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与疾疫抗争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能辨别出伤寒、疟疾、痒疥疾等传染病,抗击传染病的措施也已出现,进而以“制天命而用之”的昂扬精神,鼓舞民众防治疫病的信心。疫情发生后,本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历代政府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救灾措施。唐大和六年春,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流传疫疾,文宗责成地方官员亲自下乡送药,向老百姓传播防治疫病的知识。发生疫病后,历代政府均要求地方官吏必须及时如实上报灾情,并且对上报灾情的时间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

——摘编自邓铁涛《中国防疫史》等

材料二:1910年,中国东北爆发了规模庞大的鼠疫疫情,并蔓延至京畿重地。清政府任命伍连德博士统管东北各省防疫事宜。伍连德在东北设立防疫局及防疫机关——吉林防疫总局。总局外设31处地方防疫局,为处置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颁布了《检疫规则》,包括了疫情报告检验、疫区隔离与阻断交通、强制消毒、疫尸及秽物处理、防疫奖惩及善后措施等。清政府通过报刊等新兴媒体力量大力倡导居民食用干净食物、饮用卫生水源、定期消毒杀菌、保持环境洁净。1912年,清政府在沈阳召开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为此后的国际防疫合作奠定了基础。并颁布第一部全国性卫生防疫法规——《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至此,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初具雏形。当然从整体上看,清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受制于人才和财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为滞后。

——摘编自余新忠《中国近代防疫体系的制度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防治疫病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防疫措施相比,清末防疫体系有哪些不同,并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死病,又称鼠疫,是一种致命性极强的传染性疾病。1347年,鼠疫首先登陆西西里岛……至1350年,欧洲所有国家都笼罩在黑死病的魔影之中。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瘟疫复发且持续数年不等。疫情期间,不仅与患者说话或亲密接触会被感染,甚至接触患者触摸或使用过的物品,也会染上瘟疫。从地区危害程度来看,中南欧与西欧患病死亡率高,东欧则较低;城镇死亡率往往高于农村城镇内部,修道院往往是重灾区,僧侣集团死亡较多……由于人口大量死亡,西欧劳动力极度缺乏,雇工价格急剧攀升;同时人口锐减降低了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谷物价格下跤,农业生产愈发变得无利可图。为改变雇工与谷物价格的“双杀”窘境,一部分领主把庄园自营地以收取货币地租的形式租赁给农民耕种英国的一些领主看到养羊比种植谷物更加有利可圈,纷纷将农田改为牧场……历经瘟疫劫难,一部分有识之士逐渐抛弃了天主教会所倡导的禁欲主义,开始对生命价值做出重新肯定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在心理上开始注重自我存在的意义和追求现实生活的享乐。

——摘编自《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影响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   1918年春,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严重的流感爆发。据统计,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当时口约17亿人)……1919年流感消失时,它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条生命,超过了第一次四年的死亡人数。一战并不是导致此次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的海路交通和海上贸易可能促进了这种传染病的蔓延,疫情所到之处,人口大量死亡。这次流感也是一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没有额外的兵力再作战。

——摘编自《新全球史》下(杰里·本特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黑死病疫情的特点,分析黑死病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8年流感迅速蔓延并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的原因,你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类应如何防范和战胜流行性疾病?
2020-07-2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