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十分重视移风易俗,荡涤国民旧染陋习。他指出社会风俗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与民族存亡,认为“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敢非分之名称”。宣布以后官厅人员以官职相称,革除前清关于“大人”“老爷”的称呼,并要求民国官吏要树立“公仆”意识。至于蓄辫、缠足,乃为落后恶俗,应禁止缠足,限期剪辫。若有执迷不悟则“编为另户”,或“削其公权”。并指出“于令到限20日”,一律剪辫,“有不遵者,以违法论”。对封建社会遗留的赌博恶习“最为社会之害”,实为共和国民的污点,因此“无论何项赌博,一律禁除”。要求地方巡警严密稽查,违者“依法科罪”。孙中山两次颁布戒烟令,设置禁烟公所,首查公务人员吸烟者,对于“饮鸩自安,沉湎往返者,不可为共和国民”,应剥夺其选举、被选举等一切公权。

——摘编自袁应武、徐汉明《南京临时政府司法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临时政府社会风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临时政府实行社会风俗改革的意义。
2022-03-3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对解放区前期实行的选举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断发展。19471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就指示:“将土豪、恶霸垄断的村政权,发动群众,予以改选。”19491月《东北解放区县村人民代表选举条例草案》中就取消“不分阶级、党派"的内容。在老解放区,继续沿用普遍的直接选举方式,而在新解放区,由于情况各异,实行选举与其他方法如推选、选派、邀请等并存的方式。增加代表的竞选机制和人民选择的自由。《苏皖边区乡镇选举条例》就规定:“乡(镇)选举委员会应将以不超过应选人3倍之候选人名额,于选举前5天合理地分配给各法团。”帮助选民更多地了解候选人,当候选人过多时,还要进行预选。发动群众检查政府工作,特别着重检查土地改革、村财政以及干部作风,通过开办民主会的方式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

——摘编自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区选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区选举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2022-05-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2届百所名校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朝鲜开始进攻的时候,杜鲁门和艾奇逊……命令在东京的美军向南朝鲜部队运送军队。随后杜鲁门就采取了遏制行动,他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美国又紧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美国提出的决议以90获得通过(苏联并未出现)把朝鲜人定为侵略者,并要求停战,双方退回到三八线;要求所有成员国向韩国提供所有尽可能的援助以赶出侵略者。两天之后,杜鲁门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采取行动。

——(美)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朝鲜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行动的后果。
2022-03-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巡视制度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帝王亲自巡狩者察各地,以加强对诸侯或部落的控制。秦朝设置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有固定官署和属官,赋巡视官以监御史、监察史专职身份,并基本明确其地位和职责……宋代严格监察官员的选录标准,加强对御史、监察史和监司官的考核管理,要求御史及监司官必须具有“忠直亮节、忠纯体国”之操守。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清朝统治者汇集了历代巡视监察法规的成果,颁布了四十几部监察法规,其中就有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

——摘编自何万勤《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当代价值》等

材料二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早在人民主权和分权制衡理论指导下建立代议制的国家。《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使议会权力得到法律确认,也开创了议会对行政、司法监督的先例。“光荣革命”后,议员贿选、买官卖官、官商勾结等现象仍普遍存在,直接威胁资产阶级统治。18世纪以来,伴随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英国于1832年、1867年、1884年先后颁布了三次《选举改革法》,进一步完善其监督英王和政府及司法机关的职能。然而,随着政党制度的产生和完善,责任内阁制对议会立法权、财政监督权进行了侵蚀。到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公署。20世纪70、80年代,政府财政管理权过渡到议会,议会加强了对政府审计、预算等审核。

——摘编自吴艳宇《英国议会监督制度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原因。
2022-12-2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普通高中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在维护明朝统治的基础上推行了“考成法”。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账簿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簿,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之事,逐月检查;六科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致理之要,无逾于此”。

——摘编自张海瀛《论张居正的考成法》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文官制度改革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做了革命性的变革。如采用科举制公开考试、自由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还强调了新的考试制度必须和英国国情融合、贯通。

——摘编自严泉《论中国科举制度对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方人是怎样学习中国的考试制度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长津湖,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1950年冬,中美两支王牌部队为扭转朝鲜战局在此展开“强强对决”,惨烈程度史上罕见,被称为“中美两国都不愿提及的血战”。在这场“钢铁人”与“钢铁武装”的较量中,志愿军创造了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还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对于此次战役,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评价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美国《新闻周刊》评论:“也许这是美国历史上自珍珠港事件以来在军事上遭受的最惨痛的失败。”

总结长津湖血战时,有一个说法,叫做“气多”战胜了“钢多”。“气多”的“气”,就是中国军人的气概!“钢多”的“钢”,说的就是美军的钢制武器装备。

——摘编自孙文晔《美国军事史上最大的失败,抗美援朝的转折点——血战长津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津湖之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2-07-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以发展生产为目的对国民实施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近代教育改革。明治政府于1871年设立文部省,统管文化教育事业。1872年,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和《关于奖励学事的指示》,开始了有纲领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学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要从小学抓起,同时,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要的教育改革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日本仿效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国内,取代了传统的“四书五经”的儒家封建思想。明治政府在初等教育基础牢固之后,重就转向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上。由于取消了士、农、工、商的身份区别,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1890年以明治天皇名义颁发《教育敕语》,力图将近代教育纳入以宣扬忠君爱国为灵魂的道德教育轨道。

——摘编自贺小飞《浅谈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治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 年,清朝度支部奏称“设立清理财政处,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专办清理财政事宜”,“而整理财政必以确定全国预算、决算为最要”。在具体实践中,清政府还下派财政监理官,代表中央到地方对财政清理进行监督,编制预决算。同年八月初一,清政府具体安排了所谓“九年筹备”的预算推进进程,其中计划1910年试办各省预算决算,1913年试办全国预算,1916年确定预算决算。1910年2月,度支部拟订了《预算册式及例言》,规定:预算年度应以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二月底为止;预算册内先列岁入,后列岁出;岁入与岁出各分“经常”与“临时”两门,门内分类,类下分款,款下分项,项下分子目。梁启超发表时评指出,预算的宗旨就是“除预算表岁入项下遵依法律所收诸税则外,行政官不得滥有所征索;预算表岁出项下所列诸款目外,行政官不得滥有所支销”。

——摘编自陈旭东《清末新政时期西方预算知识引介与制度嫁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财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财政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腾飞,但是对于55岁以后的老年人来说,再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1971年,日本政府实施《中老年等群体雇佣促进特别措施法》,明确了推进延迟退休到60岁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平均寿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增速减缓以及社保财政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日本政府在1986年对《特别措施法》进行修改,更名为《高龄者雇佣安定法》(以下简称《安定法》),开始规定企业需要努力实现雇佣到60岁的义务。1994年,为了与退休年龄提高形成有效地街接,日本政府进行了《安定法》的修改,明确规定了企业有雇佣员工到60岁退休的义务,并从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以1994年《安定法》的修改为标志,日本第一次的法定延迟退休政策得以确立。

——摘编自丁英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延迟退休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2022-04-23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治理黄河的水患,汉武帝采取了各种方法,甚而动员包括社会各界的人士参与到黄河水灾的救助之中。元封元年汉武帝“方忧河决”,随即出现了“河溢皋陆,堤繇不息”的惨象,汉武帝不得不动用包括术士在内的各方人士参与到水灾的治理。汉武帝是欲通过方士沟通人神之间的联系,根治水患。也许汉武帝感觉到触怒了苍天,在元封元年,汉武帝甚至要祭祀后土以求得苍天的庇护,他甚而认为“间者河溢,岁数不登,故巡祭后土,祈为百姓育谷”。除了,上述所谓的祈求苍天庇佑治理黄河水患外,汉武帝主要利用朝廷的大臣来治理黄河水患。如元光三年的黄河水患;“于是天子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在治理黄河水患的同时,为了安置灾民,汉武帝还采取大规模移民的政策,将遭受水灾的民众迁离本土,或者迁往漠北地区,或者迁往江南地区,使这些民众脱离了黄河水灾的侵扰,过上安定的生活。

——据薛瑞泽<汉武帝时期黄河水患治理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根据黄河自身的特点和新中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在中共中央治黄方针的指导下,提出了“兴利除害,分步治理”治黄指导思想。从1950年春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治理黄河的两个阶段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对黄河流域进行从治标到治本的综合治理,遇制了黄河水患。1954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河南、山东两省各工段.上堤的民工共达五万多人,许多包工队都重新整顿劳动组织,并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法,使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提高。1954年黄河顺利地渡过了八次大汛,此后治黄委员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黄河流域规划,开启了全面的治本工作。

——据郭书林<从治标到治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治理黄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1-10-14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