巴第人维卡留斯于1149年在牛津开始讲授罗马法后,罗马法就一直作为法理学和法律学的研究导论。此外,维卡留斯还出版了一部关于查士丁尼法典和学说汇编的著 作。维卡留斯的这些做法(     
A.推动了罗马法治精神的传承B.孕育了西方法律的平等原则
C.加快了英国社会转型的步伐D.改变了罗马文明的研究视角
2023-02-02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10 . 材料   在旧王朝统治下,由于封建地方势力的抵抗,构建统一民法的梦想尚难兑现,大革命迅速摧毁了坚固的封建堡垒,唤醒了法国人的民族意识。拿破仑对民法典抱有极大的兴趣,以求“作为一个伟大的立法者而名垂青史”。1800 年,拿破仑任命 4 人组成编纂委员会,负责法典起草工作。这 4 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律师或法官。参政院立法专门委员会为审议草案举行过 102 次会议,他亲自主持的超过半数。民法典草案初稿完成后,先送最高法院和上诉法院征求意见,再连同意见一道交参政院讨论。草案在无异议的情况下顺利通过,于 1804 年生效。拿破仑通过民法典所体现的平等原则,使一切有产者同时受益。从而确立资产阶级所有制在新社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在拿破仑的推行下,民法典先后在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实施,给予欧洲封建制度以致命的打击。使得这些国家在很长时间难以摆脱民法典造成的制度和观念上的影响,甚至新欧洲文明都带着法国的标记。

——摘编自《拿破仑和他的民法典:创举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民法典》得以成功制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法典》颁布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