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西汉中期以后,因破产而卖身为奴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附著于主人户籍之下,不计入家内人口和官府户口数,也不承担赋税徭役。大量平民卖身为奴
A.改变农村人口结构B.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C.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催生新的依附关系
2022-06-02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自2002年起逐年调低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调整至2009年的9.8%,农产品平均税率由18.8%调整至15.2%,工业品平均税率由14.7%调整至8.9%,基本上取消了配额管理。这是由于(     
A.我国急需扩大进口增加内需B.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C.我国经济与世界开始接轨D.加入世贸组织后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包税制是元朝实行的一种税收制度,先由官府测算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一年应收税总数,然后由商人以较低的数额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向国家包缴某一项税款,承包者再按较高数额向百姓进行征收。由此可推知,包税制的实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发挥了税收的调节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代实行“摊丁入亩”,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强化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使隐匿人口的现象减少D.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安史之乱后,唐朝内忧外患重重,政治危机四伏,最使统治者感到烦恼的就是藩镇割据。河北、淮西的割据势力最为强大。“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他们拥有大量军队,修筑城堡,自设文武官吏,自己征收赋税,不向国家缴纳贡赋,同时互相勾结抗拒朝廷,唐肃宗、代宗时期由于统治者无能为力,对藩镇采取了姑息容忍的政策。德宗即位后,藩镇势力有增无减,德宗再也不能容忍,一心想要平定藩镇。建中元年(780年)他接受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为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为讨代落镇提供了军费。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六

材料二   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下令,按照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额为准征税,以后增加人丁,不再额外增加税额。雍正帝即位后,将固定下来的丁银,分摊到田亩中征收,不再以人丁为对象征税。具体做法是将各省原来应该缴纳的丁银,分摊到各州县,地税一两分摊若干丁银,称“地丁制”。同时班匠银、市丁银等其他赋税也分摊到田亩中征收。至此,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赋税改革完成。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丁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6 . 从1985年到1991年,根据各种情况变化,我国对税率进行了多次小范围的调整,先后调低了83种进口商品的税率,调高了14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新时期我国关税政策调整的突出特点是
A.独立化自主化B.服务于改革开放
C.规范化法制化D.服务于经济发展
7 . 曹操对两汉以来的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创立了租调制,革除了两汉税法中的算赋、口赋(征收货币)等人头税,改为以户为单位征实物税,田租也由比例税改为定额制,税赋形式更为简化。曹操的税赋改革
A.折射了自然经济强化的现实B.解决因战乱带来的财政困境
C.加剧了自耕农经济解体趋势D.为九品中正制实施打下基础
8 . 有学者认为,汉代实行的编户齐民制度,是统一编户的,该制度使民不再分公、私,人不再分国、野,民达到“齐”。但编户之民,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都是不平等的。这一户籍制度的推行
A.强化了等级制度对齐民的约束B.使国人和野人实现了政治平等
C.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经济秩序D.逐步摆脱了井田制的残余影响
9 . 北宋时期,统治者推行募兵制的主要用意在于把一些可能反叛的潜在力量转变为维护现政权的力量,但是“大农弃田避征役,小农挈家就兵籍”。这说明
A.养兵加重国家财政负担B.募兵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C.北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D.募兵制影响了农业发展
2021-12-03更新 | 40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鞭法前后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后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税上加税、持续攀升。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推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摘编自张学博《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任意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