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在关中地区的蓝田县,"蓝田四吕"制订和实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即《吕氏乡约》。乡约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德业相劝",对"德"进行了解释性的列举,认为"德"有二十三种表现。将"业"分为两种,即"居家"表现和"在外"表现,并延伸至"读书治田"等其他领域。二是"过失相规",规定"过失,谓犯义之过六,犯约之过四,不修之过五"。三是"礼俗相交",规定"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四是"患难相恤",规定"患难之事七",列举了七种可以请求乡人帮扶的患难类型。

——摘编自何旺旺《乡规民约的历史嬗变及其在当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1)根据材料一,归纳《吕氏乡约》的特点。

材料二   卢作孚认为,传统农民过着以家庭为核心的"两重集团生活",其中家庭是第一集团,由家庭延伸出的家族、姻亲、邻里及村社等是第二集团。这两种集团生活使得农民知熟人不知国人、知家庭不知社会、知村社不知国家、知私不知公,阻碍社会进步。因此,卢作孚主张建设"现代集团生活"。所谓现代集团生活、就是学习西方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个人超越家庭和亲朋关系,转而以依赖社会、国家为核心。"目前我们要想中国有办法,我们一方面要打破原来集团生活的依赖关系(即个人对家庭的依赖关系),创造新集团生活的依赖关系(即个人对国家的依赖关系);打破原来不合理的比赛标准,悬起新集团的比赛标准。这样就可以创造伟大的社会动力,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王翠《卢作孚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内容、总体评价与当代启示》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卢作孚主张建设"现代集团生活"的背景和目的。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乡村治理观念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都是依靠式力加以解决的。…在1914年以前的那几年里,战争迟早要爆发的想法,可能使得一些国家里的某些政治家更决去发动战争。不管怎样,民众对未来战争的预期,连同大规模的常备军,促成了这场1914年爆发的横跨欧洲的大战。不过,这场大战的出现也有其他的原因,包括国际同盟的连锁体系,德国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预期(这对英国早先形成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在法国则引起民族主义忧虑)以及在巴尔千半岛正如火如荼的种种冲突。

——摘自【美】R.R.帕尔默等著,何兆伍等译《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是一位19世纪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均势是不道德的,因为它违背了民主与民族自决的原则。在威尔逊看来,“均势现在已经成为永远令人憎恨的游戏。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它是一种古老而邪恶的主导秩序。我们今后再也不需要均势这个东西了。”威尔逊承认主权国家是不可能被废除的,但是他认为,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一样,可以用法律和制度来限制武力的使用自由主义的药方是建立起美似于国内立法和司法机关的国际制度,使得民主程序也可以应用于国际层次上。

——摘编自【美】小约瑟夫奈著,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4年横跨欧洲的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威尔逊总统对调整国际体系的设想。谈谈你对一战后基于此设想成立的国际性组织的认识。
2021-12-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战争的反思是维护和平的必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绝大多数德国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一战后)赔款、波兰走廊,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   ……对于世界大战能否避免的问题,必须进行具体的历史考察和分析,不可笼统地说能够避免或者不能避免。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把战争推到了一个……“临界点”。物极必反,今后人类已经不能再把自己的全部能力和手段都投入战争了。

——李巨廉《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观点。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给维护和平带来的启示。
2021-07-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金刚川》讲述了 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修补木桥的顽强拼搏故事。电影中部分美军台词 如下: “中国是用两根树枝吃饭的,连自行车也造不出来。”“他们的武器就像是弹弓,连苍蝇都打不下来。” “桥又被修好了,加大轰炸力度!”“出动超大型的战斗机,大范围地炸毁木桥以及工兵连的驻扎地……终于完成任务了,志愿军再也修不好了,我们也可以回国了。”“他们用身体一个叠一个,组成了桥梁。” “那不是人类能够完成的事。”“一座木桥都无法摧毁,志愿军太可怕了。”“我知道你们不信神,但你们的 确创造出了神迹。”

——摘编自电影《金刚川》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台词中提取出一句,指出其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对历史现象的评述要结合史实,准确而全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重大的问题之一,古今中外都是如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岁(196年)(曹操)用枣袛、韩浩等议。始兴屯田,裴注引《魏书》曰: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陈寿《三国志·魏书》卷一《武帝纪》

材料二   的确,我国播种面积已经达到战前标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是的,这是事实。粮食总产量在去年已经等于战前生产标准,就是说已经达到五十亿普特,这难道不是事实吗?这是事实。尽管如此,我们所生产的商品粮食却比战前少了一半,而输出国外粮食比战前少了百分之九十五左右,这是什么原因?这首先和主要是因为十月革命使我国农业的结构发生了转化,使它从生产商品粮食极多的地主大经济和富农大经济转为生产商品粮食极少的小农经济和中农经济……

——1928年5月28日斯大林和红色教授学院等大学生进行的谈话节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曹操实行屯田的历史背景和效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和战前相比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主要原因。
2020-12-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合,使这一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与此反观照,汉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展现出其优胜性。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潜下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己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内迁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并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于是斟酌旧制,奏增府一,曰台湾;县三,曰台湾、云林、苗栗;生番窟宅于台南北七百里,岁恶民千余,盗贼出没其间。土豪假防番悬金募士,抗官吏,违号令,赋税不以时至。铭传将吏分路剿抚,时亲督大队入山,南中北三路及前后山诸番皆薙(ti除去)发归化。又念足兵必先足食,于是丈田亩,茶盐、金之税,充羡府库。始至,岁入金九十万,后至三百万。因筑炮台,购火器,设军械局,水雷学堂,要以兴造铁道为纲纽,辅之以电线、邮政。穴山梁水,辟巨道七百里以通南北,台防益固。
刘铭传任台湾巡抚之日,户部忽奏请:“天下海军,十年内毋增舰炮”。铭传喟然叹息曰:“人方惎(ji憎恨)我,我乃自决其藩,亡无日矣”。鸿章争之不得,铭传遂上疏求去。去四年而朝鲜之难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为治理台湾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铭传的治台政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材料   宋朝实行募兵制,宋太祖说:“吾家之事,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盖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所以经常招募流民和饥民当兵。但在兵源缺乏时,也往往强行抓夫充军,或将健壮的罪犯刺配当兵,应募的壮丁先检阅他们的身材,再检查他们的跑跳技术和视力。检验合格后分配编入各等禁军,不够禁军标准的收充厢军、禁军、厢军都在脸上刻字,以防逃亡。在军营各级官兵之间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兵士对上有若有冒犯,便须处死或流放。兵士逃亡,则处以严刑。

宋朝对各级兵士每年或不定期地实行选拔,选拔厢军中的优秀者升入禁军,禁军中的优秀者依次升入禁军中的上军,最优秀者可升为皇帝的护卫军。对不合格的兵士则降低军种和军级,禁军的俸禄最为优厚,兵士的正俸包括料钱、月粮和春冬衣服等名目,逢朝典还有大小恩赐,戍边的兵士加给银鞋钱、薪水钱、给装钱等。厢军的待遇一般较为微薄.

                                一一摘自张色之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兵役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兵役制度的影响。
2020-09-1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期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三段材料均为孙中山的讲话摘录)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不是复辟与共和之争,而是真共和与假共和之争;今日真复辟者少,假共和者多。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的演说

材料二: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内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

——1918年孙中山《辞大元帅职通电》

材料三:现在是拿出鲜明反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来唤起民众为中国民族独立而奋斗的时代了!不如此是一个无目的无意义的革命,将永不会成功。

——孙中山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假共和”是指什么事情?对此孙中山采取了什么行动?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情?孙中山认识到了什么问题。这一认识有何局限性?
(3)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态度有何转变?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2020-08-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鸿章大事年表

                                                       生平事迹

1864年        率领淮军各部攻入常州,大肆杀戮太平军。

1867年        授为湖广总督,仍在军营督办剿捻(指捻军,北方农民起义军)事宜。

1872年        设轮船招商局。

1876年        派福州船政学堂学生出洋学习。

1880年        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

1882年        奏报试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5年        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

1895年        被授予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

1896年        赴俄参加沙皇的加冕典礼,并顺带周游欧美列国。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

1898年        分别与德国、俄国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和旅顺、大连租借条约。

1901年        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逝。

——摘编自梁启超:《李鸿章传》


(1)据材料,归纳李鸿章一生的主要事迹。
(2)李鸿章晚年曾自嘲是大清这间破屋的“裱糊匠”,对此你如何理解。结合时代背景,评价李鸿章的一生。
2020-08-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