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则对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两个人物,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概括一个主题并简要评述。
罗伯特·沃波尔   亚当·斯密   华盛顿   瓦特   爱迪生   甘地   罗斯福   杜鲁门   马歇尔   曼德拉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2月6日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对此,《环球时报》评析“特朗普真捅了马蜂窝,中东山雨欲来”。中东地区长期战乱和冲突不断,导致这一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国在中东的利益争夺
②巴以冲突
③宗教矛盾
④民族矛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设计了一个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国联”。但是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国会未批准《凡尔赛和约》,而苏联受到排斥,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于维持,国联的权威性也就不够。后来日本、德国等先后退出国联,更证明了国联并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越演越烈。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均势,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英)霍姆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依据材料提炼观点,结合所学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材料二   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

——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
(3)“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交融史”。结合上述材料和魏晋到隋唐间的相关知识评述这一观点。
2019-10-2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19年高三9月模块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评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农奴获得了自由,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缴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款。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于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说明农民对改革措施失望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一、二对1861年改革结果的看法,并据此归纳历史认识(或历史阐释)的特点。
2016-12-13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东省潍坊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