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太宗曾对臣下说:“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据此可知,唐太宗(     
A.宽减赋役,藏富于民B.鼓励进言,虚怀纳谏
C.发展科举,广纳俊才D.增设宰相,集思广益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7年年初,青年学生李平心受国民革命感染,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七七事变后,李平心先后编写出版了《抗敌战略论《民族统一战线论》《战时的青年运动及青年工作》等著作。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动员下,李平心在中华职业补习学校(俗称“上海抗大”)举办哲学讲座,深受进步青年的欢迎。面对国民政府对陕甘宁边区实行武装封锁并发动皖南事变的行径,李平心在《民族公论》上海周报》等刊物上发文予以揭露和抨击。抗战胜利后,李平心参与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建工作,并发表文章和公开演说,严厉抨击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的一些知识分子,企图在革命与反革命、民主与独裁之间搞折中,李平心发表《论“第三方面”与民主运动》,批评中间路线的幼稚和糊涂,呼吁广大人民为争取一个光明、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而奋斗。

——摘编自刘迪《礼赞大师李平心: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思考》


(1)概括李平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的贡献,并指出这些贡献体现的时代主题。
(2)简析李平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原因。
2022-10-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蕲州遭逢大疫,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

——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
2022-06-16更新 | 463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第一学2024届高三1月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入关后,在沿用明制的基础上,对官缺制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后,还通过开科取士和“博学鸿词科”,以及增设通政使司、大理寺、鸿胪寺、国子监和钦天监等部门来吸纳汉族官员。此外,清朝还特设理藩院,分全国为18个行省,每省设巡抚一人,其中直隶、四川设总督而无巡抚,二省或三省设总督一人,而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专设巡抚。清朝初期,在东北地区分设三将军等官,管辖八旗人丁和少数民族。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立奉天府为管辖东北汉人的最高民政机构。为了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统治者们设置了一系列的国家机构,创造性地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配置,并制定符合自己需要的军队体系,使整个国家各个机构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转。

——摘编自盛晴《清朝入关前后军政体系改革的研究》


(1)概括清朝入关后官制改革的措施。
(2)简析清朝入关后官制改革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沈括的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研究,被认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宋史●沈括传》载:“(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如他的《南郊式》,修改、简化了皇帝的“郊祭”仪式,节约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他也曾学医、行医,成功地救治过重病病人,并著有医书《别次伤寒》等;沈括还多次到宋辽边境巡视,根据边界政治、地理形势制作立体地图模型进呈给宋神宗,以期皇帝能够对边境情势做到心中有数。在沈括的诸多科学工作中,他对计量的贡献引人注目,而这一点常为当代学者所忽略。日本著名数学史家三上义夫认为:“沈括这样的人物,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国出了这样一个。我把沈括称作中国数学家的模范人物或理想人物,是很恰当的。”

——摘编自章梓良、邵红能《科学全才一沈括》


(1)根据材料,概括沈括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沈括身上体现的精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一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萨达姆选择在1990年8月2日入侵科成特并将其吞并,具有明显的冷战向后冷战转型的时代烙印。当时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点都投向发生剧变或具有剧变潜质的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西方国家应接不暇之际,增强其自身国家实力以求得自保便成为伊拉克的重要选择:一方面,美国出于遏制伊朗革命输出而对伊拉克提供各种间接支持,但对其并不信任;另一方面,通过入侵科成特,萨达姆可以消除许多两伊战争的残留债务,控制科威特的石油与石油生产设施.并恐吓其邻国.尤其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当时与苏东集团的关系友好,与阿拉伯世界整体上保持着合作关系。并以抵抗伊朗的功臣自居,海湾地区的君主国不得不暂且容忍其地区霸权行为。

美国利用苏联从中东的战略收缩、国际社会对伊拉克侵略行径的普遍谴责,获得联合国授权,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1991 年2月27日,美国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海湾战争深刻改变了世界的局势。

——摘编自钮松《海湾战争与欧洲冷战的结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湾战争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海湾战争在地面作战时,以美军为核心的多国部队在进入前几天实施隐蔽的向西机动,绕过伊拉克军队防御正面,直插伊拉克军队后方。多国部队形成绝对优势兵力,为确保一举突破伊军防线,采取了迂回、包围、渗透、突破和正面进攻相结合的战法。美军在地面作战中不刻板的规定完成任务的具体办法,美军指挥员能根据战场情况变化,迅速做出新的改变,坦克兵、通信兵、防化兵配合步兵也可以随时调整。美第18空降军在进攻的头一天即推进280公里,担任主攻的第7军也在第一天就深入伊境达30公里,多国部队迅速将伊军一分为二,并分别包围,使伊军陷入绝境,只好投降。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高技术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作战指挥体制近乎“网络化”,运用陆、海、空、电磁等多维空间的多元性信息指挥。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是必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的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摘编自李成刚《冷战结束后的局部战争一海湾战争》


(1)简要概括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地面作战的特点。
(2)分祈说明海湾战争的影响。
2021-10-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太后(42-490年)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渀的皇后,去世后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冯太后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她本来出身显赫,其叔、伯父皆朝中高官。但在她幼年时,父亲冯朗因受株连,被太武帝下令诛杀,身份一下成了罪臣之女,她成了地位低下的婢女。但天资聪颖的冯氏并没有就此被埋没,文成帝拓跋登基不久,冯氏迎来了第一个转机,被选中做了贵人。后来她在宫廷斗争中打败北魏皇帝献文帝拓跋弘,并最终从幕后走向前台,两次朝称制,主政二十余年。在地当政期间,北魏汉化进程大大加快。作为一个杰出的女政治家,地重用汉族士人,实行了有利于鲜卑民族发展的风俗改革,进行体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政治、證济改革,大大提高了北魏国力,并使北魏国力在她的接班人孝文帝拓跋宏时期达到皇。而她精心培养的孝文帝更是历史上少见的杰出君主。

——摘编自黄英《试论北魏冯太后》


(1)分析冯太后能够临朝称制的原因。
(2)概括冯太后个人的品质。
2021-10-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西方财政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无疑有助于该时期税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鉴于孙中山在国民党中的崇高地位,南京政府至少在表面上必须奉民生主义为治国的经济纲领。而民生主义的精就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这两者都涉及税制改革。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经过多方筹划,终于决定自193111日起,裁撤厘金。为弥补损失,财政部仿照西方国家成例,就国内工业产品开征货物统税。19305月,南京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关税协定》,国民政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基本上取得了关税自主权。关税自主后,南京国民政府对进出口税则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南京政府对税制改革的重视,激发了学术界探讨税制改革问题的热情;学术界在税收领域里的研究,不少是围绕官方在税制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以展开的。

——摘编自夏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


(1)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原因。
(2)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影响。
2021-10-2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2届高三10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樵(1104-1162)早年曾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宋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心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深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经过数年的艰苦劳动,初步写出了这部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他认为“农圃人”只能认识田野里的植物,但不明诗书之旨;“儒生”通诗书之旨,却是不认识田野里的东西,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在治学上,郑樵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不能只是一味因袭前人的说法而毫无创新。郑樵的史学思想多数通过史学批评表述出来。《总序》开篇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洲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郑樵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学术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说自己的批评是为了“开学者见识之门户”,是要打破当时学术界中“经既苟且,史又荒唐”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郑樵学术成就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樵的学术贡献。
2021-05-18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