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近现代某一国际条约部分条款的内容,这一条约所属的国际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为有效巩固北魏政权,促进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的举措有(     
①实行俸禄制 ②推行均田制 ③改革税制 ④设立三长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的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两汉名人与宝贵精神财富

人物宝贵精神财富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
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
张骞“凿空”的勇气
苏武绝不“屈节辱命”的坚守
马援“马革裹尸”的情怀
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追求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位汉代历史人物(不限以上提及人物),说明两汉历史对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发挥的作用。(要求:写明人物,标题明确,史论结合,书写工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统治前期,“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主政的冯太后认为“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包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由此可知,北魏推行三长制旨在(     
A.促进北魏社会转型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保证国家赋役征派D.加强地方基层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一战爆发以来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声明、宣言、公约等。这反映出(     
1921年1941年8月1945年6月1946年7月1951年7月
国际联盟成立了国际难民署英、美两国首脑签订《大西洋宪章》《联合国宪章》《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发达国家仍然主导着国际社会事务
B.国际组织都注重保护难民和维护人类健康
C.维护基本人权是国际社会共同呼声
D.国际社会维护国家主权和基本人权的努力
6 . 宋教仁在《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中指出:“以前,我们是革命党:现在我们是革命的政党。以前,是秘密的组织:现在,是公开的组织。以前,是旧的破坏的时期:现在,是新的建设时期。以前,对于敌人,是拿出铁血的精神,同他们奋斗:现在,对于敌党,是拿出政治的见解,同他们奋斗。”宋教仁意在(     
A.用合法的政党竞争来实现民主共和B.号召国民党党员坚定革命斗争的信念
C.揭露袁世凯假共和之面目D.发动二次革命推翻袁世凯的统治
7 . 北宋王安石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均追求实现富国强兵,但两者也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异在于两者是否(     
A.推动了社会转型B.实现了富国强兵
C.加速了民族融合D.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葛洪(283363),字稚川,号抱朴子,今江苏句容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抱朴子》《肘后备急方》最为有名。有学者将其成就归结为:一是道成论(道家修行之术),他提出“道之大成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对后世道教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二是疾控论,葛洪认为:“疫者,民大病。当洗井(石灰消毒)、理污(疏通阴沟)、焚蒿净气,别舍控疾,特号收重,徐图缓进。”《肘后备急方》有青蒿抗疟的记载。受其启发,屠呦呦团队提取了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据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葛洪提出“道成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葛洪“疾控论”对今天防治疫病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根据雅尔塔协议,苏联一直反对法国在德国的占领区与美英占领区合并。美国暗设诡计,策划《萨尔宪法》出台,满足了法国夺回萨尔地区的愿望,19486月,美英法宣布,三国占领区合并。苏联深知,马歇尔计划对战后欧洲各国的诱惑,主张“重建欧洲,重建德国需要各国团结互助,实行无条件、无干涉条款的经济支援。”美英法三国在西占区统一发行带有B记号的新马克。苏联立即发布《告德国民众书》,称美英法三国欲分解德国,在苏占区另发行D记号马克,并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飞往西柏林的三条空中通道,史称第一次柏林危机。美国向西柏林250万居民空运粮食等各种生活物资,并对苏占区所缺的钢、焦煤及电力等实行反封锁。以美、苏为首的大国博弈,随即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蔓延开来。

——据王帆《大国较量——战略博弈的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柏林危机中大国博弈的焦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第一次柏林危机对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世界饱受战乱之苦的大众对和平社会有强烈的期待。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传统“欧洲协调”机制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战胜国以《国际联盟盟约》为主要依据构建了战后的国际秩序。《国际联盟盟约》对其决策机制进行了规定,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于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即“全体一致”原则。此外,还规定了把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和德国的前殖民地委托给国际联盟,由国际联盟再把它们委任给英、法、比、日等主要战胜国进行统治,即委任统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和国际联盟彻底破产。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国际联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