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召开六次恳谈会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多数人主张南进,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南进的目的是为了抢夺南方的丰富资源,也是为了切断英美援华的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1941年大本营陆军海军部又作出《对南方施策纲要》,认为只有欧美国家对日禁运威胁到日本生存等情况发生时,才能对南方实施武力。1940923日,日本军队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926日,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为了南进,日本又于27日与德、意缔结同盟条约,以德制美,共同对付英美:另一方面,又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稳定苏联。1941年,日本决定继续南进。美国立即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194112月,日本决定偷袭珍珠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采取南进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日冲突的实质及后果。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范文澜(1893-1969年),浙江绍兴人,自小精读四书五经等古典著作,大学期间接受了严格的国学研究训练。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对范文澜的触动很深,开始由不问世事的学者转变为革命者,把个人的学术生涯逐渐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在革命活动中,范文澜深入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在长期关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史学研究。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指出中国的历史是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男女劳动人民长期共同创造的成果。他肯定了劳动人民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提出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范文澜运用阶级斗争学说分析历史事件,同时他又反对阶级斗争理论的教条化。

——摘编自林绪武《范文澜中国通史研究的风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范文澜如何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文澜在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方面的贡献。

3 . 材料   在二战亚太战场研究领域,英国威廉·斯利姆的这本《反败为胜》早已闻名,甚至是深入了解二战印缅战场的必读之书。1942年,日军占领仰光,盟军节节败退。斯利姆抵达缅甸时,面对的便是如此灾难性的开局。无奈之下,斯利姆率领被打垮的军队进行了大撤退。逆境中,斯利姆在几乎没有任何欧洲支援的情况下,恢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并联合中国远征军与美军绝地反击。从伊洛瓦底江到密铁拉,再到夺取仰光,一系列精彩的反攻战无不彰显他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英、中、美、缅、印五国人民联手抗日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

二战将领回忆录并不算稀有。无论是轴心国还是同盟国,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太战场。参与过二战的将领撰写的回忆录比比皆是。但威廉·斯利姆的《反败为胜》能够成为众多将领中的一匹黑马,长期备受该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与许多将领不同,他很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给出了他的成功秘诀,这些秘诀在很多生活的其他领域都有用。

——摘编自2021年第274期《国家人文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反败为胜》这本书被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作战争回忆录应具备的条件。
2022-04-1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天爵(12941352年),24岁经科举走上仕途,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在30多年的宦海生涯中,苏天爵因在监察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誉为“苏青天”“元代包公”。133111月,苏天爵由翰林修撰升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这是他首任监察官,在三四个月时间里,数百起错案、冤案得以纠正,许多无辜百姓获释。1349年任大都路总管,不久再任两浙都转运使,整治得法,八十万锭课钞如期收齐。1352年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带兵平定了饶、信一带地方。苏天爵治学既渊博而又有所侧重,擅长记载,曾著《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和《文类》七十卷。他写文章擅长叙事,平易温厚,自成一家。有诗稿七卷,文稿三十卷,其他作品有《松厅章疏》五卷和《春风亭笔记》二卷等。

——据宋濂、王神《元史·苏天爵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天爵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天爵取得成就的主要因素。
2022-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众多金融机构滥发纸币,严重扰乱金融市场。1906年初,户部银行成立不久,户部强调各地不能妨碍中央银行特权。清政府试图取缔官商行号所发钞票,然而发行机关大多阳奉阴违。19105月,度支部奏定《兑换纸币则例》,对大清银行纸币的种类、发行准备、发行数额、发行管理及发行税等做了具体规定。1911年,新的大清银行纸币开始印制。除纸币之外,清廷还统一银元的生产发行。

清政府多次颁令裁并地方造币厂局,并于1905年在天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钱总厂,作为户部的造币总厂。1909年,度支部奏设币制调查局,并派大清银行监督为币制顾问。1910年,清政府公布《币制则例》,规定各省大小银元、铜元一律停铸,新的国币银元专归造币总厂铸造。辛亥革命爆发后,币制改革基本停止。

——摘编自石涛《大清银行的货币发行与清末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币制改革。
2022-05-0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高三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民公认的国际友人。1928年,斯诺来到上海,作为记者,“9.18”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战线,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结识了宋庆龄和鲁迅,并接受鲁迅建议,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通过小说来向.

西方揭示中国的现实。193512月,“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斯诺夫妇进行了全程报道,为“一二·九”运动震动海外立下了功绩。19366月,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采访了毛主席等一大批红色中国的领导人,以此,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10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引起极大轰动。1938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真相。

1941年,斯诺回国多次劝说罗斯福总统应力促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共同抗击侵略……1970101日,埃德加·斯诺受毛泽东、周恩来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对美国发出了颇有深意的政治信号。1972215日,他在日内瓦病逝,他的部分骨灰葬在中国的未名湖畔。

——摘编自搜狐网《埃德加.斯诺在抗日战争中的传奇往事》


(1)根据材料,概括埃德加.斯诺在中国的活动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的贡献。
2022-04-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材料   曾有人说,蔡锷很“善变”。

比如他对袁世凯。1912112日,蔡锷在给黎元洪的电文中赞扬袁世凯“宏才伟略,群望所归”,但两周之后,因为袁世凯试图召开“国民会议”商讨有无君主体制可能的时候,蔡锷又称他为“袁贼”,准备兴兵讨伐。但等到袁世凯逼退清帝,承认中华民国,蔡锷又发电祝贺他“群望所归”。当然,更不要说他之后的反袁了。

还有对革命党人。蔡锷一直拒绝加入同盟会,但在辛亥革命期间,坚决支持同盟会,并且自己投身革命,促成云南独立。然而,在袁世凯被怀疑暗杀宋教仁之后,蔡锷却又坚决阻止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用兵,认为应该遵守《临时约法》,由参议院弹劾,而不是动不动就用武力解决。更不要说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蔡锷其实是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这样只会导致国家支离破碎,生灵涂炭。所以在江西、广东各省宣布独立后,云南都督蔡锷反而宣布中立。

——摘编自张玮:《历史的温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锷对袁世凯和革命党人的态度立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蔡锷所谓的“善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115日,希特勒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就军事扩张问题作了秘密报告。其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作会议记录,五天后又将原始记录整理成备忘录,史称“霍赫巴赫备忘录”。希特勒在会上强调,“德国的未来,将取决于能不能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罗马帝国和英帝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只能用粉碎抵抗和大量毛线来实现扩张”,德国的问题只能用武力解决。扩张的步骤是什么?根据他的发言和指令,可以概括成“先大陆、后海洋”的三部曲:首先建立一个囊括中欧的“大德意志”,主要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波兰的但泽走廊;其次打败法国,消灭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第三,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雄全球。在实施扩张的计划时“必须考虑到两个可恨的敌人:英国和法国,他们是不会容忍屹立于中欧的德国巨人的”。因此夺取捷、奥两国,也是为了排除对抗英法时的侧翼威胁。希特勒认为实施扩张的时间,“最迟在1943-1945年”,如果法国发生内讧或者卷入同另一个国家的战争,则必须提前行动。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霍斯巴赫备忘录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霍斯巴赫备忘录。
2022-04-20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定远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全真高考模拟检测(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靖(570649)唐初名将,军事家。隋末任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曾谋告发太原留守李渊有反隋意图。李渊入长安时被擒,李世民力敕得释,召为幕府。620年从世民攻王世充,621年,从赵郡王孝恭平定割据江陵的萧铣。后受命安抚岭南,得州96,户60余万。623年,以副元帅佐孝恭镇压江淮起义军。625年为行军总管,率兵击退进犯太原的突厥。太宗即位,李靖历任刑部、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629年与李绩分道出击东突厥,擒颉利可汗,北方安定,以功进封代国公,任尚书右仆射。634年主动请缨西征,任西海道大总管,次年平定吐谷浑。还朝后长期养病家居,不见宾客。637年改封卫国公。649年病逝,终年79岁。李靖一生战功赫赫,用兵灵活,著有《李靖兵法》,对兵学推陈出新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黄强《唐代开国名将李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靖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靖取得成就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材料   10253月,冯玉祥出任西北边防督办。他认为西北在国防上是“国之锁钥”,对于这样的国防要地,“我不自谋,人将起而谋我,届时噬脐无及,追悔已迟”……陕甘作为“西北革命发源重地”,理应大力建设。同年,冯玉祥着手订立开发西北计划,动员兵工种树修路,垦辟荒地,举办实业,开渠疏河,设立工厂和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273月,冯玉祥又召集陕甘两省专门人才、国联总部代表及相关人员,在临潼召开陕甘两省建设会议,共议决提案项50余条,内容涉及交通、水利、工厂、垦殖等,对开发交通筹划良多,制定了详细的办法。与此同时,他还积极推动社会移风易俗运动,倡导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废止缠足,鼓励女子接受学校教育。1930年,军阀之间爆发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下野,西北军彻底瓦解,西北开发运动夭折。

——摘编自王荣华《危机下的转机——国民政府时期西北经济开发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玉祥开发西北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玉祥开发西北的影响。
2022-04-16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