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在1961—1962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既实现了维持老挝中立并为巴特寮革命赢取了时间,同时也缓和了与法国的关系。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寻求与中间地带国家改善关系的“一次重要亮相”。这次“亮相”(     
A.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B.推动了中国三线建设
C.促成了中法正式建交D.缓解了中国外交困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中国国民体质羸弱,被讥讽为“东亚病夫”。1952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9年,我国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此后全国掀起了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七十年来,我国运动员在各类国际大赛中,共获得世界冠军3695 个,创超世界纪录1332次。涌现了一大批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英雄事迹。体育健儿们发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的“乒乓外交”书写了“小球转动大球”的历史佳话。七十年来,我国与1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体育友好关系,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   体育是影响和凝聚美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美国文化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和载体。美国人对许多问题政见不一,难以达成共识。资深媒体人哈里森·瑞里就观察到,“美国人在社会中已经分崩离析,经济上压力重重,道德上无所适从。如果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的话,就是体育了。 ”一位文化学者甚至认为美国实际上是一个“体育共和国”。

——摘编自徐国琦《试论体育视角在美国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分析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体育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作用。
2024-02-02更新 | 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者,在改善中美关系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一个外交思想家,基辛格有一套自己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只能通过大国间的实力均势才能维持,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只能靠实力才能得以实施。均势外交的核心就是在实力均衡的基础上,重建国际秩序,以多边力量制衡苏联扩张,保护美国最大的国家利益”。他批评美国保守主义为追求道义目标而罔顾地缘政治目标。他认为美国的地缘政治目标在于维持地区均势(如中东、南亚均势)和全球均势(如确保欧亚大陆不落入一强权手中)。这是其现实主义外交思想的真实写照。在现实主义外交思想指引下以及特殊的身份,使他成功地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摘编自沙靖宇《基辛格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与中美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实力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美苏全球争霸的战略态势呈现苏攻美守的局面,同时美国还深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苏联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来自中国北部的安全威胁愈益增强。这些重大因素,连同中美现实主义式的外交互动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

——摘编自袁校斌、晋军《20世纪70年代后中美关系发展模式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基辛格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4 . 1997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提出, “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所有各方的利益。承诺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或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有关各方同意根据公认的国际法……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解决南海争议”。这说明(     
A.中国的多边外交有了新突破B.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
C.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得到践行D.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1年1月17日,周恩来复电联合国大会第一政治委员会主席阿彼拉兹,重申中国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一贯主张,并提议:“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召开中、苏、英、美、法和印(度)、埃(及)七国会议,就迅速结束朝鲜战争问题进行谈判。”这说明当时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竭力寻求西方大国支持以遏制美国霸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3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北京成立。 总理衙门内设英、法、俄、美等股,分别处理对相应各国的交涉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朝贡外交体系的结束和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形成。此后,清政府开始逐渐完成从传统朝贡外交到近代外交体制的转型。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此后,清政府承认自己是国际社会中的一员,而且要主动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去。

新中国成立后,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十分强调外交依靠各国人民来进行,并戏称为“3958部队”(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特别是为打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格局,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人民外交方针。1978年以后,我国的人民外交更是多渠道、多层次地广泛开展起来。从事人民外交的机构很多,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教科文团体、体育代表团、卫生组织等。

——摘编自张鹏《从朝贡外交到融入国际社会——试论晚清外交近代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1-11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私立康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外交近代化是在列强强大的武力逼迫下被迫实行的。一个自视为“天朝上国”、拥有众多藩属国的泱泱大国,在遇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后,被迫放弃天朝尊严,俯就于西方现代化的大潮之中。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既是由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共和制政体的转变,也是近代中国外交形象的转变……国际社会也逐渐认可了中国的存在,如:1920年初,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有利形势,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顾维钧被推选为国际联盟理事会理事长,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材料二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面对的是共和国初建、美苏“冷战”激烈进行、新中国尚属孤立的复杂国际局面,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以及融入国际社会变得更加迫切,这是艰难局势造就的新中国外交使命……改革开放时期的外交使命变得更加明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定性了中国外交注重国内发展和促进国际和平的外交使命,21世纪前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最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对这一使命最好的实践。中共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提出“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民族复兴于是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使命。

——摘编自白卫东 刘常喜《峥嵘七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外交使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4-01-11更新 | 22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私立康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1960年至1966年,中日两国间的围棋交流互访,为缓解冷冻的中日关系开启了政治对话的大门;“乒羽一家亲”使中泰关系飞速升温后建立了外交关系;“篮球外交”成为中国和菲律宾关系改善的起点。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B.文体事业正持续发展
C.体育成为外交的先行官D.开始推行全方位外交
2024-01-10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私立康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外交的新篇章,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简表   

时间外交大事概况
19491950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19501951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8国建交
19531956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9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1971中国融入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1972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
19729日本等18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1976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到111个*

*注:截至2022年,联合国共有193个会员国、2个观察员国。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

材料二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围绕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主线,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全球发展格局,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国外交秉承大国担当,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摘编自赵可金《坚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表中①②两个时期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政策,并简述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和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着眼点和中国方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战略发展的特点。
10 . 1954年6月13日,中共中央致电在日内瓦的周恩来:“为了积极争取东南亚这些国家,以巩固远东与世界和平,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和印度、印尼、缅甸签订双边或多边互不侵犯条约或集体安全公约,对亚洲和平和孤立美国是有利的。”这表明新中国(     
A.积极创造国家建设的国际环境B.加快与东南亚国家外交进程
C.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