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该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①土地私有制确立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③土地兼并严重④小农经济的形成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 . 关于孙兴祖,《明史》记载“洪武三年,帅六卫卒从达出塞,次三不剌川,遇敌,力战死,年三十五。太祖悼惜之,追封燕山侯。”2014年,考古人员在河北境内发掘了一座明代的古墓,找到了一封朱元璋时期的完好无损的诏书,“洪武五年,燕山侯兴祖征沙漠黑龙江;八年,征大石崖;十三年,任燕山右护卫;二十三年,征以都宁夏回还。九月,老疾而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孙兴祖是明代人,生平因历史久远无可考
B.《明史》是正史,是研究孙兴祖的可靠史料
C.考古发现的诏书是研究孙兴祖生平的信史
D.《明史》和考古证实一定存在两个孙兴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关于秦国家治理的相关记载。
《过秦论》
(西汉贾谊)
《史记·秦始皇本纪》
(西汉司马迁)
《秦简》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
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秦王怀贪鄙之心……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毋毒鱼鳖……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
比较表格中材料,得出的认识是
A.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B.历史真伪需进行史料的考辨
C.历史解释带有强烈主观性色彩D.考古材料更能反映历史全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君书·农战》中记载∶"圣人明君者,非能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如果"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据此可知,商鞅变法
A.首次提出富国强兵B.主张实行君主专制
C.加速实现民族融合D.以农业发展为要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用大量民力在北方修建了“直道”这一古代军事“高速公路”。它起于首都咸阳附近的云阳,直达长城最北端的九原郡,全长1800秦里。秦王朝的骑兵从云阳出发,在直道上急行三天三夜,即可到达阴山脚下,投入与匈奴的战事。近年来,有学者对直道进行了调查。他们认为,《史记》“堑山堙谷”的记载实际上是“将山体斜面的土石削平,填入低洼的山谷”。直道平均宽30米,最宽处达50米。修建者为了避免道路沿黄土高原特有的纵横交错的侵蚀沟谷迂回,选择在笔直延伸的山脊上筑路,缩短了工时。对秦始皇来说,直道是他实现中华帝国梦的重大工程。

——摘编自(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时代》

材料二   1296年,佛罗伦萨政府决定修建一座能反映自身大发展气魄的教堂。由于工程难度大,教堂墙体历时百余年才基本建成,但穹顶仍毫无眉目,成为朝野上下都关注的问题。此时,建筑师布鲁内列斯奇完成了对于大穹顶的设计。他曾逗留罗马数年,废寝忘食地研究拱券技术,测绘古代遗迹。1420年,布鲁内列斯奇竞标成功,开始动工兴建大穹顶。他创造性地把穹顶放在12米高的鼓座上,通过一系列巧妙设计减小了穹顶的侧推力。布鲁内列斯奇还设计了垂直运输机,解决了高空作业难题。佛罗伦萨市民将这座凌云摩天的大穹顶看作新时代、新文化空前成就的象征。随着高大穹顶的竣工,辉煌壮丽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宣告完工。

——摘编自朱龙华《意大利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指导秦始皇修建直道的思想流派,并简析这一举措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新时代、新文化”的各自含义,并概括佛罗伦萨能够成功修建大教堂的条件。
2021-10-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台湾历史纲要》中记载,“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据此可知,康熙帝
A.重视对台湾的思想政治控制B.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C.以崇儒尊孔拉拢台湾的上层D.挑选全国儒学精英支援台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光绪帝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光绪生前诊病的脉案非常详细,从中可以断定光绪因病死亡。又据《清宫档案揭秘》记载,1980年通过化验光绪的颈椎和头发,发现无中毒现象。现在高科技手段则检测出光绪体内有砷中毒现象。据此可以得出(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事实B.历史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确认客观事实
2020-07-12更新 | 3236次组卷 | 50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10月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玄奘,唐朝时著名高僧。幼年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专心致志研究佛学。在苦心钻研佛学中,玄奘发现当时国内佛教经论的体系杂乱,各家说法颇多分歧,听说天竺有很多佛经,于是决心西游,“以问所惑”。玄奘深知西行的艰难,所以除了积极学习梵文外,还有意经受各种痛苦的磨练,创造西行的条件。

629年,玄奘踏上西行之路。跋涉近一年时间,经过数十个国家,终到天竺。即瞻仰佛教圣迹并随处求学,足迹遍及古印度四十余国,随后进入那烂陀寺学习。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和文化中心,那里学术思想自由活跃,经常举办各种讲学、辩论活动。

643年春,玄奘带上多年搜集的佛经佛像,离印度返回祖国。回国十九年间,译出梵文经典七十四部,共1335卷。除了将梵文译成汉文外,玄奘还将老子《道德经》等汉文译成梵文。同时,与弟子辩机合作,将西行经过撰成以行程为经、地理为纬,“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的《大唐西域记》。这些记载成为研究这些地方和国家古代历史以及当时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成为唐朝著名高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玄奘的贡献。
2020-12-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抽测(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拏(官奴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B.实行重农抑商,发展经济
C.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2020-05-02更新 | 388次组卷 | 20卷引用:重庆市清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其中说道:“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2020-10-08更新 | 500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