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2023-05-29更新 | 189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适应练习(二)历史试题
2 .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秦始皇(     
A.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B.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C.统一了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D.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2022-12-09更新 | 334次组卷 | 4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下,正义需要仔细辨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593年,西班牙神学家维多利亚明确提出了反对否认异教徒在自然法上的一切权利并将其单独视为征服对象的观点。据此,他斥责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的行为是掠夺行为。维多利亚还认为,自然法认可所有人的沟通和交流的权利,如果印第安人对这种权利加以否认或进行阻碍的话,或者,如果印第安人否认自己有接纳基督教传教士的义务的话、那么这些行为便构成了对其进行战争的正当理由。

材料二   下面图一:193955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海军航空兵对重庆实施轰炸(炫耀战果)。日本陆海军曾多次对重庆等其他不设防城市进行大规模空袭,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下面图二:日本政府招募少年飞行兵的广告。画面背景是1942年,美军杜立特飞行队在对东京实施首次轰炸时,轰炸机扫射中曾经杀害过儿童。


根据当时国际法,在明确知道目标为学童和平民的情况下仍然实施射击的话,那么学童的死亡便不能被视为附带损失,反而甚至可以以故意无区别攻击构成战争罪为由追究相关行为人的责任。

——上述材料摘编自加藤信行、植木俊哉等编著《图解国际法》


(1)概括材料一中维多利亚的观点并予以评价。
(2)依据材料二,提炼当时国际法关于战争罪的定义,并据此分别评判日本战争宣传。
2022-12-0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文明演进史,就是一部充满改革风雨的社会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宋至晚清近800年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议以否定为主。

一是北宋朝廷南渡以后,宋高宗命重修《(宋)神宗实录》,“唯是直书安石之罪”,后人评“公(王安石)之受秽且蔓延与千万世,尤奠基与此书”;

二是宋理宗在淳祐元年(1241)下诏,以周濂溪、二程、张载、朱熹五人从祀孔庙,“王安石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此三语最为万世之罪人,岂宜从祀孔子庙庭,合与削去,于正人心”。

——摘引自李华瑞《九百年来王安石变法评议的演变和发展》

材料二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梁启超的《王荆公》初次印行,后约有十种版本行世,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肯定性评价为大多数人所尊奉。在国民政府的提倡和支持下,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研究形成的高潮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对王安石变法的评议以否定为主的原因。
(2)南宋以来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褒贬议论,是一桩几经变动而又难以了结的历史公案。通过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2-11-0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会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3世纪初,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这体现了(       
A.等级君主制得到确立B.《大宪章》法律至上的原则
C.主权在民概念的实行D.封建贵族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权
6 . 下表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部分)表,其反映世界文化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国家埃及希腊伊拉克中国
文化遗产金字塔神像巴比伦空中花园万里长城

A.民族性B.世界性C.多样性D.包容性
2022-10-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考模拟(1)历史试题
7 .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44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海外竞争日益激烈,欧洲列强彼此怀疑和相互敌视,担心输掉竞争就意味着本国的衰弱甚至灭亡。他们都把本国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建立在削弱对手的基础上,信奉一种弱肉强食的普遍原则。这说明一战前列强矛盾加剧(     
A.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B.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
C.使民族主义情绪逐渐高涨D.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脱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立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要志愿者的和平队,隶属于国务院的行政机构。美国将和平队派遣到发展中国家,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美国意在(     
A.推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和平演变B.输出美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
C.促进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交流D.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基础建设
2022-09-17更新 | 18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提出了一整套培养公职人员的办法,努力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首先,他针对学校教育空疏腐败的现实,提出以“尚实用”为原则来培养人才,其教育内容具体来说则包括德性的养成及处理具体政务能力的培养。其目的显然是培养政治精英或国家治理者。王安石建议,在进士考试中,取消诗赋、贴经和墨义,改为经义和策论。在人才的任用上,他再次强调了德才兼备的传统观点,认为应以个人德才的高低为依据,在社会有序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公共治理功能。他积极推行高薪养廉的制度以遏制腐败。他还提出利用礼法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保障。两者结合既是减少改革阻力的“托古改制”,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礼、乐、刑、政的使用保证国家治理结构有序运行的创新尝试。

——摘编自宋丙涛、张庭《历史教训与当代启示:王安石变法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公职人员培养思想的特点并简要进行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