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图为漫画《荒唐的伴侣》,漫画中希特勒和斯大林举行了婚礼。该漫画讽刺的是(     
A.德意日法西斯的结盟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C.英法制造慕尼黑阴谋D.大国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2023-01-06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观察《二战后初期的美、苏、欧关系》的漫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美苏对峙严重威胁战后欧洲安全B.欧洲在美苏对峙中立场摇摆不定
C.整个欧洲在美苏对峙中倒向美国D.美国控制了欧洲建立起单极世界
3 . 观察下图,下列对漫画中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B.苏德战场的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
C.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D.德国在反法西斯同盟进攻下正走向灭亡
2021-05-11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在1934年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树后人物代表德国,法兰西女士在抚摸、讨好大熊。下面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英国奉行扶德抑法政策B.苏联模式受到西方国家青睐
C.苏法对德实施绥靖政策D.法国拉拢苏联维护自身安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布达拉宫与大昭寺既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也体现了藏汉人民民族团结和友好交往,证明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下可以成为其佐证的是
①布达拉宫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最终建成的
②四大部洲是典型的藏式寺庙建筑风格
③大昭寺四周墙壁上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等壁画
④大昭寺前矗立着——块刻有汉、藏两种文字的“唐蕃会盟碑”,是汉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十年间,为了化解统治危机,最高统治集团与地方督抚联合推行“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初行地方自治。1909年,除新疆缓办外,全国21个行省的代议机构一谘议局全部成立,县级代议机构一议事会也陆续成立,1910年,中央代议机构一资政院成立,这些机构具有中央、省、县三级议会代行机构的职能,在皇权官权之外另立一个政治重心。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自治者,与官治相对待而言,无官治,则无所谓自治,自治之事源于国权,国权所许,而自治之基乃立。由是而自治规约,不得抵牾国家之法律,由是而自治事宜,不得违抗官府之监督,故自治者,乃与官治并行不悖之事,绝非离官治而孤行不顾之词。”“万事非财不举,地方自治既不能动用国家正款,则于旧有公款公产而外,不能不别开筹措之途。然若漫无限制,则浮征滋费,势所难免,而甚者会敛逾等,或至与国税相妨,则尤与自治宗旨相反。”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对于清廷的改革,1906年《东方杂志》发表如下看法:“假文明之面目而增其附和之程度”。“则数年以内形式毕具而腐败危险将视昔而甚。"1907年,《中国新报》刊发《国会与地方自治》一文指出:“欲普及地方自治,须速谋开设国会",忽视国会,“亟亟地方自治,不惟足以阻谋开国会者之气,而又将有危乎吾国家者在也。”革命党人认为:“苟只为设一自治局所,何则有利于人民耶?”“筹办宪政,就朝廷一方面而言之,则挽救危亡之局在是,图收富强之效亦在是。就人民一方而言之,则恢复国有之权利在是,造就国民资格亦在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推行地方自治的目的和具体表现。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在“新政"中推行的地方自治政策。
2021-08-3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扩散自由贸易的相关大事记略

1824《英普条约》签订,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所征关税平等。
1840年代英国取消本国的贸易保护,同欧洲各主要国家订立互惠关税协定,绝大部分进口商品不予征税,并基本上废除出口税
1850年代荷兰、丹麦、瑞典、俄罗斯等国降低英国输入商品的关税水平。
1860《英法条约》签订,法国放弃一贯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用最惠国条款等办法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
1860年代英与意大利、荷兰、意志诸邦签订通商条约。随之,法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德意志诸邦、西班牙等签订通商条约。签约双方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放弃贸易歧视

--根据[]杰里·本特利   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高德步《世界经济史》等汇编

材料二



                                          德军在西线的进攻

“根据元首的命令……向阿拉斯西北方向进发的德军暂时停止行进,在朗斯-贝蒂讷-艾尔--圣奥梅尔--格拉沃利讷(水道)一线待命。在西翼,所有机动部队停止前进,让敌人直面上述这条精良防线。”

     --德军统帅部,1940.5.24


(1)根据材料一,指出自由贸易关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意义。
(2)阅读材料二“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图,概述敦刻尔克之战的历史过程,简要指出该战争的后果。
2022-03-1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8 . 图1、图2为南北朝时期的文物图片,由此可知

图1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浮雕北魏《皇帝礼佛图》 图2 河南邓县南朝墓出土“军人着绔褶”画像砖
A.北魏汉化改革彻底B.华夏认同观进一步发展
C.胡服更具有实用性D.民族交融助推服饰变迁
2021-04-20更新 | 3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9 . “壽”(寿)字上部以一个老人的形象表意,西周金文、《诗经》皆用为长寿之义。金文下方多加“又”或“口”寓意举起酒杯向老人献酒祝其长寿。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将此字结构完美地体现在某一皇家园林作品中。仔细观察如图,图中的
A.“壽”字布局,表达了康熙皇帝对其母亲的祝寿之意
B.甲乙是前山景区两条轴线,起到统领前山景区的作用
C.乙轴线上自北向南排序有四大部洲、智慧海、佛香阁
D.丙处以柳色遮挡围墙,将园外的山、塔纳入全园画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1年,当俄国诗人普希金得知拿破仑去世后,写下了一首长诗《拿破仑》:

……

赞扬吧!他给俄罗斯的人民,指出了崇高的命运;

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却把永远的自由遗给世人。

——摘编自李宏图、郑春生、何品《拿破仑帝国·前言》

材料二   无论是1802年的《亚眠条约》,还是1807年的《提尔西特和约》,都基本承认了法国业已夺取的领土和享有的优势。但拿破仑欲壑难填,他不仅要牢牢地占有“自然疆界”,还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他不满足于做法国的第一执政,而要做与中世纪查理大帝相媲美的“皇帝”。……他不断打击和削弱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受法国控制的莱茵联盟。他不断收紧“大陆政策”的绳索,不仅激起了伊比利亚半岛人民的起义,也使得沙皇亚历山大与之分道扬镳。……当他在俄罗斯铩羽而归、帝国已分崩离析之际,他仍拒绝梅特涅的条件。所有这一切,不仅将更多的国家推向了法国的对立面,也最终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入侵对俄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