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954年宪法体现哪两大原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途岛地处太平洋航线的中间,战略位置重要,受到日美双方的极度重视。早在1942年3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就计划在日本海军占优势的情况下进攻中途岛,威胁夏威夷。当时,日本舰队拥有8艘航空母舰、2艘水上飞机母舰、65艘驱逐舰、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21艘潜艇,连同后勤船只在内,总计200多艘;而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能集结的仅有3艘航空母舰(上载233架飞机)7艘重巡洋舰和1艘轻巡洋舰、17艘驱逐舰和19艘潜艇。如果日本人集中使用兵力,中途岛的胜利将唾手可得。1942年5月5日,日本大本营批准了山本的作战计划。但美国通过1942年5月8日截获的日本海军电报密码,破译了日本进攻中途岛的密电,采取了必要的防御措施。在这次战授中,日本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1艘、飞机300多架,死伤3200人,其中包括几百名优秀飞行员;而美国只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47架飞机,死伤307人。中途岛海战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以来的第一次惨败。自此,日美海空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改变,日本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
2019-07-1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糖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问时,对毛泽东做了这样的评价,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1)材料一中邓小平认为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之。

材料二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如何理解材料二对邓小平的评价。

材料三   一定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

——习近平


(3)上述三则材料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材料四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代著名抗倭英雄戚继光在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中,曾用一篇《望阙台》表达自己满腔热血。失志报国的赤诚之心,崇高的爱国情怀让这首诗充满了感人至深的魅力。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两位矢志报国、具有爱国情怀的科学家的名字。

2019-05-2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政府攻击共产主义,认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材料二   1943年发表的《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秩序安排的设想。

材料三:战后初期苏联努力构建周边安全带,在东欧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竭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1)材料一反映了美、苏关系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三反映了美、苏的什么矛盾?
(3)美苏矛盾激化对世界格局和世界形势造成哪些主要影响?

2019-05-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漫画反映了这些国家在哪次会议上的争吵?会议最后签订的是什么条约?
(2)根据条约规定,会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叫什么?
(3)漫画中的对话,揭露了三国对于战后世界新秩序的哪些基本想法与争论。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3: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2反映了罗斯福的什么政策?其本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材料3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019-04-20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秦始皇对法治高度重视,将法治理念贯彻到秦帝国的政治实践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秦始皇继承前代的法治传统,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政治准则。从新出土的秦简看,秦始皇编纂的成文法典内容丰富,体系庞大。他将法律、法令公布于众,进行法律的普及工作,使更多的人知法守法。在秦始皇时代,军政大事和百姓日常生活,都有法律进行规范,一定程度上真正实行了法治。秦法要求官吏必须精通法律,依法办事,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实行责任追究制,奖勤罚懒,劝善惩恶,这对秦统一的巩固和政治控制是极有好处的。

——摘编自马平安《中国传统政治的基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秦始皇推行法治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继承的“法治传统”。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秦始皇推行法治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2019-04-01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材料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在危机解决过程申,美国竭力主张动用武力。苏联由于国内局势以及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减弱等原因,在危机不断恶化的形势下仍企望出台阿拉伯范围解决危机的方案,反对使用军事力量。最终美国以联合国多国部队名义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并迅速取得胜利。海湾战争的胜利不仅使美国进一步控制了西方能源的生命线,还使美国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美国从以往的在阿以冲突中偏袒以色列的单一角色转变为整个中东事务的主导者,而苏联则从力不从心到由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这标志着苏联同美国争夺中东历史的结束。

——摘编自史朝军《冷战时期美苏对中东的争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湾危机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海湾战争对国际形势走向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