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维也纳会议建立了“高级政治”体系,包括维也纳会议建立的全体代表大会、八国委员会、四国委员会。通过各国政府及代表进行外交谈判、商讨并决定处理战后欧洲的一切事务,草拟并通过了《巴黎条约》《最后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这一体系(     
A.形成了成员国“全体一致”原则B.创造了用国际会议解决争端的先例
C.加速了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D.体现了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原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接触外交事务以后,李鸿章获得了许多国际法知识,逐渐有了一些近代国家主权观念。在讨论各国驻华公使觐见同治帝礼仪的问题时,李鸿章提出:“既许为敌国,自未便以属国之理相待”“中国无权能变其各国之例”。他在奏折中曾经指出洋人提出的修约要求“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盖各国均有保护其民,自理财赋之权”,明确主张“关税乃中国自主之权”。李鸿章敏锐地认识到列强内部存在矛盾,如果能充分利用其相互掣肘的诸因素,则能在弱国外交的不利形势下维护国家的利益。但他坚持“两国立约,所应遵守之责,不拘式款如何,有明言而立者,有默许而立者,均当谨守”。

——摘编自宫兰兰《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及运用》


(1)据材料概括李鸿章对国际法的基本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的国际法思想。
3 . 19世纪80年代,中荷关于华侨国籍归属问题的交涉中,驻德荷公使许景澄利用国际法知识与荷兰外交部据理力争,不仅取得了外交上的初步胜利,还基本确定了清政府对华侨国籍的基本原则,并成为20世纪初《大清国籍条例》的主要内容。这反映出(       
A.清政府逐步收回国家主权B.国际法观念已被国人接受
C.华侨海外权益实现了保障D.时局变动推动外交近代化
4 . 读下表
人物主张
郑观应(1842~1921)……由是观之,公法(指国际法)仍凭虚理,强者可执其法以绳人,弱者必不免隐忍受屈也。是故有国者,惟有发愤自强,方可得公法之益。倘积弱不振,虽有百公法何补哉?
薛福成(1838~1894)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不以公法待之,虽能自奋以仰企乎公法,其受损于公法之外者,已无穷矣。是同遵公法者其名,同遵公法而损益大有不同者其实也。
由表可知,郑、薛二人(     
A.在是否要学习国际法上有分歧B.一致认为富国强兵才是根本
C.在自强与求富的先后上有分歧D.都认为国际法维护强国利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A.国际协调机制更趋合理B.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
C.各国完成了向民族国家转变D.大国主导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2023-06-21更新 | 5936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东省雷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814年3月,《肖蒙条约》规定:今后二十年同盟将为维持欧洲和谐而同心努力,并提供相互保证机制以防止法国破坏正在形成的和平安排。这样就把反法联盟变成了对付法国革命的同盟组织,目标是执行同法国的和平条件,捍卫会议上进行的对领土的分配。这一规定的影响在于(     
A.构建了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B.消除了启蒙思想的影响力
C.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均势局面D.打击了欧洲封建顽固势力
2023-06-04更新 | 18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历史学家波拉德认为,近代历史是民族国家的历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初的西欧全然不存在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组织形态。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在持续700余年的收复失地运动中逐渐形成虔诚的宗教信仰与爱国意识,最终于15世纪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开启短暂却辉煌的新世纪篇章。同时期,英法日益强大的王权成为打破地方主义和普世主义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19世纪,民族解放和重振德意志的壮志激励着俾斯麦用:“铁血”战争方式成功地统一了德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等

材料二   民族国家是人类社会治理的重要政治单位,也是国际关系最基本的行为主体。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源于17世纪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这种以欧洲民族国家体系为蓝本的国际体系逐步蔓延到全世界。然而,纷争并未因此而停息,国家利益与霸权之争在欧洲乃至世界国际政治中日益凸显。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民族国家得以产生的共同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国家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2023-04-28更新 | 45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美国史学家R·R·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说:“在1914年以前,在不到一个世纪中,欧洲没有发生过一次持续达几个月以上或有许多大国卷入的战争。”这主要得益于(     
A.欧洲出现了大量的民族国家B.世界性国际组织的大量出现
C.维也纳体系对国际法的发展D.《非战公约》得到了切实执行
9 . 1648 年的《威特伐利和约》承认德意志各诸侯国的主权,承认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机利的方式,还承认了国家主权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和独立性。这些规定(     
A.推动了德国宗教改革的兴起B.结束了世界大国间的混战局面
C.强化了世俗的主权国家统治D.促进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统一
2022-11-10更新 | 400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科尔顿曾如此评价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此的外交家们代表着不承认有任何上级或公共约束的独立势力。再没有一个人能说欧洲在宗教、政治或其他方面具任何有意义的统一。”这说明当时(     
A.教皇权力的彻底丧失B.各国主权意识的增强
C.近代外交体制的确立D.欧洲均势局面的形成
2022-08-28更新 | 932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