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某一赋税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量出制入;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但丁额不废;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照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两税户以户等纳钱,以田亩纳米粟。此改革(     
A.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B.不利于国家的财政收入
C.适应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3-11-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下列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铸刑书  “相生相胜”   双镰铁范
质库   “四监司”   台谏合一
六科     卫所     金花银
税民资         《九章算术》
A.②①④③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2024-01-0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3 . 清初,政府确立了以单纯的人丁编审为核心的户籍管理制度。乾隆三十七年(1772),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政策的调整B.赋役制度的发展变革
C.统治者强化基层的治理D.高产作物的种植导致人口增长
2024-01-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4 . 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光绪年间,“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中叶到光绪时期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土地税始终高于工商税
C.农民的流动性逐步加强
D.统治危机加剧民族危机
5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沉重的徭役B.沉重的赋税C.水旱灾害D.农业技术的落后
6 . 关于“匠户”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便利统治者征调各类工匠       ②严重束缚劳动者的创造性
③该制度下,匠户无人身自由   ④该制度下,匠户子孙可以脱籍改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16-11-18更新 | 8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乐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7 . 清代官方文书记载:雍正年间,江苏某地查出隐漏田亩十六万亩,官方追回六万亩;广东一向没有土地调查资料, “田亩之欺隐颇多,富户之悭吝更甚”;台湾一般现象则是“种百亩之地,不过报数亩之田”官方之所以会有这些记载,最可能的原因是
A.鼓励农业生产
B.关心粮食供应
C.重视政府税收
D.促进边地开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