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写道:“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材料的核心内容为(        )
A.君主制定条约可以保证世界的和平
B.强调了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C.确认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D.开创了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来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2023-06-20更新 | 152次组卷 | 3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3世纪中叶到15世纪下半叶,西欧民族国家如英、法、西班牙、葡萄牙等形成并得到巩固,政治权力逐渐集中到国王手中。在王权盛行的17世纪,国王利用手中的绝对权力不断发动战争。一些学者和思想家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研究,如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格劳修斯强调国家主权,主张对战争行为进行限制。1618~1648年发生了席卷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战后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认了国家主权、国家独立、维护和平、协商解决争执等一系列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使国际法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宣告了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等确定的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得到普遍接受,逐渐形成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投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国际法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同时,从传统的国家领土逐步扩展到外层空间、海床洋底、南北极地甚至网络空间等、新涌现出诸如国际行政法、国际旅游法、核法和极地法等数十个新分支(部门法)。现代国际法越来越多地体现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日益成为维护人类普遍价值和利益的法律秩序。

——摘编自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法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法的认识。
3 . 1618年开始的三十年战争,在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爆发,后欧洲国家各国纷纷卷入其中。最终交战双方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结束了欧洲混战局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场战争(     
A.建立了大国协调为特征的国际关系B.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形成
C.确定不兼并不赔偿的新型国际准则D.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
4 . 1874年,日本政府借机入侵琉球岛和台湾岛,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面对危机,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近代外交意识推动爱国斗争
C.宗藩外交体系开始受到冲击D.扭转了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
2022-11-23更新 | 355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国政府将攻占巴士底狱的日子7月14日定为国庆日,又要求将“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语镌刻在各个政府机构建筑的门楣上方,办公大楼人口也必须要悬挂国旗——三色旗。这些做法意在(     
A.推行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铲除封建专制思想的社会影响
C.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全新形式D.推动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建立
2022-11-16更新 | 425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由许多大小不一的国家相互之间横的关系所构成的。在那里并没有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一个强大的中心,“这说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A.形成了主权国家平等原则B.削弱了欧洲统一的观念
C.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发展D.奠定了欧洲均势的基础
7 . 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提出:为解决洛林问题,有关方面“应提交双方提名的仲载人,或由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签订一项条约,或采取其他某些友好的办法来解决……而不使用武力”。这一规定( )
A.提供了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B.削弱了法国及其盟国的势力
C.解决了欧洲之间的矛盾D.受到了国际联盟的影响
8 . 有学者认为近代某国际体系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该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该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2022-10-12更新 | 1131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个半世纪以前,为结束“三十年战争”期间的冲突,各方达成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同时还制定了指导一般外交政策行为的原则。由此产生了把不再受宗教驱使的现存政治实体作为出发点的欧洲序。此后将近一个半世纪里,这一体系通过几乎是自发组成的相互制衡的同盟,把挑战者约束在这一均势中。该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10 . 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