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易白沙(18861921),湖南长沙人,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反封建斗士。1921年春,跳海自尽。毛泽东得此噩耗,写下了悲痛的挽联:“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去年追悼杨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深切悼念这位才华横溢、忠心爱国的师友。

论及青年的责任,易白沙针对当时的局势指出,干戈环绕於吾人之四周,干戈之外,又有干戈以环绕焉。何地无号啼之声,何处无死亡之惨。我之青岛,切肤巨痛。郁郁泰山,美哉国乎!而五月七日最后通牒,无形之灭亡,视比利时塞尔维亚之山河破碎。我青年唯一之责任,惟祈诸良心判其曲直,仗剑而起。左袒其兄也可,左袒其弟也亦可,而袖手旁观则不可。以非他人他国之事,无中立之余地也。推测将来,吊死扶伤,培养元气,以恢复人间百福,此固慈善事业中第一问题。维持永久和平,廓清野心家之侵略主义,尤人生应有之筹策,是乃未来之青年所有责任也。易白沙关于青年责任的观点,不仅是五四青年奋起的号角,亦是当代青年实现自身价值努力追求的目标。

——摘编自张金荣《论易白沙的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易白沙提出“青年责任”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易白沙心目中青年的责任。
2022-04-30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5月30日——选修选做类主观题型练-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大量男子参军后,女性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家庭支柱。妇女对于援助男性作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爱国热情。她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生产者,甚至还加入军队,积极参与战时服务并加入志愿性组织,以各种身份间接参与到战争中。伍尔维奇军工厂,在战前几乎没有女性雇员,而191712月达到24.719人。《蓓而美街报》对英国妇女进行了赞颂,“当她们几乎经受住了像战壕中的男性一样如血与火的考验后,人们不应该再忽视她们所做出的贡献。”战争期间,由于人口的流动,政府必须找到选民人数减少的解决方案。19182月,60030岁以上的英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后,女性对自身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战时的表现也引发了女性对自身能力和作用的重新定位。

——摘编自晋睿婷《战争改变女性——两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提高的原因。
2022-04-30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5月30日——选修选做类主观题型练-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3 . 材料   194049日凌晨430分,德军展开了对挪威的入侵。德国动用了海军、空军和陆军的一大批兵力。面对德军的大举入侵,挪威政府举棋不定,军队接到的命令仅仅是进行“局部而且是秘密地动员”。挪威皇室、政府从首都向腹地撤退时,通敌组织“第五纵队”头自吉斯林宣布成立一个由他领导的新政府,要求挪威人民立即停止一切抵抗,并与德国缔结和约。到49日中午时分,挪威人口最集中的主要城市全部沦陷。主要的武器库、粮仓、参谋总部和各军区司令部的作战文件悉数落入德军手中。被盟军抛弃的挪威军队残部于610日被迫投降,德军完全占领了挪威。挪威战役期间,挪威伤亡约1700人,英国伤亡约4400人,法国和波兰部队损失530人,而德军战死11人,失踪2375人,伤残1604人。凭借挪威战役,德国保住了至关重要的铁矿石运输线,巩固了德国北侧的防御,还获得了众多的重要战略据点。

——摘编自杨会军《一口气读完二战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挪威抗击德军入侵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挪威战役的影响。
2022-04-16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全国卷46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代史学家。生于名门.自幼博览群书,攻读史学,曾任秘书少监,又掌修史之事。由于当时权贵控制史馆,史官无著述自由.凡事皆需仰承监修旨意,颇不得志,只好"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710年,《史通》撰成,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载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他提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强调直笔;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史通》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史学史研究、史学批评学的基础,成为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还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成为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后代史家无不从《史通》中受到教益,汲取营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知几撰写《史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史通》的史学价值。
2022-03-25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三轮冲刺卷2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迁都洛阳——是兴隆之举,还是衰落之兆?

材料一(493年,北魏孝文帝就是否迁都洛阳与大臣们展开了讨论)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尚书任城王澄日:“陛下……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日:“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既还宫……因屏人,谓澄日:“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日:“陛下欲卜宅 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日:“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

——摘编自《资治通鉴》卷138

材料二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398494年)都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上扩 建而成的,共建都97年之久,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平城取自汉语“平成”, 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故而以“平”命之。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注:南北朝时期为中国古代的寒冷期(平均气温低于五千年来均温)

——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北魏迁都洛阳的利弊。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载(1020-1077),字子厚,陕西横渠镇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历代传颂不衰。张载生活的时代,北宋西部边境经常受西夏侵扰,青年张载立志从军,希望能够抗敌报国,建功立业。21岁时,他向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受到了召见。范仲淹劝他:“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建议他研究《中庸》,从此,张载踏上了学术创造的道路。他曾受邀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静心听取他们对《易经》的见解,深感二程的研究超过了自己,便毅然撤掉了虎皮座椅,对听讲的人说可向二程请教。张载博览群书,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主张“理在气中”。因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是宋代理学四大主流之一。其“尊礼贵德”的伦理思想,“天人合一”的宏阔哲思,“民胞物与”的人文情怀,在学术界享有盛誉。宋神宗熙宁十年,张载病逝,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张载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

——摘编自张梅《一代大儒张载》


(1)根据材料,概括张载的个人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张载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2022-04-08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47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解放区的教育接管工作,先以中心小学为重点,改造学校行政,调整行政干部,新配备的校长、教导主任绝大多数从北京各校有威望的教职员中选拔,老解放区的干部只占极小部分。新解放区小学教育启发学生自觉自治,废除了过去法西斯化的管理制度。课程设置方面,取消了党义等反动课程,高小增加了政治常识。加强了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开展了好儿童运动,提出爱国家、爱人民、好劳动、好学习、尊师长、守纪律等口号。师资方面,撤换了个别反动教员,安排一般教员继续工作,并通过个别谈话、暑期学习会等形式对大多数教员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启蒙,还安排老区教员以谦虚、谨慎、诚恳、朴素、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去影响新区教师。此外,还通过增加免费学额、举办识字班等措施来吸收和照顾贫苦家庭子女入学,如冀中十专区,经过整顿和改造,入学儿童已达二十万

——摘编自中央档案馆编《共和国雏形——华北人民政府》


(1)根据材料,概括华北人民政府对新解放区小学教育改造工作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华北人民政府对新解放区小学教育改造工作的影响。
2022-04-08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专题提升训练(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力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要求严守12000万公顷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300多万公顷。国家划定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功能区6000万公顷,大豆,油菜籽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近1500万公顷加强建设东北稻谷,玉米,大豆优势产业带,形成黄淮海平原小麦,专用玉米和高蛋白大豆规模生产优势区。各级政好大力研发和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既、绿色防控等技术,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农药,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38.8%,37.8%,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国家还搭建了规范统一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形成以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为中心,省(区,市)粮食交易平台为支撑的国家粮食交易体系。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粮食安全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粮食安全改革的影响。
2021-12-16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08-【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和平运动的先驱者先后在斯德哥尔摩、柏林和维也纳发动了三次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和平组织在许多国家纷纷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协调各国和平运动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冷战时代的世界和平运动有过三次大的高潮: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反核和平运动。1958年,英国发起争取核裁军运动,这场运动扩展到西德、法国、瑞士、瑞典、丹麦、挪威、希腊等国家,参加示威游行的人数常以十万计。第二次高潮是以反对越南战争为主旨的世界和平运动。1965年,美国轰炸北越后,美国大学生和一些和平组织的反战情绪迅速演变成巨大的抗议浪潮,波及社会各个阶层。随后,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地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反战和平运动。第三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04月,英国知识界发出“欧洲核裁军呼吁”,迅速得到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积极响应,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的和平运动都反对本国参与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研究。

——摘编自沈善荣《论冷战时代世界和平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时期世界和平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世界和平运动的影响。
2022-03-16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成功去世后,郑经袭承王位,他声称:“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背叛了其父的立场。清政府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与郑经进行了多次谈判,并作出过重大的让步,但郑经在其要求得到满足后,却一再横生枝节,制造新的障碍。郑经倒行逆施,参加了三藩之乱,给两岸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致其众叛亲离。康熙亲政前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对台湾采取招抚政策,善待郑氏归诚者。施琅向康熙密陈攻台方略,分析攻台的重要性,从选将、练兵、筹饷、制器、造船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办法,又从守土、赋税、边防、后患等方面深入分析,得到皇帝的赞赏。郑经去逝后,台湾内部纷争不断,加之干旱等原因,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平定三藩之乱后,大陆社会安定繁荣,康熙帝得知郑经病逝的消息,即命施琅为水师提督,姚启圣督运粮饷,武力攻台。膨湖之战后,军前议和,郑克塽投降。台湾解放后,清廷大臣对台湾的弃留,有明显的分歧,关键时刻,康熙帝一锤定音:“台湾弃留,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于是,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归福建管辖,结束了台湾长期孤悬海外的局面。

——摘编自王政尧《简论清初收复台湾》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康熙帝决定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解放台湾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