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7月,美国驻华代办芮德克探询中国政府对太平洋会议的态度。华盛顿会议将要举行的消息,引发中国各界密切关注。一时间,太平洋问题讨论会、太平洋问题商榷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国家政府公开外交,接受民间关于太平洋问题的意见。1111日,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山东、四川、江苏等十七省三百余名代表在上海举行全国国民外交大会,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

19218月底,北京中国大学法科教授陈震异写就《太平洋会议与中美俄同盟》一文(9月正式出版),可称得上发了这场国民外交运动的先声。为了对抗日英同盟,他提出建立中美俄同盟的构想。他主张必须劝诱美国邀请俄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还建议修筑亚美联络铁路,作为中美俄三国同盟的连锁。

——摘编自姜义华《太平洋会议:中国国民外交的先声》(《典藏1921年》导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陈震异提出的建立中美俄同盟的构想。
2022-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五)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金刚川》讲述了 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修补木桥的顽强拼搏故事。电影中部分美军台词 如下: “中国是用两根树枝吃饭的,连自行车也造不出来。”“他们的武器就像是弹弓,连苍蝇都打不下来。” “桥又被修好了,加大轰炸力度!”“出动超大型的战斗机,大范围地炸毁木桥以及工兵连的驻扎地……终于完成任务了,志愿军再也修不好了,我们也可以回国了。”“他们用身体一个叠一个,组成了桥梁。” “那不是人类能够完成的事。”“一座木桥都无法摧毁,志愿军太可怕了。”“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的 确创造出了神迹。”

——摘编自电影《金刚川》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台词中提取出一句,指出其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对历史现象的评述要结合史实,准确而全面)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元首之后,马上出手遏制蒙藏分离主义运动,在劝告库伦哲布尊丹巴活佛放弃独立的信中,袁世凯反驳哲布尊丹巴对“大清”与“中国”的刻意区分,指出至库伦独立,前清并未允行,中华民国亦断无允准之理。库伦本为民国领土……甚盼熟筹利害,棱我民国受于前清之领土及统治权完全无缺。”

《劝谕蒙藏令》宣布现在政体改建共和,五大民族,均与内地平等。务使蒙藏人民,一切公权、私权,均与内地平等,以昭大同而享幸福。”不久,袁世凯又发布命令说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自不能如帝制时代再有藩属名称;此后蒙、藏、回疆等处,自应统筹规划,以谋内政之统一,而冀民族之大同。”

—摘编自章永乐《“大妥协”: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主权连续性》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的态度。

(2)根据材料简要评析袁世凯政府针对蒙藏分离主义运动采取的主要对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之际。在形成初期,府兵制并不和均田制结合在一起,府兵不从事耕作,府兵的兵籍和编户齐民的民籍是分开管理的。北周武帝时,为了扩充兵源,征募大量均田农民充当府兵,府兵制开始和均田制结合起来。隋文帝时期,规定军户编入民户,兵民共籍,府兵制和均田制进一步结合。军人按均田令受田,免除租调,平时生产,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轮番宿卫,成为一种窝兵于民的兵役制度。府兵需要自备一部分装具和兵器,因为可以分配到足够的土地,有一定的经济保证,能够以优良的装备出现在战场上。但军府分散,军队编组复杂,致使指挥不灵、反应迟钝唐初规定府兵三年一代,随着唐朝中期之后边患增加,用兵不断,戍期延长,致使厌战情绪日增,加上边将侵吞士兵财物,强迫士兵为自己服苦役,甚至沦为权贵的奴仆,人们以参军为耻。自高宗以后,国有土地不足,立功将士又日益增加,使府兵得不到足额田地,经济地位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难以自备资粮和武器服役,国家不能保证按规定加以奖赏,打击了军人的战斗积极性。中唐以降,募兵制取代征兵制,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免除了兵役,部分地分担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士兵由朝廷招募而来,长期服役,军器衣粮均由朝廷供给,一旦为兵,终身仰食官府,由专门将领统御,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有利于军队的训练、调遣,使军队更加专业化。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募兵也逐渐成为了将领的私人军队。边镇的节度使更掌握了驻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逐渐脱离中央,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便是如此发展而来。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两种兵制有哪些方面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代兵制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议潮(? -872年)沙洲敦煌人,世代为州将。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落,河西诸州为吐蕃控制。 河西人民惨遭吐蕃的蹂躏,“壮丁者沦为奴婢,种田放牧;羸老者咸杀之”。公元848年,张议潮结交豪俊,发动起义驱逐吐蕃守将,光复沙洲,并先后收复河西各州。唐宣宗下诏褒奖张议潮,授归义军节度使,统领河西地区。 张议潮加强战备,积极防御,领导河西军民多次击退吐蕃军队进攻。他着手恢复农业生产,在沙洲兴修沟渠,发展灌溉,妥善安置沙洲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在河西地区大力传播汉族的先进文化,“训以华风,咸会训良,规俗一变”,很快就使沙洲“人物风华,一同内地”;仿照内地的军政体制,恢复了相应的一套文书、行政制度,按照唐制编制新的户籍,制定新的赋税制度。经过努力,河西走廊也慢慢回复到了往日的繁荣景象。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议潮光复河西各州归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议潮的历史功绩。
2020-05-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重庆市高三模拟调研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五)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玄奘,唐朝时著名高僧。幼年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专心致志研究佛学。在苦心钻研佛学中,玄奘发现当时国内佛教经论的体系杂乱,各家说法颇多分歧,听说天竺有很多佛经,于是决心西游,“以问所惑”。玄奘深知西行的艰难,所以除了积极学习梵文外,还有意经受各种痛苦的磨练,创造西行的条件。

629年,玄奘踏上西行之路。跋涉近一年时间,经过数十个国家,终到天竺。即瞻仰佛教圣迹并随处求学,足迹遍及古印度四十余国,随后进入那烂陀寺学习。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和文化中心,那里学术思想自由活跃,经常举办各种讲学、辩论活动。

643年春,玄奘带上多年搜集的佛经佛像,离印度返回祖国。回国十九年间,译出梵文经典七十四部,共1335卷。除了将梵文译成汉文外,玄奘还将老子《道德经》等汉文译成梵文。同时,与弟子辩机合作,将西行经过撰成以行程为经、地理为纬,“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的《大唐西域记》。这些记载成为研究这些地方和国家古代历史以及当时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成为唐朝著名高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玄奘的贡献。
2020-12-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抽测(期末)历史试题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41年9月,斯大林就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

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河后结束。

材料二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克尔克的耻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的观点。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才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

——王安石《临川集》

材料二 天皇在巡视地方、视察学校的过程中,天皇的侍讲、宫廷官僚元田永孚于1879年发表了一篇题为《教学大旨》的文章,公开主张教育的根本精神以讲授仁义忠孝的道德为第一。……1882年,元田永孚根据天皇之命,编写了充满忠孝仁义的《幼学纲要》,发给全国小学学习。1886年,日本内阁制订了《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等4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法令,进一步改革了教育制度。概括这些法令的内容,就是要从小学到大学,向学生系统地灌输国家主义和天皇主义,培养为天皇制国家效力的思想。

——《日本帝国主义的兴亡》

材料三 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曾试图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1903年——1906年,在京师大学堂设立进士馆,通过融入西学对即将入仕的新进士进行再教育,并提供机会赴日游学,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进士馆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授时刻表(第二学年)

学科

程度(内容)

每星期钟点
史学泰西近时政治史日本明治变法史2
地理外国地理2
格致化学大要2
法学商法各国刑法各国诉讼法警察学监狱学5
交涉国事交涉民事交涉3
理财银行论货币论公债论统计学3
商政商业理财学商事规则附海陆运输及邮政电信规则3
兵政军制学附海军陆军学校制度战术学4
合计24

注:以上各科目外,尚有东文、西文、算学及体操,均作为随意科目,愿习与否均听其便。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育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进士馆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此设置课程的背景
(4)材料四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状况。教育发展与国家的推动密不可分。概括图表中所体现的信息并分析其原因。
(5)结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评述。
2020-07-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2019-01-30更新 | 2188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华盛顿会议实际是美国在将近10月底建议召开的……我很高兴收到了中国外交总长颜惠庆的私人电报,是由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博士签署的,他是外长和我的挚友。电文说颜博士想委派我为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全权代表,问我是否愿意担任。第二全权代表的职务由施肇基先生担任,因为他是当时驻华盛顿公使。我立即明白了这次电询的目的,因为我想到了我们在巴黎的尴尬处境。我毫不迟疑地回电,表明若需要我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拟议的会议,我将乐于从命。颜博士大可不必为席位的主次担心,我指出施肇基博士不但是驻华盛顿公使,他从事外交事业的资历也比我老。结果外交部正式来电邀请我做中国代表团成员。总统的命令系在会议召开后公布,任命施肇基博士为首席代表,我名列第二,王宠惠博士位居第三。这项使命对中国至关紧要,虽然我对于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以及在北京的讨论几乎一无所知,能奉命承担这一使命,还是很高兴的

——《顾维钧回忆录》


(1)根据材料,分析顾维钧乐意代表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作为外交家的顾维钧所具有的高贵品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