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初,高祖刘邦鉴于“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形成了中央政府与分封诸侯之间本弱末强、尾大不掉的政治态势。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后为文帝采纳,分齐地为六国,分淮南王地为三国。景帝即位后,晁错力主“削藩”:“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景帝采纳晁错建议,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6个县。景帝三年,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七国诸侯王相互勾结,以清君侧为借口,公开举兵叛乱。景帝因听信袁盎进言,误杀了晁错。三个月后,七国叛乱平定。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景帝削藩政策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景帝的削藩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今广州市增城区)人,为官35年,曾担任南京礼部、吏部、兵部三部尚书,官至二品。湛若水终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在岭海南北兴办书院40余所,弟子近四千;并为书院确立德与智“二业合一”的办学方向,提出以德为主的教育理念;又亲自撰写《大科训规》,为书院确立合理的管理规章;他甚至慷慨解囊,资助贫苦弟子。从南京退休后,他定居广州,从此办学、讲学不辍,足迹遍于岭海。学术上,湛若水提出“随处体认天理”“体用一体”“万事万物无非吾心”等思想,构建了既认定“心外有物”,又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岭南心学体系。

——摘编自黄明同《湛若水小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湛若水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湛若水的优良品质。
3 . 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它也检验了改革开放十年的成果。为办好亚运会,全国数千万人慷慨解囊,共捐款2.7亿元,占全部投入的1\10;体育总局也突破观念束缚发行体育奖券即体育彩票的前身,人们踊跃认购达4.3亿元。北京亚运会的成功鼓舞了全国人民以百倍信心投入经济建设中。这表明(       
A.扩大开放成为全民共识B.市场经济激发群众热情
C.区域合作推动经济发展D.重大活动展示时代精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东欧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协约国决定在波兰原有领土上重建波兰。根据《凡尔赛条约》,波兰得到了与其国力极不相称的领土以及一条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波兰走廊。这条走廊将德国领土一分为二,给德国发展极大造成困境,致使整个20世纪20年代德国民族主义者不断疾呼,修改德波两国边界。为了打破凡尔赛体系的限制、争取外交主动,德国于1922年与苏联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正式建交,夹击波兰。与此同时,德国利用英法隔阂,在1925年与英、法等国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禁止单方面使用武力干涉,这造成法国在欧洲主导地位的下降,也使法波两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瓦解。

——摘编自王利《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德关系研究(1918-1939)》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带来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腾飞,但是对于55岁以后的老年人来说,再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1971年,日本政府实施《中老年等群体雇佣促进特别措施法》,明确了推进延迟退休到60岁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平均寿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增速减缓以及社保财政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日本政府在1986年对《特别措施法》进行修改,更名为《高龄者雇佣安定法》(以下简称《安定法》),开始规定企业需要努力实现雇佣到60岁的义务。1994年,为了与退休年龄提高形成有效地街接,日本政府进行了《安定法》的修改,明确规定了企业有雇佣员工到60岁退休的义务,并从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以1994年《安定法》的修改为标志,日本第一次的法定延迟退休政策得以确立。

——摘编自丁英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延迟退休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2022-04-23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袁庚(1917-2016),中共党员,历任东江纵队联络处处长、两广纵队炮兵团团长、中共驻香港办事处主任等职务。1978年,时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袁庚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报告,其思路高度契合当时中国正在萌动的打破封闭求发展的愿望,很快获得了中央高层批准。19797月,蛇口工业区正式启动。为加快建设速度,袁庚用定额超产奖励制度代替之前的平均主义奖励办法,使工程得以提前竣工并交付使用。为解决人才紧缺问题,袁庚发明了人才公开招聘制度,采取多种渠道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此外,袁庚还积极探索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等。2018年,袁庚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摘编自孙运德等《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庚的优良品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古史辨派是中圆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顾领刚作为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最初只想“毕生研究与世无关的学问”,其研究则聚焦于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等中国古史神话,但在“九二一”事变后,顺颉刚目睹“强邻狂施压迫”,认识到侵略者借民族、宗教问题分裂中国的企图,便开始“为挽数民族危亡致力于边疆和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这说明(       
A.“与世无关的学问”对现实社会不无裨益
B.历史研究者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以论代史
C.史学研究不可能在求真和致用上实现两全
D.家国情怀往往会影响历史学者的研究方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部分官员、士绅鉴于国内度量衡杂乱无章的局面,呼吁政府进行改制。在“恪遵祖制,兼采西法”理念指导下,1908年,清政府颁布了《划一度量权衡制度图说总表》和《推行划一度量衡制度暂行章程》,各地度量衡划一工作渐次开展。为推行新制,清政府设立度量权衡局。然而,各地仍习惯于既有行政运行方式,新制的推行多由地方传统部门及官员承担,度量权衡局无法发挥作用。度量衡划一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交易中业已形成的“习惯”,触及不同地域、行业商人利益,新制推行并不如预期顺利。加之中央权力式微,清政府难以掌控各省推行步调,诸多政策和措施被地方搁置拖延。随着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相继爆发,清政府忙于挽救摇摇欲坠的统治,已无暇顾及度量衡的改制。

——摘编自郑成林《清季划一度量衡的酝酿与尝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度量衡改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度量衡改制失败的原因。
2022-01-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倡导经世济民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他反对朱熹颂王贬霸、贵义贱利的观点,认为“霸道”本于“王道”,“王道”又需要以“霸道”来体现;义利并行,缺一不可,“禹无功业,不能成六府,乾(天)无利,不能具四德”。坚持“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以相病”。陈亮批评《中庸》《大学》为空谈心性的道德性命之学,无补于实际,不能解决抗金统一事业。为此,他撰著了《英豪录》和《中兴遗传》,冀图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中兴复国的借鉴。

   ——摘编自《陈亮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亮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亮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租借法案》是二战期间美国援助英国及反法西斯国家所出台的一项重要法规。1940年,英国的美元储备就将告罄,无力继续购买美国军火。对此,英国不得不向美国求援。美国因受国内孤立主义思想影响,加之正值大选年,罗斯福在援英一事上非常谨慎。同年12月,罗斯福成功连任,随即委托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主持起草一项援英法案。经过参、众两院反复磋商修改后,《租借法案》得以通过。法案通过的几分钟后,大批军用物资被迅速运往英国。《租借法案》让多边主义者看到了重塑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良机,美国以租借援助为杠杆不断向英国施压,迫使其接受美国所倡导的重塑战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摘编自杨永锋《试析<租借法案>在英美经济霸权转移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租借法案》的影响。
2022-01-17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