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17世纪的英国不仅在天文学上成绩卓著,在其他许多方面也令人注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沿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开拓的成功道路,到达最后的圆满成功。牛顿从自己的运动三定律(前两条定律该归功于伽利略)出发,证明开普勒的三条定律相当于下述定理……他于是得以提出他的定律:一切物体吸引其他一切物体,这引力和两个物体的质量沉积成正比,和距离平方成反比。由这一定律能够把行星理论中的全部事情推断出来。

----整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历史家无法替护国公或篡位者克伦威尔一解说,况且他之所行,不一定是他之所知(所以他动称天命)。只是在研究资本主义在17世纪英国展开的程序上讲,以陆军少将代替主教和大主教,唯物主义的气氛浓厚,即算军事统治不符人望,也没有产生反动的效果,仍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以不奉伦威尔专政时期,有将一个新兴现代国家的侵略性格向外发扬到极端的形势。这9年之间,英国几乎无时不在征战之中……在共和与护国将英国海军的地位推到极峰

---整编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前两条定律该归功于伽利略”的具体含义,指出“这一定律”的名称并例证“由这一定律能够把行星理论中的全部事情推断出来”。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克伦威尔护国公时期的对内政策角度,说明其统治“没有产生反动的效果”。②以克伦威尔时期的对外行动为侧,分析他如何“将英国海军地位推到极峰”。
2021-02-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2 .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某校历史小组举办了“共和国六十年发展历程”学习纪念活动,并向全校同学提出了问题,征集优秀答案。
(1)上海中共一大会址解说词引用了毛泽东的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结合史实说明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2)来到当年井冈山会师的地址,当地导游说:“如果说上海把马克思主义接到中国,那么我们井冈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写出你的理由。

(3)请对下面老照片上的“解说词”作解说。

(4)在报刊中,经常会看到右边的栏目设计。请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栏目撰写内容介绍(至少3条)。
2020-02-0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09-20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综合练习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丁积,字彦诚,宁都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新会知县。其时,新会为“广藩巨邑,素号难治”。丁积积极提倡洪武礼制,挑选耆老教导百姓,又召集游手好闲者到县衙,每天读朱熹编纂的启蒙读物《小学》,并为他们解说。民间有信巫信鬼的陋俗,丁积毁淫祠、禁妖巫,对节烈义士极力表彰宣传。他还规定婚礼标准,不准“超前”消费。宫中受宠太监梁芳的弟弟梁长横行乡里,高利盘剥,强索过倍。丁积将梁长的高利贷借据全部烧毁并将其逮捕下狱,使权豪们再不敢胡作非为。当时百姓为赋外增加的“月供钱”所苦,甚至有贫困人家被逼卖儿卖女。丁积明令将其废除,并下令除正常赋税外,不得再向百姓收取一文钱。《明史》和《宁都直隶州志》为其立传,以记述其生平均业事迹。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模范知县丁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积治理新会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丁积受到后世推崇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列材料:
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九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见下表)。

注:以上各项,上等为15分,中等为10分,下等为5分。
(其中,私生活及机遇两项另有加减分——私生活上等加2分,下等减2分;机遇上等减15分,下等加5分。)
“本性”指仁厚,“机遇”指国运及个人得位之机会。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注中各项得分的解说,算出康熙皇帝的得分。
(2)康熙帝“本性”的打分是“上等”,而尊重各民族文化是其表现之一。请举三例,说明康熙帝对汉、蒙、藏民族文化的尊重。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在当时“应变”一项所指的史实。
2016-11-18更新 | 9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认识到)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起,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岩仓使节团的出访,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
──《大国崛起》解说
(1)你怎样看待材料一中“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战争使俄国“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措施简要说明。
(3)转折点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请在表1中标有英文字母A、B、C的空白处填空
表1:19世纪俄日中的历史转折
改革人物
改革任务
历史地位
证据理由
亚历山大二世
A
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明治天皇
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
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B
光绪帝
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C
2016-11-27更新 | 2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6 . 口述历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   

口述内容口述人
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MCX
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TCK
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DJT
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YFY

——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
(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3-05-28更新 | 486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示范性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秦汉史》和《国史大纲》是学者钱穆的两部重要历史著作。但两书对西汉政制的解读全然不同(如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实解释
《秦汉史》(1931年,作者时年36岁)《国史大纲》(1940年,作者时年45岁)
设“五经博士”汉武之置五经博士;犹始皇之焚博士官书,以吏为师,统私学于王官之制也,亦未出亡秦之牢笼。武帝罢黜百家,只立“五经博士”,从此博士一职,渐渐从方技神怪、旁门杂流中解放出来,纯化为专门研治历史和政治的学者。钱穆称士人政府为“中国式的民主政治”,而“设五经博士”被其视为“士人政府”的成因。
儒生公孙弘的任用武帝时,“朝廷儒者实犹未盛”, 大臣之任用“仍不出往者军功得侯或嗣封之例”,“儒生惟公孙弘、儿宽,俯抑取容(迎合取悦)而已”。“武帝始相公孙弘,以布衣儒术进,既拜相乃封侯,此又汉廷政制一绝大转变也。其先惟军人与商人,为政治上两大势力,至是乃一易以士人,此尤见为转向文治之精神。”

——摘编自张耕华《解构历史书写的一种尝试》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两本著作的解释有何不同?
(2)分析材料,谈谈影响其不同解释的主要因素。
8 .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征服的扩大,帝国的逐步建立,他才感到要想征服、统治这广袤之世界,就必须对形形色色的当地民族作出让步。他到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让步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公元前3世纪是希腊化文明的形成期。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以及后来分离出去的帕加马、巴克特里亚,这时进入了稳定发展、相互竞争的“治天下”时期。

——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明的形成、影响与古代诸文明的交叉渗透》

材料二   这一社会差异的严重性在俄国赢得对拿破仑大军的巨大胜利之后变得明显。1815年至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当他们回到俄国时,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起义不幸地失败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于西欧普遍的生活环境,更准确地说,俄国缺乏商业、工业。那时存在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被束缚的、无生气的农奴群众,即通常所说的“黑民”与处于社会顶端的贵族和宫廷。因而,种种改革和十二月党人所向往的西方式社会皆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印度几个师在西线和美索不达米亚作战;许多身着法国制服的非洲人在法国北部作战;大批的中国人和印度支那人在后方的劳动营里服劳役。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作出让步”在波斯地区的表现。指出“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中位于西亚的王国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说明“拿破仑大军”对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战争本身……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请结合战后印度斗争史实说明殖民地居民“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恭顺”。
9 . 中国宫殿是建筑中的精品,它的修筑及留存,具有复杂的象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这座比颐和园大一倍的皇家园林,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休息场所。它融合了很多蒙古西藏的民族风格,其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蒙藏等各种上层人物进入山庄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它兴建后,成为中国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据人民版《世界文化遗产》、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慈禧太后挪用二千四百万两白银的海军军费,建造了颐和园。仅修筑德和园,就历时三年,耗费七十余万两银子。为了赶在慈禧六十大寿之前竣工,德和园的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可是战争的步伐迈得还要快些:这一年的七月,中日甲午海战打响了。

关于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②宫殿修筑有利于巩固统治,也可能误国扰民。

——摘编自陈文海主编《世界文化遗产导论》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承德避暑山庄的功能。康熙帝为了团结蒙藏人民,采取了哪些“修得民心”的举措。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于哪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太和殿为例加以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22-04-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人类的和平之路尽管有过挫折,但人类对美好、和平与友善的追求,从来没有改变。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的奥林匹克运动只是一种祭祀活动,到了公元前 1000 年左右,才开始举办正式的竞技活动,此时的项目很少,仅限于跑步。一直到公元前 776 年,奥林匹克竞技会发展成为全希腊的盛会,比赛项目也增加了很多。运动会每 4 年一届,定期举行,届时人山人海,盛况空前。奥运会不仅仅是一个体育盛会,也是人们向往和平的表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增加了冬季奥运会项目和残疾人奥运会项目,充分体现了奥运会的精神:贵在参与。奥运会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 奥运会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和平。

—— 摘自赵彦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材料二     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极一时,自然有不少有识之士为建立人类和平而努力着。但这种和平主义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解读,他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这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的和平。西方国家许多人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其实是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 1914 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是过于苛刻了;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怒,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这就是当时有些人所持的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既有真理又有误解。

——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下,1870 年起)》

材料三     2005 1 24 日,联大举行了一整天的特别会议,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 60 周年。这是联大首次为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专门举行的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开幕词中说:邪恶得势正是因为好人无所作为。历史悲剧绝不能重演,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防止因意识形态而引起的仇恨以新的形式在今天复活。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对犹太人的,而是对所有受到这种威胁的人。

—— 改编自高中教科书《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奥林匹亚遗址的主要功能。结合所学,从“人们向往和平”的角度阐述奥林匹亚竞技会期间当时希腊各城邦间的共同约定。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一战结束后不久“有识之士为建立人类和平而努力”的若干事例 ,并简析 20 世纪 30 年代英法领导人因为坚持这“一整套和平与容忍的思想”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例,概述二战后人类为了不让“历史悲剧”“ 重演”而采取的举措或反思行为,并扼要说明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2021-06-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