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卫所手工业是明朝地方手工业中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明前期“各处承造军器合用物料,系军卫者,军卫自办”;明中期以后,部分内陆卫所则出现了“每年每人征工食银五两”的筹备方式。这一变化(       
A.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技术B.顺应了赋役改革的需要
C.加强了政府对工匠的人身控制D.确保了军备产品的质量
2024-01-02更新 | 45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在税收分配制度中采取了“两税三分”的原则,即中央派十余名特使分赴各州核定各州两税定额,再将定额划分为上供、送使(节度使留用)、留州三分。这一举措(     
A.解决了安史之乱遗留问题B.加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C.建立了新的国家预算体系D.增强了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2023-12-31更新 | 29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12月份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021·山东济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A.客观上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推动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
2023-12-25更新 | 16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4 . 【社会发展与赋税制度】

材料一   对夏、商、西周三代的赋税制度作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后发现:三代以农立国……井田制下,以地籍定户籍,土地税成为国家赋税收入的主体……自商代始,井田制出现,藉田以力,以力代赋成为新的主要的赋税征收方式……《左传》成公十三年载刘子言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费开支不小,从商代始,实行兵农合一制度。因而,赋税征收中租赋与军赋并举……赋税征课,据孟子所说均为什一税率。“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正如马克思所指的:“象亚洲那样,国家既作为土地所有者,同时,又作为主权者而同直接生产者相对立,那末,地租和赋税就会合为一体。”

——傅文《从贡、助、彻看夏、商、西周的赋税制度》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方式侵入我国经济的各个角落。这一时期,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尚处于发展中,经济畸形发展,田赋仍然是赋税的主要内容,但是出现了关税、盐税等新的内容。辛亥革命的出现,给中国封建制度一个沉重的打击。北洋政府时期,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出现了“民族工业的春天”。商业税收也被纳入了赋税收入中,并且占有一定的比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结束了北洋政府割据的局面。政府对赋税制度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抗战期间,大片领地沦为日寇的占领区,主权无法恢复,大量的赋税收入被侵略者掠夺。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又陷入三年的内战之争,战争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创伤。

——赵永文《中国近代赋税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西周三代赋税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赋税收入的主要构成,并分析近代赋税制度产生的背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针对地方隐匿耕地数字、私占人口的行为,推行“度田”即令地方丈量耕地、核实户口,但未能严格执行,其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遭到破坏B.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
C.地方官僚督办不力D.建国基础是豪强地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为唐宋税收与货币情况比较。这折射出宋朝熙宁时期(     )

户数(万户)平均亩数(亿亩)岁入粟岁入布绢绵税钱(万贯)间接税(万贯)估算总计(万贯)
实物(万石)折算额(万贯)实物(万匹)折算额(万贯)
天宝年间8906.442500800270013502002170
熙宁十年1424.54.62-6.661788.71252.1267133.6564.64248.46198.7
A.农民负担日益沉重B.货币地租的盛行
C.土地兼并现象突出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前期,因官户或生员享有赋税减免特权,常有农民将田产挂靠于同姓官户、生员名下,每到纳税之时,将应缴钱粮交予官户、生员,交给官户、生员的钱粮往往多于应缴总额。生监包揽同姓钱粮以为己粮。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土地兼并问题愈加严重B.政府赋税征收模式需要调整
C.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激化D.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减弱
2023-12-05更新 | 371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8 . 一条鞭法实行后,一些地区曾出现“视田如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的现象。这反映了一条鞭法(     
A.计亩征银, 刺激了商品经济发展B.一概征银, 消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C.摊丁入亩,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赋役征银,根本上改变了重农抑商的观念
2023-11-25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表明中国古代赋税的演变趋势是(     

时期

赋税制度

内容

北魏

租调徭役

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乘二十石

隋至唐中期

租庸调制

凡丁岁役二句,无事则收其庸

唐中后期

两税法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人身束缚逐渐减弱B.农民负担不断减轻
C.土地兼并愈发严重D.政府赋税剥削沉重
2023-11-21更新 | 573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不征关税。《汉书》载:“(汉武帝)太初四年冬,徙弘农都尉治武关,税出入者,以给关吏卒食。”武帝以后,内地关税的征收范围不断扩大,且税率不断升高。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路贸易经河西走廊,直通中亚和西亚。海路贸易也兴起了,番禺是当时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在边境的进出口要道,汉代都设关管理对外贸易征税。

——摘编自祝凤梧《中国古代关税漫谈》

材料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其手段有:一是设立通商口岸;二是降低关税。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进口关税降无可降。清政府也需要稳固的财政收入,关税是维护清政府运转和及时足额赔款的保障,因而,在经过前期关税和船钞的大幅下降之后,晚清后期,关税制度特别是关税税率、船钞等变化不大。而《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为提高清政府对巨额外债的偿付能力,西方列强主动提出将关税税率提高到“值百抽五”的水平。

——摘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关税征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关税变迁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