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裴矩(548—627),隋唐时期名臣。裴矩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与闻政事,多历岁年,虽处危乱之中,未亏廉谨之节,美矣。然承望风旨,与时消息,使高昌入朝,伊吾献地,聚粮且末,师出玉门,关右骚然,颇亦矩之由也。

——摘编自[唐]魏征等《隋书》

材料二裴矩,其奸足以亡隋,其知反以佐唐,何哉?惟奸人多才能,与时而成败也。妖禽孽狐,当昼则伏自如,得夜乃为之祥。

——摘自[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

材料三(隋炀帝统治时期)西域诸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送迎,靡费以万万计,令中国疲弊以至于亡,皆(裴)矩之唱导也。

——摘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指出材料一、二、三评价裴矩的角度。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人对裴矩的态度及成因。
22-23高二上·河南平顶山·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曾任国联副秘书长的华尔脱斯指出:“既然每个签字国都是自己行动的唯一判断者,既然它们当中的两个最大的国家(英美)对这个字眼作了广泛的解释,那么就《非战公约》而论,采取军事行动的道路还是敞开着的。”其认识表明《非战公约》(     
A.阻止了现代战争的爆发B.实际维护和平作用有限
C.只体现某些大国的利益D.尊重了各国的独立主权
2023-02-14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22-23高三上·广东揭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18年12月,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的政府首脑艾伯特在勃兰登堡门欢迎战后归国的德国部队时说:“任何敌人都不曾打败你们……你们保卫了祖国,使它免受敌人的侵略。”这表明(     
A.德国对《凡尔赛和约》不满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
C.德国在一战中未严重受损D.法西斯势力得到新政府的支持
2023-02-13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7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023·福建泉州·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09年,威廉姆·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大学的组织原则是:“寂寞与自由成为高等学术机构范围内起支配作用的原则”。蔡元培曾留学德国多年,对新人文主义的洪堡式大学推崇备至。1917年,蔡元培担任危难之中的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一是改变学生的观念,要求他们以求学术为天职;二是广延“终身研究学问者为师”;三是突出文、理二科;四是确立学术自由原则;五是改学年制为选科制,任学生自由择课择师;六是改革讲义制度,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研究;七是倡立学生自治会;八是实行“教授治校”;九是开男女同校之先河。这些改革,使北京大学变成了一所生机勃勃的现代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其办学模式和思想迅速为其他大学所效法,影响很快波及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界。

——摘编自周川《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教育改革的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蔡元培教育改革的因素。
2023-02-12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中国近代史(非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2023·福建泉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367年,朱元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口号,北伐元朝。之后,他又在登基诏书中称“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这体现了朱元璋意在(     
A.倡导蒙汉民族平等B.恢复封建专制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信仰D.彰显政权的正统性
2023-02-12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选择题)-学易金卷 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 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6~1950年杜鲁门执政期间,美联储实行削减军费、紧缩银根的政策,美国失业率由1948年的3.8%上升到1949年的5.9%,股市体现出熊市局面。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迅速命令美军介入,并再次通过扩大战争需求的刺激法案。美国经济出现了“战争景气”。由此可知,美国迅速介入朝鲜战争(     
A.原因之一是克服国内经济危机B.企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
C.有力维护了雅尔塔体系的稳定D.目的在与苏联争夺东北亚霸权
2023-02-09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2月质监)历史试题
7 .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
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
2023-02-09更新 | 612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2月质监)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佑(735812年),是唐代中期著名的史学家。杜佑年轻时见到了开元盛世,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他的一生主要活动在安史叛乱以后唐帝国由盛开始走下坡路时期。这一时期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唐代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和激化,使得如杜佑一类的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开始焦虑竭思,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唐帝国的颓势。杜佑编撰《通典》的目的在于使天下学者、士人读后有所启迪,使他们能知天下事实,通达人间情理,与帝王一起共同来关心国家的命运。杜佑往往从典章制度的变化发展中来窥视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步步进化。他强调人类社会是在一刻不定地变化,并在这些变化中不断地前进。作为唐代中期的一位名儒,杜佑对经书颇有研究,对经书的言论十分信赖。然而,他对儒家经书并不盲从,而是勇于疑古,善于求是。他认为“历代众贤著论,多陈紊失之弊”。在《旧唐书.杜佑传》中宪宗评论社佑曰:“为政惠人,审群黎利病之要。”

——摘编自章见、郭伟《杜佑史学思想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佑的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佑史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2023-02-09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下·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96年后,中俄哈吉塔(2001年增加乌兹别克斯坦)五国首脑会晤取得诸多成果,部分成果如表所示。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时间地点成果
1996年4月中国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
1997年4月俄罗斯莫斯科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1998年7月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
发表《阿拉木图声明》,五国愿“扩大和加强多边合作”,“研究确保中亚和
整个亚洲大陆安全和扩大合作问题”
2001年6月中国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
上海公约》
A.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强化了成员国的同盟关系
C.反映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D.促进了多极化趋势的兴起
2023-02-08更新 | 365次组卷 | 6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一单元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22-23高二上·江西赣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至今遗存的罗马各类古桥共有60座,其中的“米尔文桥”约建于公元前100年,共7跨,跨径自15.6-24.1米,总长126米。二战中,此桥曾3次通过坦克纵队,其变形比1930年前后修建的钢筋混凝土桥还小。这反映了(     
A.古罗马高超的建造技术B.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C.古罗马桥梁建筑的宏伟D.交通发展对战争的影响
2023-02-08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经济篇命题情境13建筑-【小切口大历史】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情境分类强化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