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1861年,清廷一年的关税总收入为白银496万两,只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9%。1894年,清廷的关税岁入竟达2290万两白银,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清朝续文献通考》也曾记载,“近来岁入之项,转以厘金、洋税(海关税)为大宗”。这客观上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     
A.对外贸易入超发生逆转B.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
C.民族资本企业发展迅速D.关税主权收回进程加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赋税,合几千年的历史观之,以最大多数的农民所负担的田税、军赋、力役为基本,随时代变化而成为种种形式;自此以外的税,最初无有,后来逐渐发生,逐渐扩张。下边结构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税民资”②募役法③“科差”B.①租调制②“科差”③“金花银”
C.①租庸调制②更卒、戍卒③地丁银D.①租调制②“金花银”③摊丁入亩
3 . 对宋代的“不抑兼并”,有人评价道:“今国与民俱贫,而官独富。财货不在民又不在官,或在权臣,或在贵戚近幸,或在强藩大将。上则府库殚乏,下则民力穷悴。”由此可见,“不抑兼并”(     
A.不利于国富民强与社会稳定B.为农民自由流动提供了保障
C.保证了农民充裕的生产时间D.导致了货币地租的普遍实行
2023-07-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时期,中国人口出现过多次大幅度增长。在1734年(雍正十二年)时,国内总人口共计有2735.5462万,到了1741年(清乾隆六年)时总人口数量就攀升至14341.1559万,到了1795年(乾隆六十年)时,全国总人口达到了29696.8968万,而到了1834年(道光十四年)时,全国人口总数就达到了40100.8574万。

——《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

材料二

材料三   20218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提倡适龄婚育,优生婚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20234月,江苏海安市《关于落实三孩政策及配套生育支持措施若干政策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提出,本市户籍,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对每孩每月分别发放200元、4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居民购买商品房,凭出生医学证明或户口簿,在市场价的基础上,对二孩家庭、三孩家庭继续给予400元/㎡、600元/㎡的优惠。

——摘自中新经纬2023420日(海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期后清朝人口大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认为那些因素导致了50—80年代初中国人口的急速膨胀?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当今我国鼓励生育的意义。
2023-07-14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分成制地租是租地农民同土地出租者按比例共分土地收获物的缴租制度。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定额租制是租佃农民按期向地主交纳固定数量的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在清代,定额租在地租形态中逐步占支配地位。据此可推断定额租制下(     
A.农民的生产独立性与积极性稍大B.人地矛盾得以缓解
C.利于消除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冲突D.农民负担大大减轻
6 . 下表是近代部分年份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现象(     
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
单位:1关两合美元
年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指数
19000.7598.7
19050.7396.1
19100.6686.8
19150.6281.6
注:以1926为100
A.阻断了对外国工业设备的进口B.缓解了中国政府的外债压力
C.削减了关税对外贸的不利作用D.反映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7 . 从1928年7月至12月的半年时间内,南京政府与美国、挪威、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签订关税条约,其中皆有承认中国关税自主的条款。南京政府遂于1928年12月7日公布海关进口税则,自1929年2月1日起施行。此举(     
A.是政府应对时局的权宜之计B.表明新政府获得民众支持
C.扭转中国外贸长期不利局面D.旨在巩固国民政府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古代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农耕经济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隋朝曾有“民有五十,免役收庸”的规定。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租庸调制。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下图为唐岭南道广州怀集县的庸调银饼,此文物可以说明(     
   
A.该地区在国家赋税征收中的地位B.该地区农民的生产时间无法保证
C.实物地租已经被货币地租所取代D.该地区农民可用绢或布替代徭役
9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关税税率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类别税率(%)主要商品
必需品免税农作物种子、书籍、科学仪器等
5农药、飞机、机车等
7.5原油、发电机等
需用品25小麦、缝纫机、马口铁等
35燃料、麻、木材等
非必需品50豆类、咖啡、收音机
70糖、蚕茧、风灯等
100茶、饮料、海产品等
150燕窝、巧克力、衣饰等

——摘编自杨圣明《中国关税制度改革》

A.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B.建立贸易壁垒保护市场
C.关税制度发展较为完善D.国际政治局势有所缓和
2023-04-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多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赋税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朝代制度特点
田赋、人头税、徭役泰半之赋
编户制度舍地而税人
魏晋租调制与均田制配合
唐朝初期租庸调制纳庸代役
晚期两税法财产税为主;量出为入;简化名目,扩大收税对象
募役法官府募人代役
一条鞭法简化名目;用银两收税
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材料二   营改增一般指营业税改增值税。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从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目的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减轻企业赋税,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服务业尤其是科技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升级、培育新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值税采取即征即退的形式,即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后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其实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免税和减税。营改增在全国的推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自2016年5月1日起,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摘编自百度词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演变趋势,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营改增赋税制度改革的进步性,并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