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图为19世纪末的一幅政治漫画。背后的人物是德国首相俾斯麦,前面的奥匈帝国、德国和俄国皇帝三人如同木偶人一样听凭俾斯麦牵线操纵。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A.三皇同盟的核心国家是德国B.俾斯麦实为三皇同盟的控制者
C.漫画作者夸大了俾斯麦的作用D.三皇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制
2022-07-08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在中国共招募了14万华工,其中山东人就达8万多人。在外国人眼里,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民风淳朴,人心向善,循规蹈矩,本分求稳,且山东人身材高大强壮,“守纪律、听指挥、能吃苦、不怕死,吃饭不挑食,管饱就行”,这十分符合他们的招募条件。在威海卫贴出的《英国招募华工真诚无欺之布告》末尾有这样一段内容:“山东省连年屡遭水旱、虫蝻、兵火各灾,今英国肯出重资招募华工,能使贫苦之地变为富足,贫穷之工人既可生财,其家属又能享福。”

材料二   1918年11月,法国政府宣布:“凡参加这次战争的华工,每人发给奖金,并由法国政府安全护送返国,如果愿意留在法国,政府将无条件协助辅助就学、就业。”然而华工们除了极少数人愿意留在欧洲外,绝大多数都归心似箭。1919年,华工们在回国前,曾为死难的华工兄弟们举行追悼会,会上挂起挽联,“血洒欧西壮世运,魂返祖国挽神州”,横批“流芳百世”。2017年11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群雕像在比利时波普林格市布思本村落成。这里埋葬着13名在一战中牺牲的山东籍华工。波普林格市市长在致词中说:许多西方人并不知道在一战历史上曾经有过“中国劳工”这一特殊的团体。他们不畏艰辛与牺牲,为协约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西方国家也不应该忘却这段历史,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重来《我的爷爷是华工——兼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欧14万华工血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协约国偏向于从中国山东招募华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参加一战的贡献,并简述在欧洲建立一战“华工群雕像”的历史价值。
2022-07-0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1945年4月25日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美国驻华使馆在给美国国务院的备忘录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最活跃的力量”,抗日战争“是成功的”。然而国民党当局意图包办中国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的人员组成。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斗争,在全国人民的一片谴责和盟国的强大压力下,国民党当局只好接受董必武代表中共中央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董必武和各国代表通力合作,为制定一部符合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宪章而孜孜不倦工作。特别是在讨论托管制度时,董必武等中国代表都主张托管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被托管地区的自由与独立,维护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树立了中国崭新的国际形象。在美期间,董必武和助手用英文编写并印制了5000册《中国解放区实录》广为散发,向全世界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抗日根据地取得的伟大成就。他广泛会见华侨领袖和进步人士,实地走访华侨劳动群众,当地侨报以“中国的希望之光”为题介绍董必武会见华侨团体的情况,并全文刊登了董必武的讲话——《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摘自《环球时报》(2005年9月16日第二十三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派代表参加旧金山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出席旧金山会议产生的影响。
2022-07-01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割地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被迫接受和约的德国对此充满了仇恨。美国虽然实力强大,但主要关注美洲和亚太地区,不愿卷入欧洲事务,甚至没有加入国联。英、法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主导者,实力却已大不如前,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更加力不从心。到了20世纪30年代,面对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的挑战,英,法只能不断退让,最终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所以有人说,凡尔赛体系换来的根本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休战。

——摘编自陈世阳《凡尔赛体系解体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下,美、苏是公认的超级大国,两国也互认对方为主要谈判对手,双方对势力范围的划分也体现了两国均势的原则。对于德国和日本,美苏没有索取过多赔款,同时还推行民主化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土壤。联合国的成立给中小国家提供了一个活动舞台,中小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安全保障。罗斯福对雅尔塔体系“至少保持五十年和平抱有信心。”

——摘编自曹胜强《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无法换来和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不同,并说明罗斯福对雅尔塔体系“至少保持五十年和平抱有信心”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孔子家语六本》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子因错把瓜苗的根锄断了,被其父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打晕,曾子醒后向父亲赔罪,还回房弹琴练歌,让父亲放心;孔子听闻此事很生气,对曾子说:“(你)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死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已确立正统地位B.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盛行
C.孔子反对没有原则的孝道D.精耕细作农业获得大发展
2022-06-27更新 | 2038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713次组卷 | 9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579次组卷 | 59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劼人(18911962),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在1949年前曾短期任机关小职员,做过报刊主编、大学教授,办过小饭店、造纸厂,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从19507月到196212月辞世,他一直担任成都市分管文教和城市建设工作的副市长。他作为“旧知识分子”融入“新社会”的经历,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他本人以及那一辈读书人的绝佳个案。自20世纪30年代到2001年,先后有110多位作者参与到对李劼人的研究中。这些既存研究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李劼人历史形象的塑造。这些研究有两个主要特征:首先,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其作品上,多属于文学评论性质;相比而言,从思想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角度对李劼人本人及其思想的研究尚不多见。其次,既存的研究多侧重1950年前的李劼人,对他1950年以后的言行思想,特别是其在新社会里对政治的积极参与,关注明显不够,至多是一些只言片语的回忆。

——摘编自雷兵《“改行的作家”:市长李劼人角色认同的困窘(1950196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李劼人历史形象塑造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研究李劼人的意义。
2022-06-0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苏、美等盟国代表就已在美国敦巴顿橡树园开会,讨论建立战后维持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即联合国问题,但会议没有解决大国否决权的使用及创始会员国等问题。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继续讨论了关于安理会中大国否决权的使用范围问题,最后通过了罗斯福提出的折中方案:常任理事国在理事会中除关于程序问题外,一切实质性问题都可以行使否决权,但在和平解决争端问题时,持异议的国家即使是大国也要放弃在安理会的表决权。同时,会议同意苏联的要求,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列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会议决定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

——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世界通史(现代史卷)》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规定:“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安全理事会由美、苏、英、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安理会的任何重大决议都必须获得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才能通过。同时规定“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等。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1945~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筹建联合国的背景及其体现的国际关系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处理国际事务的主要原则及其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起初,村社除了按比例分摊向国家缴纳赋税、监督农民完租纳税外,还负责国家和地主的徭役。改革后,村社有权对所掌握的共有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但重分的周期被延长,有的一直没有重分过。村社在行政管理上被赋予更大的权力,更加正规化,在农民与国家的天平上,出现了偏向国家的倾斜。村社还开展禁止酗酒和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拨款兴建图书馆等。但是,农民在改革后,困境并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在暴力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中,村社逐渐成为了农民天然的组织形式。村社非但没有成为国家理想中维护专制制度的支柱,反倒成了农民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团体和武器。1906年斯托雷平进行改革,企图通过摧毁村社、培植富农,使富农成为农村决定性的经济力量,从而维持沙皇的专制统治,结果失败,更多的贫苦农民成为反对沙皇政府的力量。

——摘编自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嬗变的分析》


(1)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社嬗变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村社嬗变的影响。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