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蒋百里(1882-1938年),浙江杭州人,民国著名军事家。1922年,蒋百里就明确指出以中国其时的状况而言,最应该忧心的是富有侵略性的邻国-日本,其侵略中国恐为期不远。果然,不久日本接连制造了济南惨案和皇姑屯事件,至1931九一八事件爆发,蒋百里预见的日本侵华战争终于从他认为的国防第一线东北开始了。

1937年初,《国防论》出版。在书中他认为,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主动出击上海日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南北路线改为沿长江而上的东西路线,从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与湖沼地利,抵消日军兵器训练方面的优势;以空间换时间,行持久战,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此后中日的战争发展,恰恰按照他的预料进行。

——据蒋光前《蒋百里先生全集》等


(1)根据材料,概括蒋百里对日军事策略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百里军事思想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渠本翘(1862-1919),出身于山西祁县富商渠家大族。1892年中进士。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渠本翘为救亡御侮,抱病疾驰,深受朝野敬重。1902年官办企业—太原火柴局经营艰难,渠本翘出资五千银元买断该企业,改名“双福火柴公司”,将其改造成了使用机器生产的现代工厂,销售市场日益扩展。1903年起,反对帝国主义控制我国铁路、矿山的运动逐渐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作为祁县票号财东的渠本翘,在争矿运动中,成为主要领袖人物之一。同时,山西各界人士认为,山西地居右辅,北控边荒,煤铁之绕,久为外人窥伺,若不及时造路,恐受人要挟。因此,1905年以前,就有自筹款项,自行修筑同蒲铁路的计划。各界人士公推渠本翘出面筹款,各票号慷慨解囊,认购同蒲铁路股票60万两白银。为了培养新式人才,渠本翘还积极参与了山西大学的筹建工作,1905年担任山西大学第三任校长。并筹集资金,将“昭余书院”改为祁县中学,实行完全免费教育。总之,我们可以这样给渠本翘一个评价:他是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民族资本家。

——(电视纪录片)《渠本翘:爱国民族资本家》


(1)根据材料,概括渠本翘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渠本翘做出巨大贡献的主要因素。
2022-03-30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2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三立,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领袖人物,与其父晚清名臣陈宝箴、其子历史学家陈寅恪被后世赞为“陈氏三杰”。1895年,在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后,陈三立曾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以谢天下。”维新变法期间,他在罗致人才、革新教育方面效力尤多。1903年让出住宅作课堂,开设英语及数、理、化新课目;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废除“八股文”和跪拜礼节。1905年与李有芬创办江西铁路公司,拟修南浔铁路。1906年义宁州大荒,富商诬称“匪徒抢劫”,杀死饥民57人,陈三立为民请命。1907年袁世凯委陈三立任参政议员,未肯就。1930年,倡议以尊重科学为前提重修《庐山志》。1933年,好友郑孝胥投靠日本,辅佐溥仪建立伪满政权,陈三立忿然与之断交。卢沟桥事变爆发,他表示:“我决不逃难!”闻有人议论中国必败,他怒斥:“中国人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日军欲招揽陈三立,他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

——摘编自曾宪辉《论爱国诗人陈三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三立在中国近代化领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三立被后世赞为“陈氏三杰”之一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赵占魁(1896-1973),山西定襄县人,从小受尽欺凌和压榨,12岁时起就当雇工和壮工,并学会了打铁。抗战时期流亡到延安,成为陕甘宁边区农具厂的看炉工。他真心实意为抗日战争出力。在高温炉旁作业,又无隔热石棉衣防护,终日汗流浃背,从不叫苦叫累。在担任翻砂股长以后,他处处以身作则,上工最早,收工最晚,尤其在开炉时,往往连续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他努力钻研技术,改进工艺,不断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并时时注意节约原材料。他关心爱护青年工人,常把自己节约的钱交给合作社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或借给附近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深受职工群众爱戴。1942年,中共中央将其确立为典型,以建立新的劳动态度、提高生产效率为内容的“赵占魁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普遍开展起来。

——摘编自孙应平《赵占魁与“赵占魁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占魁被确立为典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占魁运动”的意义。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非洲当地被征召入伍和自动武装起来的非洲人约有150多万,还有百余万非洲民工在各反法西斯部队中从事修建防御工程、基地、飞机场,战略道路,港口码头以及随军运输装卸等工作。艾森豪成尔曾承认,英美联军在北非的胜利是与北非当地居民对希特勒集团所进行的斗争分不开的。非洲战事结束后,有45万非洲人前往欧洲和亚洲,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战场上同法西斯军队作战,数十万非洲民工在这些地区参加军事工程建筑和后勤运输。

为应对战时需要,西方殖民当局不得不放松对非洲的某些限制,允许乃至鼓励非洲燃料动力等经济部门的扩大,非洲各地的港口和机场建设、铁路和汽车运输甚至人力和骆驼运输都特别兴旺。为解决大量劳力和技术工人的短缺,殖民当局雇佣或强征众多破产农民到矿山、种植园或城市企业劳作。同时;为非洲人开办特设的行业训练班,由此,固定、熟练的工人阶层力量大大增强。随着对宗主国联系的减弱,非洲本土企业家和商人的活动范围也得到了扩大。

——摘编自顾章义《论二战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崛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非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精通帝、王、霸和强国之道,入秦后迅速赢得秦孝公信任。商鞅以戎秦之粗质,取三晋之严文,为秦国输入新鲜血液。但这也产生激烈地利益冲突,表现在文化政策上就是“燔诗书”。被焚烧的《诗》《书》究竟有哪些?必定是那些不合新法的篇章,所以《荀子·劝学》说:“诗书故而不切”。毕竟《诗》《书》也有精华部分,像《秦风》《秦誓》中都记越着秦人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这是鼓舞秦人坚持变法的精神动力,因此它们才完好地保存下来。“燔诗书”是“明法令”的手段,商鞅不惜采取“立木为信”的方法来达到“明法令”的目的。商鞅变法后,六国士人大规模入秦,谋取功业。

——摘编自马晓茵、束 江涛《〈韩非子·和氏篇〉之“燔诗书而明法令”考证》


(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产生的影响。

7 . 材料   在二战亚太战场研究领域,英国威廉·斯利姆的这本《反败为胜》早已闻名,甚至是深入了解二战印缅战场的必读之书。1942年,日军占领仰光,盟军节节败退。斯利姆抵达缅甸时,面对的便是如此灾难性的开局。无奈之下,斯利姆率领被打垮的军队进行了大撤退。逆境中,斯利姆在几乎没有任何欧洲支援的情况下,恢复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并联合中国远征军与美军绝地反击。从伊洛瓦底江到密铁拉,再到夺取仰光,一系列精彩的反攻战无不彰显他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英、中、美、缅、印五国人民联手抗日的不屈精神和顽强意志。

二战将领回忆录并不算稀有。无论是轴心国还是同盟国,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亚太战场。参与过二战的将领撰写的回忆录比比皆是。但威廉·斯利姆的《反败为胜》能够成为众多将领中的一匹黑马,长期备受该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与许多将领不同,他很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给出了他的成功秘诀,这些秘诀在很多生活的其他领域都有用。

——摘编自2021年第274期《国家人文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反败为胜》这本书被推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写作战争回忆录应具备的条件。
2022-04-1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届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天爵(12941352年),24岁经科举走上仕途,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在30多年的宦海生涯中,苏天爵因在监察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誉为“苏青天”“元代包公”。133111月,苏天爵由翰林修撰升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这是他首任监察官,在三四个月时间里,数百起错案、冤案得以纠正,许多无辜百姓获释。1349年任大都路总管,不久再任两浙都转运使,整治得法,八十万锭课钞如期收齐。1352年任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带兵平定了饶、信一带地方。苏天爵治学既渊博而又有所侧重,擅长记载,曾著《国朝名臣事略》十五卷和《文类》七十卷。他写文章擅长叙事,平易温厚,自成一家。有诗稿七卷,文稿三十卷,其他作品有《松厅章疏》五卷和《春风亭笔记》二卷等。

——据宋濂、王神《元史·苏天爵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天爵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天爵取得成就的主要因素。
2022-04-18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中国人民公认的国际友人。1928年,斯诺来到上海,作为记者,“9.18”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战线,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结识了宋庆龄和鲁迅,并接受鲁迅建议,编选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集《活的中国》,通过小说来向.

西方揭示中国的现实。193512月,“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斯诺夫妇进行了全程报道,为“一二·九”运动震动海外立下了功绩。19366月,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采访了毛主席等一大批红色中国的领导人,以此,斯诺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10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在英国伦敦公开出版,引起极大轰动。1938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真相。

1941年,斯诺回国多次劝说罗斯福总统应力促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共同抗击侵略……1970101日,埃德加·斯诺受毛泽东、周恩来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对美国发出了颇有深意的政治信号。1972215日,他在日内瓦病逝,他的部分骨灰葬在中国的未名湖畔。

——摘编自搜狐网《埃德加.斯诺在抗日战争中的传奇往事》


(1)根据材料,概括埃德加.斯诺在中国的活动经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德加.斯诺对中国的贡献。
2022-04-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3年3月15日,马克思逝世后的第二天,恩格斯就坚定地表达了保卫马克思思想、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批判斗争的决心。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实际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导师,继续参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对各国工人运动进行指导。恩格斯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思想过程中曾做出开创性的理论贡献。1890年至1894年间,恩格斯驳斥误解或诋毁唯物史观的各种观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做出系统阐释,全面和系统地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谛。恩格斯晚年以重写“导言"和“序言”的方式,对再版或新版的马克思著作进行多个方面的重要阐释。1895年3月,恩格斯根据19世纪90年代初革命实践的新变化,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策略思想作了他一生最后一次阐释,充分肯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利用普选权进行合法斗争。

——摘编自顾海良《恩格斯的思想、精神与风范》

(1)根据材料,概括恩格斯在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
(2)根据材料,简述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