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能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率先展开
②美国制宪会议——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日本明治维新——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④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工业化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导致了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是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萌发的根源
C.动摇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D.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
2021-12-29更新 | 497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所示是某学者对一战后二战前的英法政治、经济状况的概括。这可用于说明(     
英国一战后,英国国务总的来说……被托付给其中的格外庸碌之辈,至少就关乎整个世界安全的外交事务来说是如此
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14.15%下降到1937年的9.8%;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从1913年的14%下降到9.2%
法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整个法国社会“被阶级和意识形态问题搞得四分五裂”;政坛斗争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愈演愈烈,党派的分化组合与内阁的更换更为频繁
1938年的法郎价值是1928年的36%,工业产值仅为1929年的83%,国民收入比1929年减少18%
A.英法存在难以调和的分歧
B.一战后欧洲经济复苏迟缓
C.英法无力维系凡尔赛体系
D.西方绥靖政策的历史根源
4 . 孙中山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他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等的斗争纲领存在严重缺陷,“只以驱除光复自任”。为此,孙中山在坚持反清斗争的基础上,探索变革“国体”和“民生”应达到的目标。这说明孙中山(       
A.坚持资产阶级的革命信念B.否定以往的救亡图存斗争
C.积极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D.已经找到正确的救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所示为日本政府颁布的部分法规及内容。由此可见,当时日本(       
颁布时间法规名称内容
1872《学制》把“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作为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标
1884《町村会法》地方议员的选举和被选举资格以本地户籍居住、拥有不动产、一定年龄、男子为主要条件
1898《民法》妻子嫁入夫家后,法律视其为“无能力者”
A.文明开化成效显著B.地方自治不断推进C.社会平等亟待增进D.法制体系不够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均势是一种按均衡原则组成的国际关系体系。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名称国家特点

五大国均势

(1815-1854年)

英、普、俄、奥、法

五大国相互承认,并长期维持财富、军事、国际影响力和海外殖民地的现状。

不稳定的三极均势(1870-1907年)

英、法和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

1890年之前,以德国为中心,形成了德奥同盟、奥塞同盟和德意奥三国同盟;1890年后,德国放弃联合俄奥并孤立法国的政策,导致德俄关系恶化,法俄关系走近。

二极集团均势(1907-1914年)

德奥意三国同盟与英法俄三国协约

1904年英法和解,1907年英俄协定,三国协约形成。不稳定的三极均势已经发展为对抗的二极集团均势。

1815-1914年欧洲三次不同的均势
A.国家利益博弈推动国际政治妥协B.英国坚持“孤立主义”政策
C.国际协议保障欧洲局势长期稳定D.德国主导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7 . 孙中山说:“盖以服从《临时约法》为服从民国之证据,余犹虑其不足信,故必令袁世凯宣誓遵守《约法》,矢志不贰,然后许其议和。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孙中山这一主张
A.有利于巩固民主共和的政体B.首开中国因人设法的先河
C.直接导致了民国社会动荡D.有效限制了袁世凯专制独裁
8 . 王安石变法时期,免去东京各商铺承担供应官府需求的任务,改为缴纳“免行钱”,由官府用以购买所需物品。该项举措
A.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B.可防止市场物价波动
C.体现了重农抑商原则D.杜绝了地方官吏腐败
9 . 1918年,蔡元培在庆祝一战结束的集会上发表演讲:距今一百三十年前的法国大革命,把国内政治上一切不平等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这表明蔡元培
A.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学习方向B.意在为国民革命进行舆论宣传
C.注重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D.未认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
2021-04-30更新 | 50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A)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孝文帝改革之后,北魏自称“中国”成为普遍现象。比如中书监高闾上表把南朝建立者视为“蛮夷”“非关华夏”;元英上奏南伐齐朝声称:窃以区区宝卷,罔顾天常,凭恃山河,敢抗中国。由此可见
A.北魏普遍自觉传承华夏文化B.改革提高了北方的生产力
C.北魏统治者有华夏认同意识D.南北对抗中南方落于下风
2021-08-31更新 | 690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西港花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