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20世纪中后期,德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对社区自治权予以保护,规定社区机构的人员和经费使用安排完全由其自主决定,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支持以及社区居民缴纳的服务费用。宽松的社区治理制度为社区居民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居民对社区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由此可知,德国基层的治理模式(       
A.旨在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B.是代议制民主在基层的缩影
C.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反映出政府权力的逐渐削弱
2 . 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贫穷落后的城乡社区施行“社区企业家项目”,依靠与鼓励贫困社区所驻地的中小企业参与改造贫穷社区和“城中村”,其目的不只是解决废弃旧房的维修与重建问题,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突破口,对贫民区进行综合治理。据此判断,该项目的实施(     
A.弥补了政府对社区管理的不足B.秉持着济贫互助的理念
C.使社区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D.意在稳定社区周边秩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从道德感情的基础出发,提出“仁者爱人”之说,为儒家慈善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孟子主张先天性善,仁之端也”,认为“恻隐之心”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慈善活动的动机所在,这两本书中关于古代礼仪的记载成为后世慈善组织及慈善活动的理论源泉。“民为邦本”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反映到社会慈善观方面,实施仁政。唐宋明清诸朝的一些统治者在很大程度上即受到这种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力行仁政,兴办或扶持慈幼局、养济院、普济堂等各类慈善机构。大同思想是儒家文化中最具理想主义色彩的内容,对后世的社会慈善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受儒家义利观的熏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开展救困扶危的慈善事业。明清时期,商人也自觉地加入社会慈善活动中

——摘编自周秋光、曾桂林《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材料二   西方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善思想资源。基督教倡导“博爱”,讲究“爱上帝”和“爱人如己”,信奉“十诚”,奠定了早期慈善意识的基础。在阿奎那看来,慈善是超自然的、直接指向神的美德。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每一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幸福视为最高价值,同时施爱于他人。这种基于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互助行为,将慈善意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康德认为,他把建立在公正、公平基础上的政治作为最高的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他认为,尽自己所能为他人做好事,是每个人的责任,即需要政府监管。他强调应尊重受助者的人格尊严,不能简单地把慈善看成是一种“施恩”。

——摘编自王晶《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意识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化中的慈善意识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中国慈善思想与西方慈善意识中获得的启示。
4 . 中世纪时期,庄园法庭之于领主,是其对农民进行统治和剥削的工具他们通过在庄园法庭上享有的司法审判权来实现维护自己利益并达到对庄园内的农民进行人身限制的目的;农民则通过在庄园法庭上的合法斗争,限定了劳役量,以防止领主任意增加负担。这反映出西欧(     
A.庄园实现了自给自足B.庄园法庭拥有独立司法权
C.庄园法庭具有二重性D.庄园法庭维护了农民利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美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体现为基于社区的治理,社区早于国家,治理网络被扁平化地组织起来,形成地方主义的分权化治理,组织之间较少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式的制约关系,每一级皆为独立运作的组织实体。这种治理模式(     
①起源于美国独立之前②有利于不同社会主体积极性发挥
③不受联邦和州政府制约④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协调和沟通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国家允许市镇在自治范围内决定市镇事宜,甚至给予其政治实验的权力。地方分权改革后市镇自治权力加强……市长作为地方的实权人物领导地方自治,抵御着来自其他层级政府的干预。……法国市镇自治仅是市镇从其他层级政府的控制中摆脱出来,市镇作为整体相对于外界控制而言实现自治。但市镇内部治理中地方精英将民众排除在外,这种自治对民众来说依然是集权,只不过集权的主体由中央政府转变成地方精英。地方集权之恶远甚于中央集权,精英集权既阻碍中央的调控与监督,又阻碍地方民众的知情与参与。

——摘编自武贤芳《制度痼疾与认知偏差:法国治理困境研究》

材料二   晚清时期在西方观念的影响之下,许多城市市民开始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在内忧外患之下,清政府被迫实行“新政”,在各省会城市设立谘议局,并颁发了《谘议局章程》和《议员选举章程》,部分社会阶层得以参与城市政治;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兴办城市自治机构,成为大众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环节。1911年,各城市出现的公开性社团达600多个,这些团体组织各种活动,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和参与能力。此外,一些城市的社会人士开始创办民间市政组织,积极参与到城市市政治理中去,维持社会治安。

——摘编自顾强、章钊铭《从城市化到城市治理:晚清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法国与晚清中国城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与晚清中国城市治理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城市治理的历史启示。
2023-04-15更新 | 364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戊戌政变后,慈善公益机构或被勒令裁撤,或自行消散。20世纪初,清王朝为巩固其腐朽没落的统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即清末新政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要求各地选择公正廉明的地方士绅,办理地方自治事宜。《章程》中包括地方慈善公益事业的项目有:举办中小学堂、劝学堂、阅报社、图书馆等,清洁街道、清除污秽、施医药局、医院、戒烟会等,修缮道路、建筑桥梁、疏通沟渠等,设劝工厂、工艺学堂等,救贫、恤、保节、育婴、施衣、施粥、义仓积谷、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救荒、义棺、义冢等。可见,地方自治事宜多着眼于慈善公益事业,地方自治以专办地方公益事宜,辅佐官治

——摘编自余群《晚清慈善事业的变迁》

材料二   追根溯源,西方的慈善事业肇始于宗教教义的感召,最初是个人或者宗教团体的自发性民间行为。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民间公益性事业的法律——《慈善用途法》,也称《伊丽莎白一世法》。此后,西方近代慈善组织大批建立,体现出西方社会在应对社会结构化变迁的一种举措。进入现代社会,慈善团体更是蓬勃发展,走上了组织化、专业化的道路。进入20世纪下半叶,很多西方政府积极介入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推行至社会各个层面。同时,很多社会问题并未妥善解决,政府科层体系庞大,从事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日益凸现。于是,政府尝试与民间机构合作,共同提供福利服务,并且引入市场观念、促进竞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摘编自赵环《西方慈善事业专业化的经验与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慈善事业获得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商业的兴起,是城市能够在封建庄园制度的环境中复苏的关键,使得商人的力量日益壮大起来,正是他们领导斗争,城市才从封建领主那里争取到了自治权。古典城市文明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中世纪城市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之中,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反映的最为明显,由选举产生的市政长官被称为“执政官”,这个称号本来是罗马国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称。11世纪后期起,意大利城市普遍开始设置执政官,它不仅是一个官职,而且还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统治的象征。

——摘编自黄洋《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市民社会的形成》

材料二   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0%,英国总人口180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52%,城市中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有10个,法国仅5个。以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为例,工业革命前,这里人口仅在1万人左右,仅有几条又脏又暗的街道,没有市政机关,也无权选派议会议员。1786年阿克莱特

纱厂在此创办,仅过15年后,该地已经建成50家纱厂,成排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同时,城市中心区域已开始美化,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旁边设有商店,街道有了照明,还成立了城市消防队。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当时参与城市治理的主要力量。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城市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简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在城市治理方面的调整。
9 . 在中世纪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A.已经形成完备的成文法体系B.乡村共同体丧失了自治权
C.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管理D.基层治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2022-12-29更新 | 729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16世纪以前英国救济贫困多是通过教会、修道院、教会医院和同业行会进行,属于民间或者宗教性质的救援活动。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地方的治安法官可以教区为单位进行社会救济、征收济贫税和核发救济费用等。该法律的颁布(     
A.扩大了治安法官的司法权力B.弱化了教会的社会救助功能
C.明确了救济贫困是政府的职责D.发展了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