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遗赐为古代帝王死后,继任者把其遗留物恩赐给部分周边民族政权统治者的一种外交活动。宋代进行遗赐时,采取差异化对待,在遗赐物品种类和数量上,辽、金为第一档,远超其他各国;西夏为第二档;西蕃、交趾等为第三档。据此可知,宋朝遗赐(     
A.体现了民族歧视政策B.旨在稳定政权环境
C.导致国家的积贫积弱D.强化了对边疆统治
2 . 唐朝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为了加强经略西域,唐太宗先后设置了伊州、西州、庭州等三州(治今新疆);在这三州以西、帕米尔以东的地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即在这一地区的部落中设置州、都督府,州刺史与都督由各部首领担任;在帕米尔以西的中亚地区有16国,唐以其国都为都督府所在地,以各国国王为都督府都督。安西与北庭都护府是更高一级的军政机构。两大都护府代表朝廷在西域行使职权。在西域广置屯田,鼓励从内地移民,兴修水渠与坎儿井;内地先进的技术传到了西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唐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巩固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内地与西域之间的商业贸易更加繁荣。西域诸国诸族派遣子弟入长安学习汉文化,唐朝在西域地区兴办各类学校。唐朝包容开放的民族政策,更是促进了西域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了西域各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向心力,使“华夷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

——摘编自杜文玉《唐朝如何经略西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经略西域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朝经略西域的影响。
2023-11-03更新 | 87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辽金对峙时期,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金人进入中原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认为金、宋都是“中国”。上述历史现象反映出(     

A.各民族生活习俗日趋一致B.各民族间区域经济交流频繁
C.各民族文化认同趋势加强D.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始终领先
2023-10-29更新 | 379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

秦朝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

两汉时期

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

唐朝

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朝立国之初就在西南、东北诸沿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府州,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

元朝

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

清朝

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翻开了中国民族政策发展历史的新篇章。新中国将历史遗留下来的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地名等分别予以禁止、更改、封存和收管。通过派慰问团,组织参观团和访问团,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等形式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195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组成、类型、区域界线、行政地名、名称等问题都作了具体规定,从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颁布有关法律,增加一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1990年,新设少数民族教育补助专款,主要用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1992年,我国实行沿边开放战略,国务院将内蒙古、广西、云南、新疆等省的部分地区列为沿边开放城市。

——摘编自王铁志《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


(1)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重视边疆的治理。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表现。
2023-09-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不断有周边藩国的质子来华学习。唐朝时期,出于“文德绥海内”,传播大唐文化的目的,允许国子监接收周边国家的留学生。这表明留学生来华(     
A.扩大了理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B.确保了唐王朝对周边国家的钳制
C.有利于周边国家制度的完善D.有利于唐与周边藩国的平等交往
2023-08-18更新 | 369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爆发战争。宋朝对西夏实施经济封锁,关闭榷场,禁止茶、盐等物资出境。西夏百姓“饮无茶,衣昂贵”,怨声载道。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西夏不得不寻求和议。这说明(     
A.西夏生产方式已由游牧转为农耕B.榷场贸易利于维护宋、夏和平交往
C.经济封锁是宋朝主要的破敌手段D.宋、夏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互依赖性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

角度内涵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多民族的交融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
外来文明的吸收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雅与俗的互动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
以复古为革新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3-07-17更新 | 3385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水三中、天水九中、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4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运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文明在纵向发展的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会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世界史或中国史相关知识,评述材料中马克垚关于人类文明史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07-15更新 | 294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汉朝中央政府为经略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

机构

管理范围

职能

郡县

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

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

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

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首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中郎将、将军等

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

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材料二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阔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不仅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等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三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晚年总结统治经验时,曾以“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作为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向群臣宣扬。唐朝对包括西域在内的周边各少数民族实行的宽容团结政策,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衷心拥护。唐朝沿袭汉朝的做法,对于归附的西域各国君长都加以册封,设置羁縻州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唐朝皇室有少数民族血统,吸取历史经验,承继两汉和亲,通婚政策更为积极广泛,经常用之解决争端,改善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据史籍记载,唐朝嫁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公主计15名。唐太宗时期还采取措施发展贸易通道,以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为核心的互市趋向兴旺。

——摘编自殷晴《汉唐民族西域政策述论》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汉朝相比,唐朝民族政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汉唐两朝边疆民族政策的意义。
10 .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各朝代中央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手段推进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图①②③处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填写正确的是(     
A.①小行人   ②礼部   ③办事大臣B.①大鸿胪   ②提督四夷馆   ③理藩院
C.①典属国   ②提督四夷馆   ③都护府D.①大鸿胪   ②礼部   ③理藩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