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杨天石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 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 的、大胆的尝试。对《临时约法》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封建制度的结束B.总统颁布的命令可以直接生效
C.明确了主权在民的原则D.民族认同观念深入人心
2022-11-2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非战公约》关于“战争”的使用是比较笼统的,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同时,关于禁止战争的措辞本身是不明确的,如果要禁止战争,应当要禁止一切形式的战争,如武装干涉、封锁等,但是公约却避而不谈。该学者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强调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B.进一步完善了集体安全机制
C.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有限D.加剧了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
3 .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改革过程往往也充满着曲折与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诏迁治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引自《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0日的103天中,教育、行政管理、工业和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约40到50项变法法令很快陆续颁发。虽然光绪帝和康有为全力推行改革计划,但却受到大多数中央和省级高级官员的抵制。如省级机构,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都漠视或者延误改革法令。这些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敢于挑战和藐视皇帝的命令,是由于他们完全清楚,真正的国家权力不在皇帝手中,而在并不赞成改革的皇太后慈禧的手里。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改革措施的重要历史意义。
(2)从近代中国到当代中国,改革一直在路上。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回答(在以下两小题中任意选择一个作答即可)
①简述戊戌变法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意义,并根据材料概括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②“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回顾历史,列举改革开放40年来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宪问》:“一匡天下”
《墨子》:“一同天下”
《孟子》:(天下)“定于一”
《荀子》:“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服从”

材料二   这一制度创始于商鞅变法之时,当时大约有十几个爵级。爵级上附丽着各种特权,如授予田宅、赎罪减刑等;还可享受多种与平民不同的礼遇,比如爵高一级,坟头就可以多种一棵树之类,依商鞅之法,即使出身贫贱,只要斩获一个敌方军官的首级,君主就赐爵一级;斩获两个,君主就赐爵两级,所以关东诸国称秦为“尚首功之国”,按照商鞅的规定,即令是宗室成员,如果没有军功,也要从宗室名籍中除名。

——据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中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主张形成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该制度的名称并说明实行该制度的历史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     
A.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一战中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D.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冷静地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摘编自唐纳德·基恩《明治天皇:18521912

材料二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怎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3)如何理解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并举一例说明。
2022-08-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同样是打破血缘贵族政治,梭伦突出的是按财富划分社会等级,商鞅则按照军功划分政治地位;前者承认并鼓励私人创造财富,后者则引导国民埋首农田或扑向战场。商鞅变法后,很多平民开始走向政治道路,张仪、吕不韦、李斯等来自他国的移民跻身卿相,在这一点上,商鞅变法比梭伦改革要更彻底。这种社会层级过度平面化的政治使王权也受到挑战,只有通过不断强化君主权威才能阻遏混乱、维护秩序。而雅典濒临海洋,以工商业立国,居民也多是来自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移民,人口约20万,这样的小城邦更容易实行民主制。

——摘编自张国刚《商鞅的变法之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的性质、内容、依据、程度、结果中任选三个各方面,说明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在重构社会等级秩序方面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时两国的经济基础、思想氛围两个方面,简析造成两场变法重构的社会等级秩序截然不同的原因。
2022-08-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一战爆发后的第一年,英国对拉美的投资降至37亿美元,法国对拉美的投资降至12亿美元,德国对拉美的投资则丧失殆尽。同时,参战各国对原料和粮食的需求大为增加,拉美各国的工农业生产一度出现繁荣局面。由此可知(     
A.一战使拉美完全摆脱了欧洲的经济钳制
B.欧洲各国经济大幅度下降,失去了对拉美的殖民控制
C.一战使拉美各国民族工业停滞不前
D.拉美民主革命与改革条件逐渐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末以前,美国妇女活动主要限定于家庭之中。20世纪40年代以来,白人妇女、印第安妇女和非裔、亚裔妇女大量参与社会劳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B.种族歧视观念的淡化
C.世界性战争的破坏D.经济大危机的缓解
2022-08-04更新 | 755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的原因是(     
A.遭到官僚地主强烈的反对
B.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失去支持
C.用人不当,危害百姓
D.保守派当政,反对新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