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拉丁语原本是古代意大利的一种地方语言,到公元前后,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语言。中世纪时期,拉丁语仍被视为最神圣的语言,是欧洲各地区教会统治下的宗教、文化和行政语言。15世纪,欧洲出现众多出版社,出于商业目的,它们倾向于出版各种用民族语言写成的书籍,拉丁语书籍往往遇冷。16世纪,现代欧洲各国民族语言日趋成熟,逐渐替代拉丁语成为本国的母语和第一书面语言,拉丁语逐渐衰落。

——摘编自王亚蓝《国际通用语发展演变的特点与模式》等

材料二   1635年,致力于“纯洁和规范语言”的法兰西学院成立,为后世各国的语言机构树立了语言标准化的典范。……17~18世纪,欧洲各国的皇室非常推崇法国文化,并且以在宫廷中讲法语为荣。1714年,法语正式取代拉丁语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外交语言。如表为截止到2020年法语的使用情况。

使用人口构成(百万)母语人口77.3说明:
除法国外,很多欧洲居民的母语和第二外语为法语。
法语国家大多分布在西非。此外,法语也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之一。
二语人口199.3
地理分布洲际数量4
国家数量29
国际组织联合国、欧盟、国际奥委会、世贸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

——摘编自刘海涛《国际语基本特征的衡量指标探索》等

(1)世界语言地位的变迁折射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17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分析法语能够成为国际性语言并延续至今的原因。
2024-05-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威海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国的统治者大多来自法国,并在法国长期占有领地。两国间没有明确的国家政治边界,甚至英国连统一的民族语言都未形成。

13371453年的百年战争,英国惨败。在英王爱德华一世鼓动下,“清除英吉利语言,会遭上帝的谴责”“英格兰应当是英格兰人的”之类的口号,迅速流传。战争结束后,市民阶层迫切要求建立统一的度量衡、规章制度、国内市场,需要依赖于王权的强大。另一方面,国王在财政上和政治上需要市民阶层的支持。于是,市民阶层与王权结成联盟,并在14551485年的玫瑰战争中,王权最终战胜了封建割据势力。

1533年,亨利八世制定并颁布《上诉法》,宣称“本英格兰为一主权国家,并一向为世界所承认,受一最高首脑国王之统治”,并通过托马斯·克伦威尔所实施的政府改革,使英国国王的宗主权最终变成了统一的政治权力,英国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摘编自陈昀岚等《从战争和改革的视角看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促成14—16世纪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争与改革对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2023-11-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英国民族国家

材料一 吉登斯教授把英国民族国家形成之前的国家称为“传统国家”,认为这是一个本质上具有裂变性的社会。传统国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数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尤为显著的是传统国家只有边陲而无边界。本质上,中世纪的国家根本没有民族国家所具有的重要要素——主权。

——岳蓉《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研究述评》

材料二 英国大事记

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就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1215年,英国通过《大宪章》

1337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爆发了百年战争。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入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8年,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87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765年,开始工业革命

19世纪初,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流行

1854年,提出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英国“传统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差异。
(2)阅读材料二,从中选取三个典型事件分析其与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
2023-05-07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历史的解释具有多元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是一家合伙股份公司?

英国学者琳达·科利在《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中,提出了英国是一个投资民族国家的观点。

英国有着浓浓的商业气氛。在当时有很多爱国协会,其使命是公共性的。它们有意对外,并意在改革国家政府。一些商人建立的俱乐部的目标非常商业化,某些协会将爱国热情与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将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投资看待。商人的商业活动需要政府的支持。国家的政策是保护其成员的利益。为国家贡献力量,既是一种热心为公的姿态,也能确保其获得应有的回报。积极的爱国主义,很容易汇聚成要求更广泛的公民权和政治变革的洪流,因为人们要确保自己的投资不至于随时被喜怒无常的统治者卷走。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部“金融军事帝国机器”。在18世纪的英国,五个家庭中可能就有一个依靠贸易为生,他们是支持这个国家机器的最显著的人群。英帝国的实力有赖于贸易。保护这项贸易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样的一个新型国家,本质上是一个股份公司。股东们为了盈利。就要打击主要的商业竞争对手。英国学者认为,“光荣革命”最重要和直接的影响不是宪法决议,而是决定同法国开战。之后,英国与法国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六次战争,直到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一些史学家将其称为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英国的政治家一致认为英国自由的法律、独立、经济的繁荣以及殖民地的扩张。都取决于对法战争的胜利。在与自己的敌手斗争的过程中。英国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并完善了这一新型国家的构建。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是一家合伙股份公司》

(1)材料是从什么视角解释英国崛起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这样解释的依据是什么?
(2)请你再选择一个其他视角对英国崛起为现代民族国家进行合理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16 世纪(尤其是16世纪)被看作欧洲历史上的“绝对主义国家”时期。这一时期在“绝对权力”和“开明君主制”思想指导下的变革,建立了后世所谓的绝对主义(也可以说是开明绝对主义)国家,其最大特点是国王成为整个民族国家人格化的代表,国王对整个国家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绝对主义国家对内保障私有财产权和法制,实行君主开明统治,对外实施强国策略。如1494年,英国治安法官取得了对郡长的绝对优势——正式取得了监控郡长的职权。根据亨利七世的立法,他们有权受理那些指控郡长敲诈勒索的案件并且可以不经陪审团而直接以简易程序宣判郡长及其从属官员的罪行。

——摘编自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等

材料二:1901年,邓实、黄节等知识分子探索利用传统文化救国的方式,于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神州国光社初创时期,积极宣传国粹,保存优秀文化典籍,相继出版《国粹丛编》《国粹丛书》等优秀古籍,创办《国粹学报》畅言国粹救国。此外,邓实、黄宾虹等人积极印刷出版金、石、刻、印、字、画等文化遗存,尤其是采用“珂罗版”印刷技术大量印刷出版美术画册。20世纪30年代,王礼锡任总编辑,国粹派彻底退出了神州国光社,他于1931年创办《读书杂志》,继而在该杂志上掀起了轰动一时的中国社会史论战。这次论战中多数参与者自称运用了唯物史观进行辩论。全民族抗战时期,神州国光社出版了《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该丛书搜集大量明清禁书、秘本,对于民间非官方主流思想的发展状况多有挖掘。

——摘编自姜辉《出版与救国—神州国光社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绝对主义国家”出现的思想根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世纪欧洲的“绝对主义国家”形成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20世纪30年代神州国光社的转型。
2023-12-18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3-24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六世纪,法国国王通过中央集权初步实现了国家统一,使得南北之间政治联系加强,共同的法兰西民族文化也开始形成。如在巴黎方言的基础上,法兰西共同语言——法语正在逐渐形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形成,并指引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在这一过程中,法兰西现代民族国家最终形成。

——摘编自张宝梅《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

材料二   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治理的重要政治单位,也是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源于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这种以欧洲民族国家体系为蓝本的国际体系逐步蔓延到全世界。然而,纷争并未因此而停息,国家利益与霸权之争在欧洲乃至世界国际政治中日益凸显。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的主要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2023-10-28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史料二   近代出现的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与传统的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是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体,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体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中央集权制、主权人民化、国民文化的同质性、统一的民族市场等。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探究]
(1)依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中的理论,说明17世纪的德国不是一个民族国家的依据。
2023-08-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学习讲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救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 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材料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各国之间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实质是原有民族国家开始将更多的“政治权力”相互让渡,依旧保留下来的主要是“文化权力”,这显示由欧洲民族国家的功能在逐步弱化,逐渐向一个新共同体中的经济文化单位转化。欧洲各国将维护本区域内独特的生活力式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将防务、安全、社会发展等一般性的国家职能转交给了欧洲的相应机构。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族国家功能弱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2023-09-07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民族国家的演进

材料一:中世纪时,罗马帝国的普济主义存在于天主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的权力,粉碎了领土割据,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所有居民都被忠君思想联结在一起。1534年英国《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主张“专制之下无祖国”、“热爱祖国就是热爱自己”, (政权)它在本质上属于人民,仅仅为人民所固有。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法国革命中要求所有法国公民都说法语,灌输民众对国家的热爱,还创立了像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那样的民族仪式和象征。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阶段特征,并予以说明。
2023-04-28更新 | 38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37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从14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它在动员、集合民族感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这在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进程中得到了充分说明。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和德国统一进程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