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过渡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体现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时期的法制建设成就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③《中国土地法大纲》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 . 国家治理法治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认为给“小过者”施以重刑,就会使人小过不犯,重罪更可以避免,最终达到“无罪而乱不生”的境界。他又说:“然则去微奸之奈何?其务令之相规其情者也。则使相窥奈何?曰:盖里相坐而已。”他坚持“必罚明威”的杀无赦观点,“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

——摘编自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唐律疏议》规定,贵族犯罪,分别得以议、请、减、赎和官当;如犯谋反大逆罪,则因家庭关系,按亲疏分别“缘坐”;如家属或亲属间一般犯罪,可“同居相为隐”;如夫“殴伤妻者,减凡人二等”,而妻殴夫,要徒一年;如“主人殴部曲至死者,徒一年”,而部曲、奴婢过失杀主,处绞刑;等等。

——据冯红《唐代刑法原则考论——以<唐律疏议>为中心》等整理

材料三   民法典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法典。从未出生胎儿的权利到不同年龄段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从公民乘车出行到房屋出租买卖,从结婚离婚到家庭关系和遗产继承,它涵盖各个方面。民法典的许多内容体现出对社会发展新需要、人民权利发展新需求的积极回应。它摈弃了历史上资产阶级民法典重物不重人或者见物不见人的缺点,把对公民享有的人格尊严的权利,全面纳入民法典的调整和保护范围。

——据刘丹《民法典: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述韩非重刑的思想,结合所学分析其提出上述思想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律疏议》的立法特色及其历史地位,分析其立法特色形成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析“民法典”的特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出台的相关法规,这些法规(     
时间法律规定内容
1949年《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凡男女职工有同等技术、做同等工作、效力相同者,应得同等之报酬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保护生育期女性的合法权利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工保护条例》禁止使女性从事有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
①旨在废除传统婚姻习俗   ②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
③彰显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④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8-28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文革”之后,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取得了显著成就。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②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法治建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
2023-07-2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古往今来,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定)二十一年正月,上谓宰执臣曰:“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富家尽服纨绮,酒食游宴,贫者争慕效之,欲望家给人足,难矣。近已禁卖奴婢,约其吉凶之礼,更当委官阅实户数,计口授地,必令自耕,力不赡者方许佃于人。仍禁其农时饮酒。”

——《金史·食货志》

材料二   过去在法学理论界,讲到法律制度的划分,好多都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来划分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从阶级属性讲,西方国家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都属于资本主义法系。对于资本主义法系,恩格斯曾经指出,“法律是资产者本身的创造物,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这种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

——栗战书《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材料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法发展道路。1840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国家命运,尝试了多种宪法制度,都未能改变山河破碎、积贫积弱的状况,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找到自己的领导力量。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这一切,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宪法制度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宪法与时俱进,不断回应人民对宪法的期待。

——韩大元《增强宪法自信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宪法根基》


(1)材料一中“上”是指哪位皇帝?概括材料一中他的忧心之处,并结合所学,概括南宋时期社会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西方法律制度的局限性角度,阐述法律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是“资产者给他准备的鞭子”的实质。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宪法与时俱进”的史实。
2023-06-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改革开放之后,中央强调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动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下列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律按照通过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①③
2023-06-07更新 | 17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相关妇女法规”,这些法规(     
时间法律规定内容
1950年《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凡男女职工有同等技术、做同等工作、效力相同者,应得同等之报酬。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保护生育期女性的合法权利。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工保护条例》禁止使女性从事有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
①旨在废除传统婚姻习俗②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
③践行了人民至上的理念④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02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重点中学拔尖学生培养联盟2023届高三6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明确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这些成就表明(     
A.我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日渐普及B.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
C.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D.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9 . 2022年11月30日,敬爱的江泽民同志逝世,中华大地笼罩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江泽民同志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有(       
①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②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③《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发布
④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交付出口船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法律具有经济的属性。下列内容摘自1949年以来的法律文件,其中出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是( )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B.“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023-04-13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