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唐朝在西域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租庸调制、均田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路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至西域。这说明唐朝(     
A.采取灵活务实的政策推动对外交往B.重视对边境民族地区有效治理
C.开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2 . 据《三国史记》记载,“真平王四十三年(621年)秋七月,王遣使大唐,朝贡方物。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常侍庾文素来聘,赐以玺画及书屏风,锦彩三百段”。同时,在《旧唐书》中也提到,“武德四年,遣使朝贡。高祖亲劳问之,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往使焉……自此朝贡不绝”。这些记载表明(     
A.文明交流推动了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B.东亚文化圈形成的根源是国际政治互动
C.唐朝时中国政治辐射力已达朝鲜地区D.新罗已经迅速完成了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2023-11-2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交市,裴矩掌其事。四年,帝将巡河右,先令矩赴敦煌,矩知帝勤远略,遣使说高昌王及伊吾吐屯设,啖以厚利,导使入朝。明年西巡,次燕支山(张掖附近),高昌王、伊吾设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伊吾设献西城数千里之地,六年,置伊吾郡,使薛世雄城之。

——摘编自岑仲勉《隋唐史》

材料二   一部从中世纪迈向近代的世界历史,也是近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宗教改革摧毁了罗马教皇的一统权威,王权被看作为国家的标志与象征,独立的主权国家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西欧一些民族追求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在文化层面上取得了民族的共同认同,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认为祖国是所有公民为着共同利益组成的结合体,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日渐羽翼丰满,要用新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念来构建新的民族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三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四个方面,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基本手段、基本政策和根本立场“没有变”的执政底线,但是又深诸“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不断完善民族政策,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摘编自高向东、高鹏飞《变与不变: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百年演进与规律探赜》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经营西域的手段,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意义,并指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并从民族和民主角度分析16到19世纪西欧国家的发展趋势。
(3)写出我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因素,并概述十八大以来民族政策“与时俱进”的表现。
4 .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观、民族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与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对边疆民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朝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汉最高统治者选择的主要统治思想并列举秦汉巩固大一统国家的地方管理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汉唐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曾述:“初,回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甚厚,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材料反映出(       
A.唐回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B.唐高宗时回纥助力唐政府灭东突厥
C.回纥被唐朝各种制度文化同化D.回纥是唐朝时期北方最强大的民族
2023-11-01更新 | 27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唐代周边胡族成员改从汉姓表。下表作为直接论据可以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姓名原出身民族资料出处
王武俊契丹《旧唐书》卷142
王廷凑回鹘《旧唐书》卷142
张宝皋新罗《新唐书》卷220
刘崇望鲜卑《旧唐书》卷179
高仙芝高丽《新唐书》卷135
白元光突厥《新唐书》卷136
裴玢疏勒《新唐书》卷110
A.隋唐时期胡族政权的演变B.胡族成员对汉族政权的冲击
C.唐朝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唐代汉族对胡族成员的吸收
2023-10-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     
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D.有利于巩固国家疆域的统一
2023-05-01更新 | 1105次组卷 | 89卷引用:重庆市九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8 . 近年在西安市长安区出土了唐代将军史善应墓。其墓志载:“(史善应)曾祖缬杰娑那可汗,祖乙史波罗可汗,父褥檀特勤,隋开皇中因使入朝,值本国丧乱,遂留不返。隋文帝授上柱国,封康国公,君(史善应)即第四子也”。材料可说明隋唐时期(     
A.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密切B.门第观念影响广泛
C.族际流动与文化的整合D.羁縻政策效果明显
2023-03-17更新 | 1295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在重庆八中某次历史兴趣小组活动中,某一小组的学生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据此推测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变迁B.中外文化的交流
C.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D.丝绸之路的开辟
10 . 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   汉王朝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设立了一些专门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隋唐两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地区。元朝在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政区域,对南部的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除设置宣慰司、安抚司等机构外,大量任用土著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朝政府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适合当地民族社会的统治体制,如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西南地区改土归流酌情保留土司制,台湾为隶属福建的府州县制等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为加强国家治理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022-12-20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