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9 道试题

1 . 材料: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苏联为满足战争需求,积极增强国内情报力量,对苏军情报工作的指挥机制进行合理调整,形成了高效的情报指挥系统。1943年春,为查明德军下一步行动计划,苏军情报力量围绕德军相关作战问题展开侦察,在总参谋部的指挥下,苏军各方面都加强了自己在行动地带的情报侦察工作。经过对德军作战思想和战法的反复研究,苏联最高统帅部最终摒弃对战略防御的偏见,采取以纵深梯次防御的各种火力、航空兵的猛烈突击及战役和战略预备队的反突击迎击德军的进攻,消耗和疲惫进攻之敌的针对性作战计划。在库尔斯克战役中,情报工作为苏军指挥层的决策提供了全程支援,苏军的行动始终是以准确的情报为基础的。

——摘编自孙建民等《库尔斯克战役中的苏军情报工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发展情报系统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健全情报系统的作用。
2 . 【遗址中的历史记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让我们走出历史课堂去探寻历史的踪迹,对历史文物眼观耳识、对历史遗址亲身实践,去触摸历史的真实存在,去回味厚重深沉的历史记忆。



鄂江中学即将组织一次研学旅行,假如你是该校的研学导游小王。请选择两处或两处以上厂遗址,自拟研学主题,写一篇研学导游词。(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文中不出现学校名称、自己名字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1—1975年的越南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是一场痛苦发作、希望受挫和幻想的噩梦。美国要求英国出兵越南,不仅是为了加强其在越南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与英国联合作战,以平息国内外日益高涨的反战浪潮,树立其“帮助南越反对共产主义侵略”的形象。同时,美国也希望通过英国的出兵,进而获得其他欧洲盟友的广泛响应,从而使越南战争国际化。但是,英国在越南战争上的判断与美国大相径庭。由于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世界上遭到了广泛的谴责,同时英国也认识到美国在越南必然失败,不愿陷入这场“永远看不到希望”的战争,也不愿因为越南战争与其他反战的欧洲国家交恶。因此,尽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非美国传统盟国参加了越南战争,但是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英国却拒绝派兵。鉴于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出于冷战的需要,英国希望能够帮助美国“体面地撤出越南”。正是出于以上动机,英国的做法是极力充当调停者的角色。

——摘编自张颖《越南战争中的英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对待越南战争上的态度,并简析美英在越南战争出兵问题上出现分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垣(18801971),字援庵,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他在1943年叙述自己的治学经历时说道:“至于史学,此间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他在“中国史学名著评论”的备课札记中写道“或问:‘现在中国史应如何做法’。答曰:‘一方面要发挥本民族伟大之精神,一方面要指责历朝政治之缺点;处处说明社会进化之原理,及国民与国家之关系’;目的在造就现代式的国家,与各国享平等之幸福。此现代本国史之做法’”。

——摘编自毛璃方:《陈垣“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新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垣的历史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垣历史观形成的条件。
2023-04-21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太宗曾对臣下说:“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据此可知,唐太宗(     
A.宽减赋役,藏富于民B.鼓励进言,虚怀纳谏
C.发展科举,广纳俊才D.增设宰相,集思广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艾森豪威尔第一届政府时期对外援助并不积极,但基本上维持了杜鲁门政府经济、技术援助的规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即第二届政府时期,开始更多地关注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由强调军事援助,逐渐演变为突出经济援助和经济建设。这些变化(     
A.说明美国改变了冷战的思维B.反映出美苏由对抗走向缓和
C.旨在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加重了美国冷战的经济成本
7 . 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     
A.阶级立场的不同B.统治阶级的要求
C.思想主张的趋同D.目的上的相通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美国代表主张根据1916年海军拨款法案扩建海军实力,以达到美英海军力量均等的目的。英国代表则提出美国减少3艘战列舰,使英美比例为33:20,在驱逐舰上是13:6,美国海军力量只能是英国的60%,英国应保持其海军力量相当于美国和法国之和。这表明当时(     
A.美英两国军备竞赛升级B.英美综合实力趋于平衡
C.《非战公约》遭到了破坏D.美英角逐海上霸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整个明代,赐服的等级分为几等。《明史·舆服志》:“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单蟒面皆斜向,坐蟒则正向,尤贵”。荆州博物馆藏有一幅张居正坐像,所穿的赐服蟒图案,就是坐蟒形象。张居正的“坐蟒形象”是基于他(   
A.文武双全B.忠于皇权C.经邦济世D.选贤任能
2023-04-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魏末以来,百姓“唯兵革是闻”,统治者“惟刑罚是用”。在这种社会状况下,宇文泰接受了苏绰“治民之本,先在治心”的建议,改革诏书中首先就强调“先治心,敦教化”。与此同时,宇文泰又提出“恤狱讼”,要求治狱之官务必“不苛不暴,有疑则从轻,未审不妄罚”。宇文泰用人上有一个明显特色,不论原先属于哪个集团,不论民族、出身,量才而用,一旦任用,以诚相待。西魏还将役龄由十五岁改为十八岁,并规定“丰年不过三旬,中年二旬,下年则一旬。凡起徒役,无过家一人”。在革新政治的同时,宇文泰在思想文化领域还进行“恒以反风俗,复古始为心”的革新运动以倡导儒学。

——摘编自施光明《宇文泰改革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宇文泰改革的影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