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十六年(642年)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燕赵右姓,多失衣冠之绪……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梁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

(显庆)四年(659年)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范阳)卢浑、(范阳)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

——摘编自(宋)王溥《唐会要》


(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022-02-28更新 | 1817次组卷 | 9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8选修内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邹伯奇(1819-1869年),广东南海人,清代自然科学家、教育家。自幼对传统文化尤其是算术有浓厚的兴趣。西方科学知识传入广东后,他通过自学将中西方的文化加以融合,并独自对光学、数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他撰写的《学计一得》二卷和《补小尔雅释度量衡》一卷,以数学知识解释儒家经籍;《乘方捷法》三卷,对二项式的n次根和对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进行深入探讨,填补了中国数学界的空白。他整理和研究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历算著作《周髀算经》,并运用当时先进的钟表机械,设计和制造了不少天文仪器,如浑天仪、“七政仪”等。他在25岁时参照西方的地图测绘术自创了“方格地图绘制法”,绘制出中国地图全册《皇舆全图》,该图的绘制标志着传统地图绘制技术有了突破性的提高,被誉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之一。他在26岁时撰写《格术补》,用数学方法叙述了平面镜、透镜等成像的规律;对眼镜、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释,并对摄影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制造出摄影机。1869年,邹伯奇因劳累过度卒于广州南海学宫修志局。

——摘编自戢斗勇《略论邹伯奇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的地位》


(1)概括邹伯奇的主要贡献。
(2)指出邹伯奇事迹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2-02-18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已基本确定,国内政区也已大致定型。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謇拟就《徐州应建行省议》,系统地提出一个徐州建省计划。他建议以徐州为中心,从苏、鲁、豫、皖4省各分出一些州县,划归徐州行省。他认为,徐州建省“增官不必添员”,可裁漕运总督以徐州巡抚兼之。清廷把张謇的徐州建省条陈与周树模的裁撤漕运总督奏片一并交给政务处议奏。

政务处否定了张謇的计划,而变通地提出了一个苏淮分省的新方案,即同意裁撤漕运总督,将其缺改为江淮巡抚,与江苏巡抚分治,仍归两江总督兼辖。据此,原江苏省一分为二,苏淮划江而治。苏淮分省消息一出,引起舆论、江苏官绅和江苏京官的群起反对。于是诸王大臣拟仍按张謇原条陈所请,但此议又遭到山东、河南、安徽3省巡抚的反对。最终增督废而不复,但苏淮分省被弃。

——摘编自李细珠《试论清末新政时期政区变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指出清末徐州建省和苏淮分省方案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江苏省地方政区变革失败的原因。
2021-11-28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2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材料   “佑少尝读书,而性且蒙固,不达术数之艺,不好章句之学。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这是唐代史学家杜佑(735-812)所撰《通典》一书的开篇之语。相比前人纂史,杜佑明确表达了经邦、致用的史学思想。《通典》记载了黄帝到唐玄宗天宝末年的历史,在内容上以历代典章制度的历史演变、得失兴革为撰述的中心,除因袭正史之外,还增加了选举、甲兵、边防等门类;在体裁上以制度分门立目,奠定了撰述制度史的基础。书中除有“群士议论得失”,也包括作者对史事所作的许多评论。书中的议论,主要目的在于讨论历代典章制度的因革得失,但在记言、记事的结合上也有新的创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佑编撰《通典》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杜佑在史学方面的贡献。
2022-01-27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时珍耗费27年心血著成《本草纲目》,他在该书凡例中说:“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本草纲目》突破了之前药物的分类法,“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创立了全新的分类法。李时珍在著录本草的过程中,旁引前人的医籍、本草,重视记录其在临证中应用本草、方药的心得体会,记载了大量李氏诊疗医案。李时珍在编著时,书考八百家,对诸医家的医学理论多有传承创新,郭沫若称赞他“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摘编自左刚等《从<本草纲目>探析李时珍格物明理、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草纲目》对中国药物学研究的贡献。
(2)据材料分析李时珍能够著成《本草纲目》的原因。
2021-11-18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9唯物史观核心素养-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文帝诏九品以上妻,五品以上妾,夫亡不得改嫁。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颁布劝勉民间嫁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已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令其好合。唐太宗还明确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鰥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附殿失。”“故(唐朝)公主再嫁者达二+……太宗女六。对此,朱熹指出: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据统计,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全国户数接近380万户。与此同时,粮食价格从贞观八年(634年)、九年(635年)的斗米四五钱,跌至贞观十五年(641年)的斗米两钱。

——摘编自孙顺华《唐朝妇女观之嬗变与社会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婚嫁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婚嫁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2-08-10更新 | 187次组卷 | 9卷引用:第26讲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20世纪20年代初曾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叛军,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嘉许。1926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这一时期邓演达特别强调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为耕地农有,第二步为土地国有,最后实现社会主义。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爆发后曾分别著文谴责蒋介石、汪精卫、并与宋庆龄等展开反蒋活动。后游历欧洲,探寻各国实际情况以寻找对中国革命的启迪。1930年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表示要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继续完成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邓演达担任总干事。19311129日晚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南京,终年36岁。

——摘编自王夫玉《邓演达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演达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演达做出历史贡献的时代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美军在仁川登陆后进展过于顺利,战线一路拉长,再加上先入朝的四十二军有意且战且退诱敌,围歼美军的时机已经初步出现。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在福建备战的九兵团,在(1950年)1110日被紧急通知入朝。兵贵神速,宋时轮的九兵团在第一时间入朝,但也造成了一个大问题,虽然“满员”,但不“齐装”。1950112722点,气温降到了零下30℃以下,几乎每一位美军官兵,都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一夜的恐怖经历:一个晚上,从地底里冒出来的10多万中国军队,把美军分割包围成了5块。长津湖的黑夜属于志愿军,白天属于美军。因为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一到白天,就会出动大量飞机对志愿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尽管如此,此战仍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记录。

——摘编自《历史的温度——大变局下的生与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志愿军战士在长津湖战役中的优劣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津湖战役的影响。
2022-01-14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9-【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一代革命家所面临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没有(也不可能有)明确指示,更没有历史先例可以借鉴,列宁只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进行艰苦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一实践一再认识,终于找到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摘编自穆森《对列宁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认识》

材料二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间,毛泽东扮演了多重角色。纵观开国伟人毛泽东的多重角色,我们看到了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崭新政权,看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从无到有、不断完善,更看到了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生发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昂扬斗志。尽管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短暂的“春天”后,磨难与考验接踵而来,但毛泽东毕竞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开启了华夏儿女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纪元。

——摘编自《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认识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列宁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间”扮演的多重角色及作出的伟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和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当代价值。
2021-11-07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 俄乌冲突透视国际局势的变幻-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推行军事改革,大力发展海军。1868714日,明治天皇在宫中审视了军务官的表折,折上写道: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而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明治天皇立即谕令全国;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在此谕令下,幕府的海军全部转到了新政府制下,各藩所辖的军舰也几乎“献”给了新政府,在天皇的旗帜下聚集了全日本可供海军使用的一切军规。日本兵部省计划未来的海军将要超过英国,在20年内拥有大小军规200艘,装各蒸汽铁甲舰50艘,海军经费提到和陆军经费等同的高度。为加快海军建设,明治天皇于1887年从内库中提取30万元作为海军建设费用,此举带动的海防损款总额达到103万。1893年,明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1/4薪俸用作造舰。

——摘编自陆培法《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海军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大力发展海军的原因。
2021-11-06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