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对下图所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关系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历代户籍制度只有创新没有继承B.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C.户籍和赋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D.元朝时期的地税完全取代了丁税
2022-11-17更新 | 200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练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吐鲁番发现的大量唐代户籍资料,格式与内地一致。如表为开元四年(716年)西州柳中县高宁乡江义宣一户的户籍残卷摘编,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均田制在边疆地区得到推行       ②开元时期依然存在贫困现象
③开元年间,官府授田严重不足   ④两税法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06-18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后案)
3 . 如图是1928—1936年间中国海关税收总额变化表。对图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东北易帜推动关税收入增加B.中国关税斗争取得胜利
C.日本侵华导致税额持续下降D.税额受到内外局势影响
4 . 在吐鲁番发现的大量唐代户籍资料,格式与内地一致。下表为开元四年(716年)西州柳中县高宁乡江义宣一户的户籍残卷摘编:
户主   江义宣       年二十二岁   白丁   亲侍   下中户   课户不输
母张                    年四十一岁   丁寡
弟义珍                 年十五岁       小男
妹寿持                 年十五岁       小女
叔母俎渠             年五十七岁   丁寡   笃疾   两目盲
应受田九十一亩   一十三亩八十步已受   七十七亩半四十步未受
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①均田制在边疆地区得到推行   ②开元时期依然存在贫困现象
③开元年间,官府授田严重不足   ④两税法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下表,选项中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平均年增长率(%)
1870—1890年
国内生产商品(农业产品、手工制造业产品、近代化工业品、矿冶业产品)0.32
进口洋货3.53

A.国内生产商品增长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B.进口洋货商品增长是由于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进口洋货商品增长迅速说明列强已完全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国内市场商品量的变化表明关税主权丧失便利列强倾销商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下表是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若干重大举措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举措内容解读
租庸调制庸指的是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以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并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两税法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逐步向以人丁为主转变
一条鞭法赋役合一、一概折银,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反映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 . 以下是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表中材料解读正确、全面的是(  )
年份纳税户数中央赋税收入
大历十四年
(779年)
120万户1200万贯
(包括盐利)
建中元年
(780年)
310万户1350万贯
(不包括盐利)

A.由于人口大幅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
D.纳税面扩大,虽税额、税种不增加,但国家收入增加
8 . 如图是湖南出土的古洞庭郡里耶秦简户籍簿。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人名。下列对该秦简解读较合理的是

①秦朝赋役管理比较严格   ②秦朝地方基层机构是“里”
③侧面反映秦朝文字统一   ④男户主需缴税,女子不用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③
9 . 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

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
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
2017-06-14更新 | 516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练习-【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
年代田赋工商税(含盐税、厘金、关税等)
数额(单位:元)百分比数额(单位:元)百分比
1842年42,293,2827613,030,58924
1885年49,829,4234853,405,20152
1890年51,999,6754466,323,10056
1903年57,269,1943892,143,42262
1911年74,076,07327202,723,65873
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
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
2016-05-26更新 | 417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