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唐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元朝设立了宣政院统辖吐蕃事务;清朝推行“改土归流”,维护西南地区的安定。据此可知,唐至清朝的边疆治理措施(     
A.强化了边疆的军事管理B.贯穿了“大一统”思想
C.确立了因俗而治的方针D.消除了边疆地区的隐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

——摘编自《后汉书》

材料二   中国百姓,天下本根;四夷之人,犹于枝叶。

——摘编自《旧唐书》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番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到达),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法令)。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摘编自《新唐书》

材料三   (雍正十一年四月乙卯)夷之字样,不过方域之名。夫满汉名色,犹直省之各有籍贯,并非中外之分别也。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诸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中外一家之统也。

——摘编自《清世宗实录》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归纳汉、唐对民族地区的治理方式。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在民族关系理念上的发展,并阐述清朝在该理念下维护疆域统一的措施。
2024-01-23更新 | 316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洗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杰出俚人大首领。她统率并引导本部落民众多做好事、善事,后归附隋朝被加封为谯国夫人,其生平载于《隋书》等正史,洗夫人文化在粤、桂、琼地区极具感召力。冼夫人故事的流传可以说明岭南地区(     
A.民间对英雄人物的期待B.主流价值影响生活观念
C.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高D.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加强
4 . 1133年,大理曾主动向南宋提出“请入贡且卖马”,被南宋拒绝:“令卖马可也,进奉可勿许,安可利其虚名而劳民乎?”对于过去朝贡往来频繁的东南亚诸国,更采取了却而不受的态度。这反映了南宋(     
A.偏安江南而不思北伐B.朝贡体系稳固
C.较为务实的贸易思想D.民族政策开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遗赐为古代帝王死后,继任者把其遗留物恩赐给部分周边民族政权统治者的一种外交活动。宋代进行遗赐时,采取差异化对待,在遗赐物品种类和数量上,辽、金为第一档,远超其他各国;西夏为第二档;西蕃、交趾等为第三档。据此可知,宋朝遗赐(     
A.体现了民族歧视政策B.旨在稳定政权环境
C.导致国家的积贫积弱D.强化了对边疆统治
6 .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同发展的国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进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数量很多,通过分封制度,西周的疆域比商代更为扩大,其政治军事的据点及文化的影响遍及全国各地,在今北到辽宁、南至长江以南、西从甘肃东部、东达海滨的广阔地域,考古学者发现了许多西周诸侯的遗迹、遗物和遗址。

西周“封建”与殷商时有很大的不同。据载周公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是周的同姓子弟。由同姓子弟所封的“诸侯国”是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掺砂子”,这些新建的“殖民基点”成为地域性的次级“统治中心”,故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与殷时对方邦臣属表面性承认不同,周人的分封制一方面是自上而下——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逐级分封,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层层拱卫和藩屏,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周代王权的地位,此时的周王“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俨然是天下之共主了。成康之后,因空间上的限制,大规模的分封不再推行,但文化上的“拓展”仍在继续,以军事征服为主要方式的向外扩展,将周边诸多邦国部族,如南方的淮夷等纳入了周的文化圈。

——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清代,经过约一个世纪对边疆地区的用兵,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得到了巩固,疆域基本定型,形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为清朝进一步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清朝在继承历代民族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社会情况有所创新,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2)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简述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举出两则史实说明清代在民族政策上的“有所创新”,并简述清代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意义。
2023-12-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泉州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茶马古道与茶马互市发展到宋朝时成为了政府加强西南边境地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宁和平,宋朝的统治者以茶马互市巩固边疆,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实现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羁縻”目的,利用经济文化的方式阻止了少数民族的武力侵扰。关于宋朝的茶马互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B.客观上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开发
C.薄来厚往加剧了宋朝财政负担D.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各民族交融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华夷一体”局面逐渐形成。隋唐都是从鲜卑族建立的西魏、北周一脉相承而来,隋文帝希望所有的民众都能以仁义之礼相处。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唐代采用册封、和亲、互市、通商、会盟等等温和的方式处理与四方民族的关系。文质、儒雅、自信的儒家思想文化及仪态万方的华夏礼仪文明吸引了少数民族政权纷纷遣使大唐,学习儒家经典和中华礼仪。

——摘编自冯敏《一体与多元:隋唐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新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反清革命初起时,针对反清革命志士的政治口号,蒙古王公“虽然知道这一口号的矛头是指向清朝统治的,但‘鞑虏’二字有着牵连蒙古的意味。”随着建国问题提上日程,革命派表示:“今后凡属蒙藏回疆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皆得为国家之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取得国家之参政权”。1912212日,清帝洋仪在颁布的《退位诏书》中说:“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1939年,成吉思汗第30代孙、内蒙古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札布明确提出,“蒙古是整个中率民族的一分子。”

——摘编自杨天宏《清帝逊位与五族共和》

材料三   1922年,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多样性,提出了民族团结的基本政策。1935年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39年,毛泽东指明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民族文化和结构特点等问题,稍后提出“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这些有关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观点,与当前我们所认识的“中华民族”内涵基本一致。

——摘编自赵刚《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百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华夷一体”局面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革命派民族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形成的原因,并概括其内涵。
2023-11-18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等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唐朝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了加强经略西域,唐太宗先后设置了伊州、西州、庭州等三州(治今新疆);在这三州以西、帕米尔以东的地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即在这一地区的部落中设置州、都督府,州刺史与都督由各部首领担任;在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地区有16国,唐以其国都为都督府所在地,以各国国王为都督府都督。安西与北庭都护府是更高一级的军政机构。两大都护府代表朝廷在西域行使职权。在西域广置屯田,鼓励从内地移民,兴修水渠与坎儿井;内地先进的技术传到了西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巩固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内地与西域之间的商业贸易更加繁荣。西域诸国诸族派遣子弟入长安学习汉文化,唐朝在西域地区兴办各类学校。唐朝包容开放的民族政策,更是促进了西域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使“华夷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

——摘编自杜文玉《唐朝如何经略西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经略西域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朝经略西域的影响。
2023-11-03更新 | 87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鸿胪是古代负责民族交往事务的国家机构。萌芽于商代,周代负责对诸侯和其它民族的交往活动。秦汉时鸿胪为九卿之一,其所负责的事务庞杂:民族事务、外交事务,诸侯王、列候、发属国君主或使臣的机关事务均由其负责,汉初鸿胪在平定“吕后之乱”迎文帝继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魏晋时期鸿胪的地位从“九卿之一”变为尚书的下属机构,主要承担接待来使、礼仪引导、继位大典等,职能最终定型。唐朝时期,三省均涉猎少数民族事物,鸿胪仅为从三品,仅负责少数民族事务中的接待和生活起居等活动。

——摘编自张冠梓《汉唐鸿胪沿革、执掌与民族交往》

材料二   唐代国力强盛,精神开放,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因俗而治政策,并运用和亲、羁縻等方式与比较强大的周边政权缔结和平。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不同程度地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到影响,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和区域开发,唐朝在8世纪前后成为亚洲的中心。

——摘编自赵毅版《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鸿胪沿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稳定边疆的举措及意义。
2023-10-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中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