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下表为236年,孙吴政权对租种国有土地的农民赋税征收政策调整简表.这一调整可用来说明当时(     

调整前

调整后

熟田征收

亩征米4.56,70钱

亩征米4斗,80钱

旱田征收

由征布6.6寸,37钱

全免

将钱、布折算成米的缴纳标准

政府有统一标准1斗

米=2尺布=160钱

按市场价浮动折纳,缴纳地点或日期不同,折纳标准不同

当时农民将钱、布折成米缴纳赋税的现象相当普遍

A.百姓负担得到明显减轻B.社会经济活力有所增强
C.货币经济冲击国家财政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完全货币形式征收赋税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3-03-08更新 | 143次组卷 | 100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代赋役改革最主要的特征是“一概征银”。这是中国徭役制度由力役向货币替代转变的一次重大变革,使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从人身依赖关系向物的依赖关系转化。这一转化有利于当时(     
A.农民彻底摆脱对土地的束缚B.劳动力市场和商人群体的形成
C.君主专制制度逐渐走向崩溃D.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彻底分离
4 .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嗣后各口秤货之大秤、兑银之砝码、量物之丈尺均须按粤海关向用之式。”到1858年,海关征税计量单位除了17种中式计量单位外,还出现了3种英制计量单位。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关税自主权完全丧失B.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C.国内市场已实现统一D.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扩大
2023-01-1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描述了清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变化。这一变化(     
时期内容
清朝初期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
康熙年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A.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的问题
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造成了农村大量隐瞒人口现象的发生
2022-11-10更新 | 272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厘金制度一直被视为晚清地方政府剥削商户,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恶税。但据雍前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内陆地区的厘金扩大了本土棉布市场,并非恶税;沿海地区的厘金却成为洋布竞销的帮凶。对厘金认识的变化说明史学研究(     
A.受学者主观感受影响较大B.已有的结论被新史料推翻
C.取决于区域研究发展水平D.随着视野拓宽而更趋全面
7 .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提高商品关税税率;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的竞争”。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收回关税自主权B.中国海关关税自主化的努力与实现
C.关税自主极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D.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了绝对胜利
2022-11-01更新 | 334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1届高三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8 . 明中期以前,地主常要求佃农承担差役,遇灾不免租,缴纳一笔抵押金,甚至礼钱。明后期,各地佃户采取“抗租”“霸田”等形式与地主斗争,还出现了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等记载。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租地农民数量减少
C.弃农经商现象普遍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9 . 占田制是西晋颁行的土地、赋税制度。它明确规定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上述规定有利于
A.减轻百姓赋税负担B.维护门阀士族特权
C.防止官员腐败现象D.遏制土地兼并趋势
2022-02-09更新 | 5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唐中期)国家置两税以来,天下之财,限为三品:一日上供(中央);二日留使(节度、观察使);三日留州……州府两税(钱)物解斗,每年各有定额,征科之日,皆申省司(中央机构)。”据此可知,该财政体制
A.改变了战国以来的征税标准B.加剧了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2022-01-05更新 | 33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专家联测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