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面对黑死病造成的史无前例、惨绝人寰的恐怖景象,许多编年史家已无力准确描述他们所目睹的修状。他们更愿意赞同意大利作家乔瓦尼·薄伽丘《十日谈》第一部中对黑死病造成的惨状进行的细致,生动的描写。由此可见,《十日谈》
A.真实再现了黑死病肆虐的历史B.成为意大利编年史的重要史料
C.是研究欧洲疫病史的珍贵文献D.全文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理念
2022-05-01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431一前404年,希腊世界最为强大的两个城邦一雅典与斯巴达一发生了战争。战争开始的第二年,一场大瘟疫侵袭了雅典。病症来势凶猛,病人发热,极度口渴,舌头和喉咙充血,身体皮肤的颜色红中泛灰,最后长出脓疤烂。各阶层的人都会得这种病,包括富人和穷人。医生们无能为力,他们自己也因此而死。瘟疫肆虐的时间很短,但死亡人数很多。可能至少有1/3到2/3的雅典人死亡,包括雅典著名的将军伯里克利。雅典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军队和优秀的统帅,而且导致自身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做出明智的战略决策。更可怕的是,瘟疫给雅典造成混乱无序的社会秩序及信仰和道德的沦丧,导致了人们的精神崩,使城市居民士气消沉,尤其是坏了海军的战斗カ,这就使雅典不能对斯巴达进行强有カ的打击。战争在拖延了27年后,到公元前404年以雅典战败告终。瘟疫还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直接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对雅典帝国的垮台有影响。而战争本身也极大地削弱了希腊城邦的力量,使得进入公元前4世纪之后的希腊诸邦面对北方马其顿王国的入侵时,毫无还手之力。

材料二 至于(公元前430年雅典爆发的)这场疫病的结束,(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用“突然”一词来形容。从现代医学及流行病学角度分析,雅典瘟疫之所以停止蔓延并最终消退,完全在于死亡直接导致城区相对空间内人口密度的降低;战争形势深入发展令雅典方出兵远征频度增多,客观上向外疏散了城区人口:火化病尸,直接减少了病体传染源对活着的人群继续传染的几率;染病痊愈者自身产生了抗体,形成免疫群体切断了瘟疫传染链等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两则材料摘编自何成刚主编《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经济与社会生活》专题六“医疗与公共卫生(二):古代西方的疫病与影响”


(1)阅读材料,概括公元前430年雅典瘟疫的特点以及对雅典社会的影响。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去年底至今年一季度蔓延世界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指出3条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提出3条各国政府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水平的建议。
2020-06-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统一考试复习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出现了新一轮鼠疫和饥荒。当局采取了严格的措施,一些病人被送到城外的房子或棚屋隔离起来,主要的还是封户进行隔离。受“预定论”思想影响,染疫病人自我隔离,避免给他人造成危险。枢密院颁布《条例集》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包括所有政府官员的监督问责机制,英国开始建立覆盖全国的防疫体系,但在各地成立常设专门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议却被束之高阁。同时还建立了以堂区为单位征收济疫税的新制度,使经费筹措变得世俗化和规范化。英国通过地方精英的广泛参与将国家权力渗透到基层社会。当伦敦大瘟疫消息传到西南边陲小镇泰特伯里时,当地立即召开居民大会,制定防疫条例和法规,禁止任何外来人口和货物进入。由于基层防控有力,鼠疫被限制在伦敦和其他少数城市,很少蔓延到广大乡村。

——摘编自向荣《第二次鼠疫大流行与意大利和英国的社会应对》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灾害频发,为进行有效的救灾工作,历代政府建立了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以掌握各地粮价及收集全国的气候信息,以预测和核实从各地收集到的粮价信息。

清朝政府改进了前代的信息收集系统,建立了全国性的粮价奏报系统和雨泽奏报系统。清朝的粮价和雨泽奏报有经常奏报和不规则奏报两种形式。经常奏报要经过州县到行省层层上报的一套程序。不规则奏报则没有固定的奏报人员、程序、时间和格式。对于各地奏报不及时或者奏报不实的官员,皇帝经常进行追查,有的被严加惩处,但没有专设机构或人员执行经常的查核工作,他不相信这样的机构,而是让信息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送上来,由皇帝自己来判断。

——摘编自李伯重《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应对疫情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对灾情与英国相比的不同之处及共同价值。
2022-05-08更新 | 216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人痘、牛痘三千多年来,天花一直是人类面临的疫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的一大祸患。在现代牛痘疫苗使用之前,传统社会普遍采用人痘接种。在印度,主持人痘接种的是以婆罗门种姓为主的接种员,他们被看作是天花女神的供奉者,是祭司和医生的结合体。他们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接种率大约为印度人口的21%,形成了“完整”的人痘预防模式。

1802年英国殖民者将爱德华.詹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模式作为“理性和科学的代表”及实施“文明教化”的手段引入印度。他们认为“作为政府的税收来源,这里的每一条生命,每年的价值可达八先令;将牛痘疫苗与空气一样,免费授予印度民众,这将增强英国统治的合法性,是英国人道主义和对印度人民仁爱的象征;因此无论从慈善还是金钱的角度来看,拯救印度人的生命都是值得的”。印度严格的等级界限与女接种员的缺乏、高温潮湿的环境及大部分印度人把牛痘接种视为“恶意的英国人与受到侵犯和破坏威胁的印度人及其神圣事业之间的冲突”,从而引起.民众对牛痘接种的自发抵制。1850年殖民当局将人痘接种定性为“谋杀性交易”。接受西式教育的印度新式知识精英及其影响下的媒体是西方医疗事业的坚定支持者。通过一段摘引自古代医神檀梵陀利的文献,以及一首以梵文书写在旧纸上、据说是被发现的关于牛痘接种的短诗,印度知识精英利用自身的威望和能力巧妙地提出了牛痘疫苗实际上是人痘疫苗的一种改良或变种,在接种牛痘疫苗时,也应该怀着崇敬、信仰和纯洁之心举行宗教仪式。与此同时殖民当局收编人痘接种员组成了牛痘接种队伍。在天花肆虐的背景下,在确保生命安全与坚守宗教和传统之间,牛痘疫苗得到了有利的推广。

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这一现象,提出各自观点

科技史视角牛痘疫苗接种在印度的推广对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社会史视角从印度民众对牛痘接种的反应,表现出在牛痘接种中,普通民众与精英的互动关系。
殖民史视角牛痘疫苗接种是西方殖民医学的典型代表,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工具。
全球史视角比较牛痘疫苗在欧美各国的传播和阻碍,凸显印度作为东方国家在疫苗传播方面的特殊性。

——王磊、申向洋《冲突与妥协:传统文化与英属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以上四个研究视角提供依据。这一话题是探索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切入点,说出你的看法。
2023-01-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清代灾疫与钱价】

历史上疫病往往与重大灾害一同出现,合称"灾疫"。清代实行白银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制度,灾疫发生扰乱了灾疫的正常货币流通秩序,使银钱兑价短时发生巨大波动。

材料一 道光年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前后长达八月余。灾疫发生后,开封城"银价骤减,每两易钱一千文,复减至八九百文,较平时几减至大半"。数日,即有钱储"乘危急之际,于市场一切高抬价值,倍于平时"。在货币白银化趋势下,政府救助以银,而民众日常多为小额铜币,便产生银钱货币使用上的二元矛盾。于是,官府采买救灾物资,皆尽量用钱支付。筹赈钱文多从外地运入,全国钱价变成围绕灾疫核心地呈由中心向边缘的高—低辐射状态分布,甚至对全国产生经济上的辐射作用。钱价上涨同时,当地物价也在上涨。恐慌之下的灾民开始哄抢生活物资。

——据胡岳峰《灾疫与钱价-货币史视角下的清代灾疫救助》整理

材料二 清代货币制度,银两和制钱不是主辅币关系,银两称重,制钱计数,实兑比率并不稳定。货币制度的缺陷和灾后正常的货币和商品流通秩序被打乱使钱商嗅到商机,他们通过左右银钱货币价格逐利。而政府为遏制钱贵,增加制钱供给从原理上看非常得当,但在实际操作中,又面临两难处境。携银兑钱赈济进一步推高灾疫地钱价。

——胡岳峰《灾疫与钱价——货币史视角下的清代灾疫敦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封灾疫后货币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试谈谈从清代灾疫救助的困境中获得的启示。
2021-05-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花是中国所认识的最古老疾病之一。16世纪下半叶,人痘接种开始在长江中下游施行;18世纪时,一位痘医声称:“中土高贵之家的子女80%都经过人痘接种”。这一时期,政府通过惠民药局等向贫民提供医疗帮助的传统最终消失,施方上的慈善家组织起施医局,给一方乡里提供药品和医疗照顾。中国人对隔离检疫缺乏兴趣,道学家宣称:当一个人冒着被传染的危险留下来照顾病人时,表现出来的道德力量会使疫气不敢近身。17-18世纪,天花对英国的侵袭程度增强。与腺鼠疫的长期斗争使英国人懂得检疫和隔离的价值,各地建立了用于隔离天花病人的传染病院。在理性化思潮的刺激下,一批具有社会良知的中产阶级涌现出来,由私人慈善组织资助的门诊医院和小诊所相继问世,致力于提升公共卫生水平。1760年以后,由君士坦丁堡传入的人疽接种技术在罗伯特萨顿的革新下变得更加简化、安全,得到广泛接受。18世纪90年代,杰出科学家爱德华居纳开始推介牛痘接种法,到19世纪早期超过10万英国人实施了接种落并通过广东传入中国,但到新中国成立前天花发病率仍高达200/10万。

——摘编自(美)肯尼思


(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英两国在应对天花时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相对于中国的有效应对措施,并简析其施行的历史背景。
(3)英国的应对方式对当代中国的流行病防治工作有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