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漫画《全球大捷》表现的是:在北非,德国军队被打败;在苏联,红军的反击取得成效;在英国,丘吉尔正端起枪准备向欧洲大陆发动进攻;另外,美国军火也从大西洋西岸源源不断地运过来。该画作
A.充满了对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期待B.展示了整个反法西斯局势逐渐好转的情形
C.肯定了开辟第二战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D.反映了德、意法西斯彻底灭亡的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英国时政漫画家大卫·洛创作于1945年8月9日的《孩子,玩这个美妙的球吧?》。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呼吁和平利用核能以造福人类B.讽刺美国恃强凌弱的霸权政策
C.表达对核武器巨大威胁的担忧D.警示人们美苏冷战时代已到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所作。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上的货物写着“无尽的赔偿”,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违背了英法两国意志B.对德国制裁过于严厉
C.迫使英国放弃“大陆政策”D.导致对德“绥靖政策”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首的面孔》(又名《唐老鸭大战元首》)是一部迪士尼动画短片,曾荣获1943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下是其概述图。这一影片制作的主旨是(       
A.反对媾和,主张坚决斗争B.号召人们支持反法西斯战争
C.要充分发挥美国领导责任D.呼吁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
5 . 比利时地理学家奥特柳斯曾编绘《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图》。全图以山水为纲,以行省为地理单位,以中心城市为支点,展现了亚历山大帝国的辽阔盛景,甚至还绘出了印度洋上的帆船和“海怪”。从史料实证角度出发,该地图(     
A.因年代久远已无法真正揭示历史真相B.属于研究亚历山大帝国的第一手史料
C.为研究古代文明扩展提供了图像史料D.具有极其珍贵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6 .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陵机器制造局 摄于1872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我在乡间第一次听到陈独秀的名字,也第一次接触到胡适的白话诗。最先是白话代文言而成为雅俗共享的文字媒介,这是胡适首倡而得到陈独秀的有力响应所造成的,即所谓“文学革命”。其次则是陈、胡及其他同辈学人通过《新青年》《新潮》等刊物和北京大的讲堂不断地攻击旧礼教、传播新思想,终于激起了青年学生求新求变的热情。

——摘编自《余英时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片中企业的性质和创办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律文献体现的理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特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不平等的第一阶段,这以18世纪的法国革命最为典型。革命前,全部的统治权、管辖权、法律的创制权等所有权力都集中于国王一人手里:整个社会被分为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享有特权。经过曲折的革命,旧制度被推翻,人民获得了权利,解决了社会流动性和开放的问题,实现了机会的相对平等。

材料二   随着工业革命的行进,欧洲社会逐渐进入到了不平等的第二阶段。以英国为例,在1810~1870年间,前10%人群占有财富的比重为85%,到1900~1910年间超过90%。很多人民间人士都对此提出严厉批评。议会也做了大量的调查。在各种力量的压力下,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社会救助行为,并进行新的制度化安排,如1833年,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9到13岁儿童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取消使用9岁以下的童工。但童工直到19世纪后期才彻底消失。……二战后,英国继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解决了每个人的基本保障问题,实现了相对来说的结果平等。但福利制度后来又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据李宏图《欧洲社会的不平等与未来转型前景》等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社会两个阶段不平等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欧洲解决两个不平等的措施进行简要评价。
2021-07-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语·周语)记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国,此人在途经陈国时,看到那里“野有庾积,场功未毕”的“公田不治”景象。与此相反,一些奴隶主却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西周末期以来不在税收之列的私田急剧增加。周简王六年(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鋣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吕氏春秋.异宝)记载楚国令尹孙叔教死前告诫儿子,勿受封赏的良田,只取楚、越间的寝丘贫瘠土地,如此可保长有。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子拥护封建政治之主张,皆略同孔子。孔子欲存姬周以复兴封建;孟子则图于移朝易姓之后,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之盛世。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孟子两人关于封建制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孔子、孟子上述认识差异的因素。
2022-01-05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                      图2废井田开阡陌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上层建筑变革、变法成为湖流。…各国变法,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富国、强兵与君主集权。

——摘编自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材料三   儒学在形成后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历史演变,……这些形态使儒学道应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具有了不同的功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调整与变化的思想资源又从何而来?就在于儒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就是“承传创新”。

董仲舒主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提出“德教”,认为“天任德不任刑”,主张教化;在义利观方面,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朱熹以“理”或“天理”形成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主张“格物致知”;编著《四书章句集注》,重新解释四书;提倡幼儿儒学教育,编撰《童蒙须知》等儒学启蒙著作。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抨击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提出“工商皆本”“重定天下之赋”;思想来源多方面,如《尚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1)分别提取图1、图2的历史信息,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上层建筑变革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儒学发展“承传创新”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7-1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二战后波兰领土变迁示意图,此图
A.按照山川形便划分国界B.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C.表明波兰疆域不断扩大D.打上了地缘政治的烙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