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
2 . 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南朝宋、齐的都城)的样式。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B.对外开放C.厚古薄今D.民族融合
3 .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4 . 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的实质是
A.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长期并存
C.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
2021-10-13更新 | 1686次组卷 | 5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2021-10-03更新 | 777次组卷 | 10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560年,北周宇文邕为帝,是为武帝。572年,宇文邕杀宇文护,亲自掌权。周武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他掌权后,做了许多改革,如整顿吏治,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地主,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积极训练军队。他还发动对佛、道二教的打击,烧毁大量佛像和佛经,强制三百余万僧尼还俗,寺院占有的大量田地被没收,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要向国家纳税服役。

——张岂之《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卷)》


(1)根据材料,概括北周武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周武帝改革的作用。
2021-07-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10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渡过鸭绿江。中朝军队经过三年的奋跋,共歼敌109万人,其中美军39万人,击毁击落敌机1.2万架,迫使美军三易主帅,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战争中涌现了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烈士,与此同时,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和制订了“边打、边稳、边建”的国民经济恢复的方针。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
2021-07-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人在1992年编写《冷战以后》一书,明确提出,“要反省和平主义的态度,一国和平主义已经没有市场了,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只有将经济和军事密切结合起来”。这反映了日本意图
A.摆脱战后体系束缚B.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树立军事强国形象D.捍卫国际和平安全
2021-07-2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下·北京西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
A.华盛顿B.孙中山C.拿破仑D.甘地
2021-06-23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人说他“一个人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他曾说:“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用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在于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同年10月处美留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钱学森得知这一消息,知道中国急需科技方面的人才建设祖国时,他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渥生活回到中国。由于美国政府的阻,直到1955年钱学森才完成艰难的归国略,1958年正式入党。回国后,钱学森立即投入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开发工作。1953年,钱学森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1954年出版《工程控制论》。1956年,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带领着科研人员,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国难,用4年时间研制发射成功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又用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导弹,此后又用两年时间,于1966年使我国有了导弹核武器。短短10年,我国导伴核武器得到了飞发展,取得举世马目的成就,身于世界强国之列。钱学森一生不忘“振兴中华”的诺言,他一生成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替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人民出版社《初心一共产党员纪念册》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钱学森“一腔热血只图报国”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阻挠钱学森归国的目的。谈谈钱学森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