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对士人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透露了经世致用的意识
2023-10-23更新 | 32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黄仁宇说:“过去曾有不少读史者,以光绪帝不能毅然下决心清算慈禧太后为憾。殊不知皇帝之存在,并非因藉之以富国强兵,而是君临天下,作忠臣孝子的表率。要是他放弃了传统的使命,也等于否定了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制约光绪没能“清算”慈禧太后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制度B.清创祖制C.宗法制度D.性格怯懦
2021-05-15更新 | 13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届新疆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裴秀,字秀彦,魏晋时期河东闻喜人,晋灭魏后出任晋朝司空(相当于宰相)。他领导和亲自参与,在详细考证古今地名、山川和疆域的基础上,历时数年完成了历史名著《禹贡地域十八篇》。他在该图序言中提出了“制图六体”:“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辩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今天地图学上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裴秀几乎都考虑到了。在裴秀之前不久,有人绘制了一幅《天下大图》,规模宏大,据说“用缣八十匹”,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不便携带、阅览和保存。于是裴秀运用制图六体的方法“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缩绘成约为一百八十万分之一的《地形方丈图》,这样就简便了。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学纲要,也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他绘制的《禹贡地域十八篇》是当时中国最精详的历史地图集。他开创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裴秀与欧洲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摘编自陈连开《中国古代第一部历史地图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照抄原文不得分)
(2)根据材料,概述裴秀被称为古代地图学史上“灿烂明星”的理由。
2020-10-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测验(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一个政治革新的时代,拿破仑是法国最具创新理性的人之一。他把统一的法典强加给被征服者。《拿破仑法典》仍是他最令人敬佩的遗产,构成欧洲大部、拉丁美洲、次撒哈拉非洲的公民法乃至刑法的基础。他使教会臣服于国家,命令放弃古代君主制和共和制。他呼唤出新国家,改变了旧国家的边界,把宪政强加于从没有宪政的地方。他随心所欲地更换贵族,贬抑世家大族,提升新家族。对穷人来说,他是实现法国革命理想的人;对富人来说,他是驯服法国革命的人。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在“法国最具创新理性”方面做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取得这些贡献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40年7月7日,日本公布《奢侈品等制造贩卖限制规则》,禁止制造绢制服装、戒指、领带及各种宝石类装饰品,禁止女性烫发,提出“奢侈是敌人”的口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提出“把纤维变成战斗力”的口号。1940年代,日本各地都出现抢购日常生活用品的风潮。

1943年日本通过《关于确立战时国民思想的基本方案纲要》,“动员学者、思想家,阐明皇国之道。消除学问、思想中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彻底确立以真正日本精神为基础的各种学说,并渗透于实际的教育教化中”。1943年,在内阁情报局第二部制定的《报刊等刊载限制事项》中,提出报纸、广播等媒体应重点宣传“我国是东亚轴心国家,而其他国家是卫星国家,只有依靠我国的领导或培养才能获得发展”。

——摘编自史桂芳《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形成及原因》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
2020-10-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测验(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朝政府深切关心丝路路政建设。近年来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多有揭示,唐政府在丝路沿线设置驿馆,配置驿马、驿丁,以供往来官员食宿之需要。丝路沿线,唐朝政府设军置守,从戍、烽、铺到守捉、军、镇,组织严密。为纠察奸宄,唐朝政府对“丝路”上来去行人颁给“过所”。行人通过关戍、守捉,必须勘验过所,这是汉代以来就实行并取得效果的一项制度。既表现了唐朝政府对人民的严密控制,也说明在丝绸之路上只要有“过所”在身,即使迢迢千万里,也可以通行无阻——据出土文书,唐代在西州设有“长行坊”。这是一种官办运输机构,运输工具有牛车、长运马、长运驴等,又称“长行转运史”。为供应丝路沿线所需给养,自汉代以来,一项成功的政策就是实行屯田。唐代屯田同样取得巨大效果。伊州、高昌、安西等处,都是当年重要的屯田基地。反映屯田状况的吐鲁番出土文书数量颇多,很明显,没有屯田作后盾维持丝路行政管理机构,确保沿线驻军、驿馆开支,满足使节、商旅需求等,都是很困难的。

——摘编自王炳华《大唐丝路国之重器》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丝绸之路”路政建设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4年9月,严复在给熊纯如的信中说:“德意志联邦,乃不幸居于骄王之下,轻用其民,以与四五列强为战……顾计所不及者,英人之助比、法也,列日之致死为抗也,奥人之节节失败也。至于今,曩所期于半月十日之目的,乃遥遥而犹未达(谓巴黎之破),而比、法乃皆迁都矣,英人则节节为持久之画,疏通后路,维持海权,联合三国,不许单独媾和。”1917年2月,严复明确主张对德断交,并认为若坐失对德宣战良机,甚或一无所得,两不讨好,将贻害无穷。严复学贯中西,前期着力对西学译介工作,后期对西方文明尚武、自私的揭露。从谴责战争的罪恶走向反省西方文明的缺陷,再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严复这些对西方文明的批评言辞,与战时在西方出现的西方的没落的声音相似。

——摘编自欧阳哲生《严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对一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一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对中西方文明反思的意义。
8 . 在柏林墙倒塌30年之际,德国社会有两张“面孔”:原西德各州的繁荣和东德各州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德国是欧盟的第一大经济体,但繁荣的柏林周围到处都表现出社会失衡。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德国
A.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B.再次面临严峻的分裂危险
C.统一后的融合之路艰辛漫长D.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矛盾
2020-08-26更新 | 532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2020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升平三年(359年)八月,苻坚以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王猛与御史中丞邓羌通力合作,全面彻查害民乱政的公卿大夫,一鼓作气,无所顾忌,弹指之间即将横行不法的权贵二十多人铲除干净。“于是,百僚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遣”,令行禁止。王猛在接受司隶校尉等新职务之前,曾力荐在职官僚苻融、任群和处士朱形等人,使他们各得要职。他帮助将坚创立了荐举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才尽其用、官称其职”的新局面日益形成;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也为之一变。在王猛的倡导下,前秦恢复了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广修学宫,聘任学者执教,并强制公卿以下子孙入学。这期间,前秦政府征调豪富僮仆三万人开泾水上游,凿山起堤,疏通沟渠,以灌溉梯田及盐碱地,“百姓赖其利”;又通过召还流民、徙民入关等途径增加农业劳动力,并注意节约开支、降低官僚俸禄、减免部分租税,以减轻人民负担。前秦政府还经常派员巡察地方。史载,当时秦境安定清平,家给人足,“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贾贩于道”。

——摘编自《晋书持坚载记>《晋书,王猛载记》


(1)根据材料,概括王猛革新的背景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王猛革新的意义。
2020-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疆高三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材料 1938年是中国遭受西方大国孤立的一年.同时也是苏联外交所倡导的集体安全政策落空的一年。在远东,日本实际上已成为东亚霸主,并且还觊觎伯利亚、东南亚和南亚。而英法为了保持其远东既得利益,决定牺牲中国来拉拢日本,对日忍让、妥协甚至纵容其侵略诱使日本”北进”,使苏日两败俱伤。面对共同的敌人和一日三变的国际环境,中苏逐渐走向联合。南京失陷后,日军加紧进攻武汉,国民党政府意识到在国际上实现联合英美制日这一目标已不切实际,因此联苏制目成了当时中国外交策的重心。而在远东援助中国住日本,力避东西两线作战也成为苏联远东战略的中心。1937年底,中国向苏联提出由其供应20个师之武器装备的要求,经协商,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装备20个师之用的重武器。随着苏联援华军火送到中国,苏联技术专家和军事顾问也华指导武器装备的安装维修并参与作战计划的拟订。南京失陷后,大批苏联志愿飞行员驾机来华助战,同中国飞行员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武汉作为苏联空军志愿队的主要基地,中国空军与苏联空军志愿队在这里并肩作战,曾多次大败日本空军。

——许小青项海《苏联与武汉会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苏联援华的作用。
2020-05-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新疆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