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宗羲将历史上赋役制度存在的弊端概括为“三害”。第一是“积累莫返之害”,即赋役制度每经过一次变革,都导致赋役的一步步加重,一直到积重难返的程度;第二是“所税非所出之害”,即田赋由征实物改为征银钱,而银钱又非农业之所出,在商人的中间盘剥之下,必然加重纳税者的负担;第三是“田土无等第之害”,即不分土地的肥瘠,按同一标准征收赋税,导致赋税负担不均。其中第一“害”——“积累莫返之害”,揭示了农民赋役负担变动的规律。数千年来,每进行一次赋役制度改革,就催生出一批新的杂派,而民户赋税负担也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归并式改革中一步一步地沉重起来。现代史家将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

——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等整理


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鞭法前后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后得以整编简化,但随后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税上加税、持续攀升。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推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摘编自张学博《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任意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