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是2023年我国部分立法情况统计。从图中数据可知,现阶段(     

中央法律法规制定机关分布

   

地方性法规规章地域分布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未形成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需要服务经济建设
C.法治建设分布不均衡不利于国家建设D.国家指导下的法治建设逐渐趋向统一
2024-05-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文综试卷 -高中历史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美,法治更多是借助普通法的渐进传统逐步完成了法治的基本统一:而在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则更多是通过国家的政治统一以法典方式促成了法治的统一。这两大法系国家的法治思想的具体表述和核心关注也有所差别。

——引自《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的法治思想的比较》

材料二截止至2008年2月28日,我国的法律法规统计示意图。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三截止到2008年2月28日,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及数量统计示意图。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美、法、德国“法治”思想的“核心关注”的主要差别。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十分重视法制建设。1800年8月,他设立了由4人组成的民法典起草委员会,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1801年1月就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地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年3月21日,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它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法典在父权、夫权、妇女地位、离婚事件、继承权等问题上,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子为主宰的色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202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含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等。民法典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确认民事主体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承认民事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权利。设置非营利法人制度,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增加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等规定,规范和调整婚姻家庭继承等领域的人格权、人身权和财产权关系,明确亲属和近亲属的范围等。

——摘编自谢鸿飞《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请回答:
(1)请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拿破仑民法典》相比的新特征和重大意义。
2021-07-06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表为1950-1953年《人民日报》对《婚姻法》的宣传中,所批判的各类观念的数量统计,这说明《婚姻法》的颁行(       

   

A.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B.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提升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50年,法国形成了《习惯法大全》。到16至18世纪,法国学者致力于促成南北法统融合。1789年,“八月法令”发布了关于废除封建制度和封建特权的决议,8月,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等基本权利。1791年宪法强调“制定在全国通行的民事法典”。1804年,最终通过了《法国民法典》,主要包括“人”,涉及法律主体的地位及其享有的权利;“财产及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分别规定财产的分类,所有权、用益权、使用权和居住权,以及役权或地役权等内容;“取得财产的方法”,规定了继承与订立遗嘱的制度,关于债的一般规定,提倡婚姻自由原则等。

——摘编自高仰光《法国民法典:搭建起一个前所未有的规范体系》

材料二 202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含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等。民法典进一步完善我国民商事领域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确认民事主体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承认民事主体对其个人传息的权利。设置非营利法人制度,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增加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等规定,规范和调整婚姻家庭继承等领域的人格权、人身权和财产权关系,明确亲属和近亲属的范围等.

——摘编自谢鸿飞《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形成原因及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法国民法典》相比的新特征和重大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1949-2000年中国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决定的数量变化统计。这反映出(     
A.新中国初期侧重于法律的执行B.三大改造开启了社会主义法制化
C.法律实践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D.现代中国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7 . 下表为1949年至2004年间包含“消费者”“卫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关键词的国家级法规数供统计情况。据此可知新中国(     
年代1949—19541955—19591960—19641965—19691970—19741975—19791980—19841985—19891990—19941995—19992000—2004
“消费者”12120353128222336384
“卫生”344141126146516888129311231657
“安全生产”2452122114207275211410
“环境保护”0000116174302388414728
合计3747471681878571525217820843179
1949—2004年包含关键词的国家级法规数量统计表
A.依法治国成为法治建设基本方针B.社会发展推动了国计民生的改善
C.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渐趋完备D.专项立法工作呈现出渐进的特点
8 . 下图反映的是1986~1998年我国开展依法治县(区、市)的统计情况。这反映了我国
A.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注重基层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民主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生的新词统计(部分)


——摘编自郭旭卿《时代变迁对汉语的影响》


语言词汇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反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新生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阐述。(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文汇报:跨世纪的鲜亮印记》统计出下图所示一组热门词汇,由此可以看出世纪之交的中国(     
A.外交取得突破性的发展B.民主法制建设发展迅速
C.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起步D.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